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兵器实战
第68章 兵器实战 (第2/2页)简直不讲道理的厉害。
若有两个韦穆对战,一人精通太极拳,另一人仅掌握入门级太极剑,胜负几乎毫无悬念。
兵器,永远是效率的捷径。
这一点,从小沙弥的表现便可印证。
此前徒手交战时,他能轻松压制韦穆,游刃有余。
可自从韦穆持剑,小沙弥便不再赤手空拳,他换上了铁铜包头的硬木棍,棍身沉重,护手加宽,明显是为应对利器而备。
战斗一触即发。
韦穆反手握剑,剑身紧贴右臂后侧,右手食指贴于剑柄,指尖直指剑尖,其余四指紧扣护手。
此为反握之式,利于突刺与变招,起手隐蔽,令对手难以预判轨迹。
双方相距二十余步,中间空地如擂台。
小沙弥双手持棍,棍尖前指,目光如古井无波,静候出击。
韦穆深吸一口气,气息沉入丹田,脚下猛然发力,身形如离弦之箭,疾掠而出。
他身体低伏,几乎贴近地面,剑随身动,手腕一抖,长剑自下而上平削,剑锋贴地疾进,直取小沙弥双足。
小沙弥反应极快,面对贴地疾斩,竟不退反进。
棍尖点地,借力腾空,连续两个翻跃向前,轻松避过剑锋,动作轻盈如燕。
更在空中顺势下压,棍首如雷坠落,直击韦穆后脑,快、准、狠,毫无迟疑。
韦穆左掌猛拍地面,借反作用力侧翻而起,剑锋顺势上挑,如白蛇吐信,与棍首猛烈相撞。
刹那间,“气”劲交击,彼此震荡,气流如刀四溢,发出尖锐刺耳的破空之声,金属在高温下撕裂。
火花迸现。
两人同时后退三步,衣袂翻飞,气息微乱。
“终究在‘气’的量上和质上,与这小和尚有一个境界的差距。”
韦穆缓缓收剑,呼吸虽已平复,体内“气”流却仍在微微震颤,如同退潮后的海床,尚存余波。
他静立原地,双目沉思,任由刚才数分钟的交手在脑海中一帧帧回放。
他不再是那个一触即溃的初学者。
最初的几次对战,他连小沙弥的衣角都碰不到,往往刚起势,便已被一棍扫中丹田,意识如断线风筝般被甩出。
如今,他能稳住阵脚,能连出七剑组合,甚至在一次变招中逼得小沙弥避让,那是他首次在对方脸上看到一丝凝重。
进步是确凿的。
可清醒也是残酷的。
若以为凭眼下这点成长,便能战而胜之,那不过是幻觉。
小沙弥的“气”如深潭,厚重、绵长、毫无破绽,每一击都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精准。
而韦穆的“气”虽已凝练,却仍显单薄,像一层薄冰覆于水流之上,稍一碰撞,便出现裂痕。
这不只是经验的差距,而是境界的落差。
与道人当初为他安排的第一个对手青年张君宝相比,情况截然不同。
张君宝与他同属初入“气”门的阶段,量与质几乎对等,唯一的差距在于实战经验与“神”的凝练程度。
张君宝习武多年,心志坚定,出手果断,而韦穆初涉此道,心有犹豫,神意涣散。
可随着一次次交手,韦穆逐渐磨去了生涩,动作由僵变活,意念由散转聚,终于能在某些回合中与张君宝打成平手,甚至偶尔占得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