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叩门鸣冤
第四章叩门鸣冤 (第1/2页)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整整三天,王婉都不曾离开过那间充斥着腐败臭味四面漏风的小屋子。如今她离开屋子的第一步便显得有些浪漫,尽管那种浪漫只有她自己能懂。
瓦蓝色的天空下,王婉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暌违已久的自由气息,好一会才缓慢而舒服地长叹一声:“果然还是屋子外面的世界好,空气都格外新鲜。”
四舅上下打量一番王婉那有些神叨叨的模样,粗声粗气地哼了一声。四舅妈走过来,拽住了往往的袖口,连忙提醒:“婉婉,你不能说谎。你那爹真的给你留了一笔嫁妆。”
王婉说得自信又笃定:“我那爹的确给我留了一笔嫁妆,一共有十两银子,只是它现在不在我手里,我要去清河县城,要回本来属于我的那笔钱!”
虽然王婉言之凿凿,但是围观众人多还是不相信。
一来,王秀才当年是个出了名的酒鬼,有点钱便要挥霍掉,不事生产也不知道储蓄,没人能想象他是怎么存下这么一大笔钱的。二来,村里来来去去就这么点人,王秀才自从五十岁落榜后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怎么会借这么一大笔钱给一个远在县城的人呢?
然而,疑惑归疑惑,十两银子对于农户来说几乎抵得上一年开销,若当真存在这么一笔钱,且不说舅舅家不必再负担王婉的嫁妆,还能从中捞回之前安葬王秀才的钱。想到这些好处,几人虽然心存疑惑,还是不想轻易反驳。
当天下午,四舅和四舅妈便带着王婉到达了县城。
清河县城位于“大河”南岸,城外泛着蓝绿色的、时不时又滚起黑色与棕黄色的江水滚滚而过,隔断了南北两岸,遥遥看过去,甚至看不见对岸,只以为是天地到了这水边便到了尽头。
进了城便热闹起来,来往多是布衣百姓,他们挑着扁担货物急匆匆往一个方向去。四舅似乎看见了熟人,站起来喊了一句:“哎,罗老头!”
一个戴着草帽的佝偻老人转过身,挑着担子一摇一摆吃力地跑过来几步:“哎哟,这不是罗家四爷吗?您喊我呢?”
“你今儿带腌菜了吗?”
“带了,备了二十斤呢。”
“那行,我去办点事情,等会你在集市老地方给我留点,留个……二斤就行。”
“哎哟,那您说的,肯定给您留着。”老人喜笑颜开,连连鞠躬,“我先去占地方了,您办好事情来记得来啊。”
“肯定的。”四舅对那老人摆摆手,随即对四舅妈和王婉笑起来,“这十里八乡,就他们家腌菜好吃点,等会带点回去。”
四舅妈笑着抱怨:“你这人!先办正事啊。”
说着,还拉过王婉的手笑着叹了一口气:“你舅舅就是这样,别的不馋,就馋这一口酒和一碟子小菜,这么多年都这样。”
王婉跟着笑着打哈哈,心里却暗自腹诽——忽然得就开起玩笑,就仿佛前几天把她关在小屋子里要饿死的仿佛不是他们似的。
车在长街停下,王婉下了车,寻着门一个个看过去,最终在一个暗红色的门前面停下来了:“章……府?这里就是县丞老爷的家?”
四舅走过来,有些忐忑地拽了拽王婉:“你是说,吴老爷当真欠了你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