第62章 想法
第62章 想法 (第2/2页)南来北往,倒腾着卖!虽说规模还不算太大,但路子算是趟开了,比光押镖强多了!”
“自己弄商队?”王明远心中一动,眼睛微微亮了起来。
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太及时了!
他早就盘算过,等院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得想办法开源。
一来,家里供他读书开销不小,镇上卤肉铺的收入实在有限;
二来,若真考中了秀才,进了书院深造,束脩、笔墨、交际应酬,哪样不要钱?
三来,他也的确想让家里过的更好点,不然父母总攒着钱不花留着要给他科举用。
他脑子里装着不少前世的东西,虽然受限于时代和技术,很多搞不了,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改良、新奇吃食或者营销点子,还是大有可为的。
只是苦于没有门路,更缺一个信得过、有经验的人来操持。
张文涛的父亲张伯父,他见过好几次。
印象中是个爽朗豪气、为人仗义的汉子,在永乐镇口碑不错,而且对他也很是不错,每次回家不光给张文涛带礼物,还少不了给他也带一份。
虽然张文涛读书不上心,但他爹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人脉肯定不缺。
而且,张伯父只有张文涛这么一个儿子,尽管他觉得张文涛有点隐隐约约“养废了”,一直想再开个小号,可惜天不遂人愿,几年下来几房姨娘都没动静。
不过虽然对张文涛有点恨铁不成钢,但管教也算上心,这两年更是开始手把手教他一些生意经。
张文涛算学不行,常来请教王明远,一来二去,王明远对张家的生意了解的反而比旁人更清楚些。
如果……能和张伯父合作呢?
王明远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自己出点子,张家出人脉和本钱,利润分成……这似乎是个可行的路子!
既能解决自己的经济压力,又能帮张家拓展新的财源,互利互惠。
就是得好好斟酌下做什么,得是不扎眼而且能护得住的东西。
不过,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院试在即,这才是头等大事!分心旁骛是大忌。
“明远?明远?你想啥呢?菜来了!”张文涛的声音把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只见跑堂的伙计端着托盘,正麻利地将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菜肴摆上桌。
晶莹剔透、颤巍巍的水晶肘子;油亮红润、肥瘦相间的红烧肉;金黄诱人、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香菇炖鸡;酱色浓郁、肉质紧实的酱板鸭;还有一盘碧绿清脆的炒时蔬。
满满当当一大桌,硬菜唱主角,视觉和嗅觉的双重冲击力十足。
“来来来!快动筷子!”张文涛眼睛放光,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大块红烧肉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含糊不清地赞叹,
“唔……香!真香!明远你快尝尝这个肘子!入口即化!你一定要先吃第一口,才知道我有没有骗你。”
王明远看着这满桌的“硬核”菜肴,再看看张文涛那满足得快要升天的表情,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拿起筷子。
他在张文涛热切的目光注视下,夹起一块水晶肘子。
皮冻部分冰凉弹牙,里面的肘肉酥烂入味,肥而不腻,确实美味。他点点头:“嗯,好吃。”
“对吧对吧!”张文涛得到肯定,更来劲了,像个尽职的美食向导,不停地给王明远介绍,“你再尝尝这个鸡!用的是小笨鸡,肉嫩!还有这鸭子,酱得特别入味,骨头都是香的!……”
一顿饭,就在张文涛的“美食解说”和他自己风卷残云的咀嚼声中愉快地进行着。
王明远吃得不多,主要是张文涛在发挥主力,但他看着好友吃得开心,分享着彼此的近况和未来的打算,心里也充满了久违的轻松和暖意。
…………
酒足饭饱,走出福星楼,已是华灯初上,长安城的夜晚别有一番繁华景象。
张文涛把自家在府城的新住址,仔仔细细跟王明远说了好几遍,生怕他找不到,又再三叮嘱:“说好了啊!休沐日一定来!千万别忘了!还有带上你说的那个同窗!我在家让人做好吃的等着你们!”
“记住了记住了,忘不了。”王明远笑着保证。
两人在街口道别,张文涛朝着另一个方向,迈着满足的步子,渐渐走远。
各位读者大人,跪求一个五星好评,最近评分着实掉的有点多,马上的院试都写的没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