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1/2页)(这几天都有双更的,别漏了前一章)
李瑾看着原本温柔娴雅的小妹这般模样,心中百感交集。
李琰又道:“李杉的四个嫡子已经伏诛,他有一个庶子平时受宠带在身边,受刑不过供出来:父亲这两天书案上曾经出现过一封密信,他没看到内容就被烧了,但信封上画了一个黑色丁香符号。这个黑色丁香在上次大哥毒杀案里就曾经出现过,这又是何方势力,也得一并查清!”
说到大哥李瑞之死,李瑾顿时动容,“既然有此线索,就一定要追查到底。不抓到这幕后真凶,只怕他还要继续兴风作浪。”
李瑾凝望着秦淮河中的船只和明灯:受最近风声鹤唳的政局影响,此处的花舫和诗会都有所减少,但仍是桨声灯影、脂粉凝香。
“想要扰乱唐国政局的势力太多了:上至大周王朝,下到巴蜀吴越等国,甚至连附近的危家尚家都是蠢蠢欲动……”
李瑾越说越是心里沉重:“就连我唐国内部,北党和南党、主战主和两派都是水火不容互相攻讦。思晏你要继续追查下去,只怕也是盘根错节千头万绪,所以只能徐徐图之,不可急躁。”
李琰听兄长娓娓道来,便知他平日里看似潜心佛学不问政事,其实胸中也是自有丘壑。
“欲速而不达的道理我懂。但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很多事情都不能放慢。宗室这事要定勘结案,冯延巳家人抢占民田的案件必须暗查,谋情司也该改组整顿——”
李瑾突然打断了她的话,“思晏,你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这一句让李琰微微愕然。她转头望去,却正对上李瑾深邃的双眼。
“你我兄妹之间,无话不谈,你到底遭遇了什么变成这般焦灼激进?在幽灯集时我不能细问,现在你愿意说了吗?”
李瑾的问题让李琰沉默了良久,随后她指着秦淮河的河面,终于开口——
“六哥,你看这条河里的鱼,他们在此而生,在此而死,随着河流的方向游向不可知的前方,浑浑噩噩了此一生。”
“终于有一天,有一条鱼得到了机缘,从河里一跃而出到了高处,能够纵观整条河。”
“它看到自己未来将在什么地方撞到礁石受伤,在什么地方遭受暗流粉身碎骨,还能看到鱼群在什么地方被击溃、被渔人捕捉。”
“这秦淮水就是时间长河,而这些鱼就是我们芸芸众生。如果你是那条鱼,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焦虑难眠?会不会激进到不择手段?”
有先前幽灯集的例子,李瑾顿时明白了李琰的意思。
“我们还有多长时间?”他涩声问道。
“还有不到六年。”
李琰微微一笑,笑容别有深意,“你继位以后虽不立刻改元,但年号也在拟定中了吧?让我猜猜你选中了哪个:是保平二字是吧?”
李瑾微微点头,眼中已经不是惊讶,而是苦笑。
“保平六年,金陵城破,六哥你原本想自焚而亡,因为大周皇帝的一封来信,你为护满城军民,只得白衣去冠手捧玉玺出城归降。”
“随后,我们全族两百多人,加上随从内侍等一共一千余人,被押送到洛京,成为了大周朝的阶下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