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女主被称“活菩萨”
第八十六章 女主被称“活菩萨” (第1/2页)——女主被称“活菩萨”百姓立生祠
一
腊月二十三,小年。
京城永和伯爵府的金匾还映着雪光,一匹快马却已踏碎城门冰碴,直奔州府。
“沈家——活菩萨——”
骑士滚鞍下马,声音被寒风撕得七零八落,却挡不住围观的里三层外三层。
“永和伯爵府老太君,服金参第三日,已能下地走圈!”
“听说那金参,是沈小娘子亲手种出来的!”
“何止!反季蔬菜、机关温室、灵泉洗髓……菩萨手段咧!”
议论像滚油里泼冷水,噼啪炸开。
不到晌午,州府大街小巷已传得神乎其神:
沈青娘子,青萝夫人,手握仙泉,起死回生,四季种菜,活人无数——
不是活菩萨,是什么?
二
同一时刻,沈家小院。
沈青萝正被三宝扑在怀里,小团子举着一张红纸:
“娘,村里阿公阿嬷让我给你画像,说要立生祠!”
红纸上,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活菩萨沈青萝,赐菜赐药赐福——”
墨迹未干,还沾着几片瓜子壳。
沈青萝哭笑不得,抬眼望向院外——
老槐树下,已自发聚了几十号人。
有人抱来上好木料,有人挑来青砖,有人扛着米面香油,说要“给菩萨修庙”。
最夸张的是里正,他捧出一本账簿:
“沈娘子,地儿都看好了,就在村口风水台,坐北朝南,旺子孙!”
沈青萝脑仁“嗡”一声,大了三圈。
大宝低声提醒:“娘,百姓立生祠,若官府认可,可入祀典;若被御史参‘蛊惑民心’,也能掉脑袋。”
二宝把机关鸟停在石榴树上,鸟嘴叼着一张纸条:
“州府太守手书——‘民意所向,本官乐见其成’。”
显然,太守府也乐见其成。
沈青萝揉了揉眉心,知道推不掉,只能把“灾祸”变“机遇”。
三
她抬脚走出院门,人群瞬间安静。
“诸位父老,”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青萝一介农妇,担不起‘菩萨’二字。
若真念我好处,不如把这生祠,改成‘沈记义仓’——
冬施粥,夏施药,灾年供菜,丰年助学。
诸位可愿?”
人群静了一息,随即爆发出更大欢呼:
“听菩萨的!”
“沈记义仓,那就是万家生佛!”
“以后咱村娃读书,不愁束脩!”
里正激动得胡子直抖,当场改口:
“那就‘青萝义仓’,祠堂规格,牌位照立,但活人受益!”
沈青萝暗松一口气——
生祠变义仓,既全了百姓心意,又把“个人崇拜”转成“公益工程”,官府想挑错也挑不出。
四
说干就干。
村民自发排班:
壮年搬砖和泥,妇孺烧水煮饭,木匠雕梁,石匠刻碑。
沈青萝把空间囤的第一批反季蔬菜拉出两千斤,现场架锅,炖“灵泉百菜羹”。
黄瓜片、番茄块、菠菜汁、胡萝卜丁……
熬得浓稠,香气飘出三里,连过路商旅都忍不住探头。
“活了半辈子,第一次腊月吃到鲜黄瓜!”
“这汤喝完,我腰疼竟轻了!”
“活菩萨,名不虚传!”
赞叹声里,三宝抱着小黑狼,奶声奶气给老人递汤:
“阿公,喝完长命百岁。”
小团子白得透亮,梨涡里盛满甜,老人双手接过,竟当场落泪。
大宝带着学堂童子,摆桌登记:
“谁家娃想读书,来领‘青萝助学金’,一年五百文,包纸墨!”
二宝把机关鸟升到半空,鸟嘴撒下一片红纸鹤:
“义仓招工,日结三十文,包两顿灵泉饭!”
人群沸腾,干活热情瞬间拔到最高。
五
傍晚,义仓地基已成。
太守府管家亲自送来匾额——
“青萝义仓”四字,是太守手书,盖了鲜红大印。
另有一车礼物:
五十石精米、三十匹棉布、两箱药材,还有一张“皇商荐书”副册。
明面是贺,实则是把沈家与官府,彻底绑在一起。
沈青萝含笑收下,转头就把米面并入义仓,宣布:
“明日开始,早粥晚羹,连施七日,不限户籍,来者皆有份。”
消息传出,四里八乡拖家带口往沈家村赶。
官道上,人流蜿蜒十几里,像一条发热的长龙。
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