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青萍之末,风起微澜
第177章 青萍之末,风起微澜 (第1/2页)接下来的两日,整个岳麓书院如同被投入冷水的滚油,彻底沸腾了。
甚至湘江府城的茶楼酒肆里,也有不少士子模样的人在激动地讨论此事,抨击郭侍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而且不仅岳麓书院,全国上下,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等几大书院也都炸了锅,学子们无不义愤填膺。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全国上下推动着这股舆论的风潮。
书院里,已经有激进的学子开始串联,倡议联-名-上-书朝廷,痛陈利害;有人提议要去府城最热闹的市集公开宣讲,让百姓都知道这卖岛协议的危害;甚至有人暗中商量,要选派代表,直接将万言书递送京城!
王明远坐在斋舍内,窗外隐约传来的激昂议论声让他心潮难平。
他铺开纸,研好墨,却久久未能落笔。
胸中有万千话语,澎湃激荡,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有前世的悲愤,有今生的忧虑,有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感情。
他提起笔,笔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最终,他还是决定要把这一切都写下来!不是用晦涩的经义典故,而是用最直接、最有力、最能唤醒人心的语言!
他想起了前世那些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呐喊,他们的抗争。那些话语,跨越了时空,在他心中激荡。
他落笔了,字字如刀,句句带血:
《问台岛疏》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祖宗披荆斩棘、万民胼手胝足所遗之天下也!
寸寸山河,滴滴血泪,岂容轻弃?
竟欲以台岛沃土,货于倭夷,美其名曰‘百万资国’,‘十年之约’,此非市井商贾之见,实乃祸国殃民之始!
台岛虽悬海外,然汉家烟雨早已浸其土壤,先民舟楫世代耕渔其间!其地控扼东南,屏护中原,岂可言‘无用’?
弃之,则门户洞开,海疆不宁!倭人狡黠,贪欲无厌,昔年寇边之痛犹在,今日岂可引狼入室?
所谓盟约,不过缓兵之计,待其羽翼丰满,必反噬其主!
百万白银,不过镜花水月,焉能买我社稷安稳、子孙福祉?
……
吾辈书生,虽无缚鸡之力,然有忠义之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此谬议,人神共愤!
若朝廷不察,一意孤行,则东南必乱,天下寒心!
煌煌史册,殷鉴不远!民心向背,即天意所归!勿谓言之不预!
……
今国本动摇,疆土堪忧,正吾辈挺身而出,以笔为戈,以纸为盾,口诛笔伐,誓死力争之时!
纵粉身碎骨,亦要唤醒朝野,捍我河山,守我社稷!
写完最后一个字,王明远重重掷笔。
他看着纸上墨迹未干的文字,一股畅快淋漓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真的将那卖国贼子痛斥了一番。
然而,这股畅快-感很快便冷却下来。
他看着文章中那些极其尖锐、甚至直指朝廷大员的字眼,理智渐渐回笼。
这文章……太尖锐了,锋芒太露了。
他自己如今只是一个身在书院、人微言轻的学子。
这篇文章若是署上真名递上去,或者公然张贴出去,会引来何等后果?
正三品大员,背后不知牵扯着多少势力。自己这番痛斥,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可能断送自己的科举前程,更可能……祸及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