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 章 杨妃:林侯真乃恪儿的贵人
第249 章 杨妃:林侯真乃恪儿的贵人 (第1/2页)…………
是夜,批阅完奏章的李世民,并未像往常一样前往立政殿,而是信步走向了淑景殿。内侍提前通传,让原本已准备安寝的杨妃心中既惊且喜。
殿内温暖如春,带着淡淡的兰花熏香。
杨妃刚刚沐浴完毕,如墨青丝披散在肩头,仅着一件水红色的软烟罗寝衣。
那寝衣材质轻柔,在烛光下近乎半透,隐约勾勒出她玲珑有致、丰腴动人的曲线。
她虽已三十有四,但保养得宜,肌肤细腻如瓷,眉目间既有前朝公主的高华气度,又有着成熟妇人的妩媚风韵。
听到通传,她对镜略整云鬓,指尖拂过微热的脸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快步迎出。
“臣妾恭迎陛下。”她拂身行礼,声音柔婉,如同春水潺潺。
李世民伸手扶起她,触手之处,只觉她玉臂温软,寝衣下的身子温热而饱满。
他目光落在她身上,饶是见惯后宫佳丽,此刻也不禁心神一荡。
杨妃之美,不同于长孙皇后的端丽雍容,是一种更直接、更浓烈的成熟风情,如同熟透的蜜桃,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他握着她的手并未松开,反而轻轻一带,将她揽近了些,一同走入寝殿深处。
侍女内侍早已悄无声息地退下,并轻轻合上了殿门。
烛光下,李世民看着杨妃低垂的眼睫,那微微颤动的睫毛如同蝶翼,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他心中了然,揽着她坐在榻边,温声问起李恪回京后的种种。
杨妃依偎在他怀中,感受着丈夫难得的温情,心中稍安。
她并未直接诉苦,而是借着闲话家常,巧妙地提及李恪的才具与抱负,语气中充满了作为母亲的自豪,但眉宇间的忧愁却始终挥之不去。
“恪儿性子像陛下,刚毅果决,是能做大事的。只是这孩子太过出挑,臣妾有时不免担心,木秀于林……”
她的话语恰到好处地停顿,抬起水眸望向李世民,眸中有依赖,有担忧,更有无尽的柔情。
李世民如何不懂她的弦外之音?他哈哈一笑,大手轻抚她的背脊,感受着薄薄寝衣下肌肤的滑腻。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起了今日在程咬金府上的趣事,尤其是林平安那番石破天惊的言论。
“哈哈哈……爱妃可知,今日有人为恪儿指了一条明路?”
接着,他将林平安提出的关于“潜龙出渊,永镇西域”的四大好处娓娓道来。
杨妃初闻“西域”二字,娇躯微微一僵,美眸中瞬间蒙上了一层水汽。
万里之遥,黄沙漫漫,她如何舍得?那意味着长久的分离,意味着李恪要去那苦寒之地经历风霜。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李世民的衣襟,红唇微启,却最终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政治的无情。林平安此策,看似流放,实则是对恪儿最好的保护,甚至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想到儿子或许能摆脱长安的泥沼,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建立不世功业,她心中的不舍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欣慰取代。
“林侯真乃恪儿的贵人。”杨妃满脸感激,将脸埋入李世民宽阔的胸膛,掩去眼角的湿润,语气真诚。
“陛下能为恪儿如此筹谋,臣妾感激不尽。”
话落,她主动环住了李世民的腰,用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与依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