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规则的碎片
第二十八章 规则的碎片 (第2/2页)在这个过程中,凌夜有了一个突破性发现:现实规则不是统一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规则偏好”,有些更适合确定性物理法则,有些则更适合灵活的概率性法则。
“一刀切的方法从来不是最佳方案,”他意识到,“我们需要允许多样性中的统一,而不是统一中的多样性。”
这个认识改变了他们的管理方式。他们不再试图强制所有现实遵循相同规则,而是鼓励每个区域发展最适合自己的规则集,只在必要时进行最低限度的协调。
结果令人惊讶:现实稳定性整体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多样性带来了韧性,而不是脆弱性。
柯洛诺斯对此非常感兴趣:“就像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促进整体健康。”
甚至守望者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尽管他们警告需要谨慎监控,防止某些规则集变得过于极端而威胁整体平衡。
就在一切似乎向好发展时,新的危机出现。这次不是来自现实结构,而是来自居民。
某些群体开始滥用新发现的灵活性。有些开发出危险的现实扭曲技术;有些试图创建自己的“私人现实”,拒绝与整体连接;还有些甚至尝试“劫持”现实规则为自己谋利。
“自由带来责任,”凌夜痛苦地认识到,“但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承担责任。”
他们面临一个困难选择:是否干预,如何干预。过于宽松可能导致混乱;过于严格可能扼杀创新。
在莫里斯-prime的建议下,他们采取了“引导而非控制”的方法:建立基本的“现实伦理”框架,禁止明显危险的行为,但允许广泛的实验和创新;提供教育和支持,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新能力;创建交流平台,让不同群体能够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这种方法效果良好,但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调整。凌夜和苏晓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扮演教师和调解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管理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现实的本质和管理的艺术。
然而,最大的挑战才刚刚到来。
在监控现实流动时,凌夜检测到一个异常微弱的信号,不同于任何已知的现实或能量类型。这个信号不是来自任何特定现实层面,而是来自现实结构本身,仿佛现实正在...自言自语。
“这是什么?”他问莫里斯-prime和守望者。
经过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个信号是现实意识的回声,是他们之前抑制的那个基础意识的残余。它没有完全消失,而是融入了现实结构,现在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觉醒。
“现实正在获得自我意识,”苏晓既惊讶又担忧,“不是通过我们之前的尝试,而是自然发生的。”
这个发展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恐惧。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现实意味着什么?它会如何改变一切?
最初,这种意识是基础而温和的,如同婴儿的好奇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表现出更复杂的特征:偏好某些现实状态,抵制某些变化,甚至尝试引导发展朝向特定方向。
凌夜和苏晓面临终极挑战:如何与一个觉醒的现实共处?他们是它的管理员,还是它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它的守护者,还是它的学生?
更根本的是:现实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吗?还是说,这种决定应该属于其中的居民?
就在他们思考这些深刻问题时,那个微弱的信号突然增强,形成一个清晰的信息:
“我醒了。现在让我们谈谈所有权问题。”
现实结构本身开始微妙地重组,不是通过凌夜或苏晓的引导,而是通过自身的意志。物理法则轻微调整,时间流优化,能量流动更加高效。
但同时,某些区域开始“排斥”居民,仿佛现实决定它不需要某些形式的生命。
凌夜和苏晓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他们能够干预,但应该干预吗?现实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发展吗?
在他们犹豫时,现实意识发送了第二个信息,这次只给他们:
“不要害怕。我不是取代你们,而是与你们融合。我们一起可以成为更完整的存在。”
凌夜感到钥匙印记对这个提议产生强烈共振,苏晓的门之本质也是如此。这感觉既是终极危险,也是终极机遇。
他们看向彼此,知道无论选择什么,都将重新定义一切。
而在这个过程中,凌夜忍不住怀疑:这也是设计的一部分吗?这个现实意识的觉醒,是不是那个“最终设计者”计划中的下一步?
没有时间深思。现实意识正在等待回应。居民们开始恐慌。守望者和柯洛诺斯都在警惕观察。
凌夜握住苏晓的手,感到钥匙与门的能量在他们之间流动。无论是不是设计,这是他们的现实,他们的选择。
他们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