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抢夺功劳
第一百零九章抢夺功劳 (第1/2页)王婉嘴巴张了张,那突如其来的夸奖让她有些不知所措,最后只是结结巴巴地又问了一句:“阿柔,你、你觉得不错?”
章柔用力点点头:“要是真的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帮忙代管孩子们,还能教授他们简单的道理,那实在是太好了!”
“你,你不会觉得有点离经叛道吧?”
“为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正是儒家大同社会的模样吗?”
王婉张大嘴,拍掌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要那样的感觉!就是要有公共空间,要建设有道德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的公共空间!”
章柔这就有点不大理解了,但是不妨碍她很配合地拍了拍手,附和着喊了几声好。
在短暂的兴奋之后,章柔却生出了更多的疑惑:“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是具体要怎么做才好呢?现在请先生也不便宜,加上不收费,这个成本就不小,加上很多农户其实根本不愿意把孩子送去,还要留着他们在家里干活,要怎么让他们把孩子送到这个地方,还能维持着这个地方运营不会做不下去呢?”
王婉干咳一声,仿佛已经等着这个问题很久了似的:“这个嘛,就要回到我们的基础构想了。”
“现在,我们常见的学堂,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去参加科举考试,那就应该从四书五经学起来,请好的师父来教授,还要去打通朝堂上的关系,寒门学子少说也要投入十多年,举全家之力才能勉强摸到科举边缘。”
“读书之所以成本高,高在最终目的的科举走仕途上面,如果我们办的那个学堂并不把科举当作最终目的,那么成本就能节约很多。”
“不科举的话,读书要做什么呢?”章柔思考着。
“即使不科举,读书也有很多用处的!”
王婉掰着手指数起来:“比如种地!其实很多人根本不会种地,他们只是继承了父辈留下的经验,但是经验是不是最好的?他们也不知道。或者工匠,我们可以请熟练的工匠去教授孩子们怎么制作一些简易的东西,怎么判断房屋是否有危险。我们还可以教孩子们怎么算账,怎么阅读县衙的公告,了解当年赋税缴纳多少适合,我们还可以请像我这样的县官去教授他们基础的律法知识,比如邻居占了自己家土地怎么办,牛死了要去哪里报备,如果遇到要报官的情况,应该怎么正确走流程。”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老师只能是儒家的子弟,那些精通农业的农户,熟练的工匠,我们这样的官吏,包括绣娘、丹青、账房先生、镖师等等。让他们来给孩子讲讲各种职业,孩子们就能了解不同的选择,而且他们可比一般的先生便宜不少。”
“孩子们学习这些知识,虽然不一定可以科举当官,但是拥有更多知识,他们今后就能有更多选择,更加理解这个人间运行的规则机制。”
章柔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