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丰裕号
第二十一章丰裕号 (第1/2页)煤球炉比较复杂,贺重安设计不出来能够制造煤球炉的机器,还不如人工打造。
但煤球就非常简单了。
粉煤加粘土,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这是能几十斤甚至上百斤,一起做的。
贺重安想法就是设计机器,尽可能代替人工生产的环境。受这个时代动力限制,贺重安能用的动力就是人力,或者畜力。
他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功能机构就行了。
从机器结构上来说。很简单。比八音盒与怀表简单太多了。
就是将活好的煤泥,人力放进模具中,然后让模具从上方砸下来。将煤泥压制成为煤球,然后打开,人力将煤球搬下来。
贺重安担心的就是效率与成本。
八音盒与怀表,所需要的力量其实都很小。推动分针秒针需要才需要多大力量。所以力量在传递中耗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这种机器所需要的力量就大了。
力量每经过一个齿轮,每通过一次传递,都会有耗损的。如果力量耗损太大。这个机器就根本运行不起来。
或者根本不划算。
既要尽可能利用人力,这机器就不能太重,一个普通男人作为动力,也能用得动。但也不能太轻,太轻提升的效率太少,那还不如人力打。
所以,贺重安必须找最顶尖的能工巧匠来打造这个机器。用齿轮,传送带,滑轮等等机构来减轻人力。做到效率最大化。
这不是贺重安一个人能做的。必须要找一个了解这个时代各种工艺的大工匠。
雷千钧看了半日,又与贺重安商议了半日。终于点头说道:“没有问题。”
雷千钧从不轻易许诺。
答应了自己会办到。
他先去宫中,拉来好几个老头。
全部是各领域的顶级工匠,经过一番研究后,纷纷打造出合适的零件。
煤球机就造出来。
可以三个人操作。
一个人将煤泥填充到模具里,中间这个人拉动绳索,绳索通过滑轮将另外模具拉起来。然后一了开关。模具从一米高砸下来。
两边模具砸在一起,就将模具内的煤泥砸成了煤球。
这一下子就能打十二个。
这其实也是权衡利弊过的。毕竟人力量是有限的,模具更多,所需要的力量就越大了。
这个简单到了极点的机器。也给带来了效率上的飞跃。
每个人用人力压磨具的话,同样的时间,最多生产三个煤球,但现在是十二个。
更不要说,分工令人效率提升。三个人每人只做一件事情。比之前提升效率何止十倍。
贺重安立即给雷千钧封了一百两银子,说道:“多谢老丈。”
雷千钧推辞不过,只能收下了,说道:“我等其实没有什么功劳,都是公子的奇思妙想,没有公子的奇思妙想,我等不过些许伎俩能做什么啊?”
雷千钧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客套话。
作为大内最顶尖的工匠之一。
雷千钧一辈子做过很多巧夺天工的东西。有些放在现代,也是能在拍卖行拍出大价钱的工艺品。
比起他之前的作品。
这个打煤球机,简直是又粗又笨。也没有美感。
但雷千钧却有一种不应该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