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59.胡氏举旗叛乱
一、风起苍西 59.胡氏举旗叛乱 (第1/2页)最终胡文沛终究是没有敢动手,而是率部狼狈离去,既未能带走这里的粮食,也未能救出那些有“抗税”嫌疑的胡家人,而江昊随后也果然将他私自率部离开驻地的行为弹劾到了节度府,还是胡翼龙出面保下了他。胡翼龙给出的理由是得到情报有贼人想要劫夺那批粮食,因为事态紧急所以只是下了口令,没有开具书面的军令,并且自己做了检讨。
这件事在节度府那边不算很重要,所以就这样糊弄了过去。
现在节度府那边关注的重点也是在常胜诸军会不会叛乱之上。
驻扎在盘山一线的常胜前军是不会反的,毕竟前军从都统领贺伦往下的领兵官已经大部分都是平民派的军官了,不可能会听从胡翼龙造反的乱命。但另外四个军就不好说了,虽然节度府这一阵子都在设法分化这些部队中的将官,但毕竟胡家及其所属的各个中小武将世家们在这四个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在秋收中,尽管定西郡这边成功地挫败了胡家往北偷运粮食的企图,但洮西、洮东、淇水等三郡却是被胡家以及附庸家族运走了大批的粮食,再加上北燕送给胡家的粮秣,现在胡家一方要是起事的话,粮秣差不多也能支撑好几个月了。
至于兵器以及箭矢火药等作战物资,胡家等世家已经偷偷地积聚了好几年了,应该都是不缺的。
所以,现在的节度府也只能是抢在胡翼龙举旗之前尽量多分化一些军官、多争取一些部队而已。
当然,与胡翼龙之间也是在展开紧密的交流,试图让他回心转意。
这就是手握兵权的高级武将不同于文官之处,如果是文官的话,命白虎卫直接锁拿进京就是,哪里要这么麻烦?
因此,受到了教训的朝廷大佬们,开始紧急动作起来,将北方五大节度府都督一级的高级武将进行明升暗降、夺了他们兵权,而以文官担任的督师来替代之。
比如,苍凉路这边,中都督莫啸天就被晋升为了节度府参事,而以节度副使莫啸中以督师取代之。右都督云翼也被调任了节度府参事,以文职的督师取而代之。
但是,对于左都督胡翼龙则是暂时未动,毕竟此人已经在举兵反叛的边缘了,稍有不慎便会刺激他立刻举旗。
当然,等到节度府对于常胜诸军里都统领以下的领兵官更换到一定程度后,那时就是免去胡翼龙左都督一职的时候了。
但是这个时刻终于没有等到,因为胡翼龙不等节度府免去他的左都督一职就举旗了!
大德十八年十月中旬,胡翼龙终于在苍云山脉西段的凌云堡宣布举旗反叛,自称西苍王,发出檄文谴责大夏朝廷,同时除了常胜前军之外的常胜诸军分兵向南突进、在旬日之间就占领了洮西、洮东、淇水三郡。
此时的局面十分混乱,尽管有一些部队宣布讨伐胡翼龙叛军,但终究是寡不敌众,只能纷纷向东南方向败退。
胡氏的反叛,是大夏三百年来从所未有的情况,因此朝廷也是极为震怒,下旨褫夺胡翼龙以及所有附逆者的一切官职爵位、宣布其为叛贼、命苍凉路及苍州即刻出兵加以征讨。
而在苍凉路节度府以及苍州方面,也是立刻就紧急动员了起来,从常捷诸军抽调部分兵力沿着淇水布防、挡住了叛军东进的道路。
而在苍西五郡中,长山郡是由于常捷诸军的部队进驻加上郡兵的紧急动员挡住了从淇水郡南下的叛军,至于定西郡则是因为郡兵以及在很短时间内动员起来数万装备了新式火器的民勇、将叛军挡在了郡界之外。
定西郡北与洮西、洮东交界,东与淇水、长山交界,边界线漫长,不过前期主要的战斗集中在了洮西和洮东线边界一带。
叛军南下是兵分两路,其中东路是朝向淇水一线,西路则是沿着洮西、洮东一路南下。
负责在淇水一线抵挡叛军的是常捷诸军的部队以及长山郡的郡兵,而则负责在西路抵挡叛军的则是由江昊率领的三万民勇。
若非前段时间的重建民勇工作,那么这次胡翼龙叛乱,定西郡大概率也是要被叛军攻陷的。毕竟,只有数千人马的郡兵就算是连郡城能不能守住都成问题。
虽然定西的郡兵也基本上火器化了,但这个世界的冷兵器可是要比蓝星上的冷兵器厉害了很多,强弩的射程威力比起新式火铳来差不了多少,唯一的优势就是火炮了。
现在,雷川是率领郡兵和部分民勇防守郡城以及与淇水郡的边界,西路这边就全看江昊的了。
至于盘山山脉一线的常胜前军,虽然没有参与反叛,但也不能轻易调离,因为此时西凉一侧也在集结兵马,虽然判断很可能是牵制,但也不得不防。
江昊这一路的后面是由万春县令谢瑜负责后勤支援。
万春县作为后援基地尤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节度府和州府遣发的粮秣军资可以由北川河水路抵达万春县码头上岸,绵绵不绝地支持前线。
本来定西这边的粮食产量很低,一直都是缺粮户,但两年前万花商会搞到了东北幽燕之地的高粱新品种种子,在定西一带大规模引种,使得定西的粮食产量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所以目前江昊这边的粮秣到是不用发愁。
高粱本就是东土粮食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一亩地能打近千斤,而且十分耐旱,乃是这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粟也即小米并列。而来自东北幽燕之地的新品种更是产量奇高,达到了每亩数千斤,由此一下压过了小米。据说,这新品种乃是东胡那边培育出来的,北燕能够快速崛起,也与此有关。
此外,南边的蜀州调运来的大米也是可以越过北川河抵达万春县,这是最近的一条路了。
所以,尽管现在朝廷也很困难、能够拨给的粮秣不多,但这边的军粮缺口包括盘山一线的常胜前军也都得到了缓解。
同时,部队所需的弹药也是产自这里的万花商会火器工场,就近供应非常方便。
虽然秋收期间定西的损失不大,而且本该上缴的粮食也都留了下来,但十几万民勇民伕一旦聚集,每天吃掉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新品种高粱的引种推广的话估计这仗撑不了很久。
同样的,在叛军方面,尽管它们闪击占领了苍西三郡,但要是没有云州那边北燕人在暗中的支持,也是撑不下去的。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嘛。
北燕此时并未与大夏撕破脸,甚至胡翼龙的西苍王暗地里就是北燕皇帝封的,但却是没有公布,而是以胡翼龙自立为王的形式宣布。
毕竟北燕并未与大夏公开决裂,所以北燕人给予胡翼龙的支持都是在暗地里,不但给胡军粮秣军资,而且还从云州征发兵员役夫支援胡军,但表面上却是宣布对于大夏的这场内战保持中立。
说起来,北燕本来是看不起大夏的,就好像蓝星上的金国看不起北宋一样,感觉分分钟就可以把大夏摧垮。但是,由于新式火器尤其是火炮的出现,让北燕有了不小的顾忌。因为火炮出现之后,兵部就专门调集了一些送到北方各路去做试验,虽然并未确定要普遍推广,但已经让北燕不敢轻易与大夏开战了。
毕竟,火炮的威力真的是太惊人了。
此时北燕也正在集中人力物力研制火炮,在尚未取得突破前,应该是不会与大夏开战的。
现在看来,矿奴事件逼得胡家不得不提前反叛到是一件好事了,要是等到北燕大举入侵之时再举旗反叛的话,那局面可就不堪设想了。
北燕人在暗中做的手脚瞒不过兵部军情司的耳目,所以大夏朝廷也是不敢松懈,严令北边各路也都要积极备战,苍凉路这边的常捷诸军也是不敢放松苍云山脉中段的防御,因此能够抽调的兵力有限,也就堪堪挡住淇水一线,对叛军反攻也做不到。
所以,真的能够与叛军一决雌雄的,也只有江昊指挥的民勇了。好在现在定西郡的民勇已经有了十几万的惊人总数,单从人数上说也不比叛军少了。
至于河源县那边就比较特殊了,因为在定西郡它是唯一地处万川县万春县以南的县份,这里如果有叛军的话就必须要通过万春县北上才能与叛军主力会合。而河源县的地方豪强中,因为胡家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所以主要就是江家了。而此前江昊就已经派人给江家的诸位长老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信、陈述厉害,同时调派了一支万春县的民勇部队南下驻扎在了河源县城,所以最终这里的江家没有举兵参与叛乱。
不过,江文清、江一鹤父子却是带着家眷偷偷地离开了河源县北上,不知所踪,应该是投奔了胡氏叛军。
江昊此时顾不上这父子俩了,他亲自率领着主力部队北上。
“叛军都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江昊纵马登上一片高地,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
苍西多山,眼前这片叫做火土川的谷地就算是定西郡北边与洮西、洮东接壤出最大的一片平地了。
不过,这火土川的土地贫瘠干旱,种不了粮食,只能生长一些低矮抗旱的茅草和荆棘,因此算是一片无人区。
此时数万叛军正在这火土川的北部集结,营寨连着营寨,汇成了一片。
这一路叛军乃是由原先的常胜左军扩充而来,胡翼龙举事之后,一方面从云州方面得到了一批兵员补充,另一方面迅速攻占洮西、洮东、淇水三郡后,也都强制征发兵员扩充自己的部队,旬日之间便将原本不过四个军大约六七万人的部队扩张到了近二十万。
因为已经与大夏恩断义绝,所以他取消了之前的常胜诸军的番号,而是另外给部队建立了龙骧、虎翼、凤翙等番号。
此来的这一路便是虎翼诸军,有六万多人马,由胡翼龙的弟弟胡翼虎统率。
胡翼虎本来是胡府的总管,在举事前期带着部分家人逃离了定西城投奔了苍云山脉西段的胡翼龙驻地,现在居然担任了一路大将,统兵数万!
当然,这个胡翼虎并非是不知兵之人。胡家这种头一挡的武将世家,其嫡系近支的族中成年男子几乎就没有不知兵的。胡翼虎曾经也在边军中任职,做到过统领之职,只是后来退出了军职、做了胡府的总管而已。
不过在江昊看来,对面的这路叛军,尽管兵力多了一倍,但依然还是守旧的那一套,对上自己拥有数十门火炮的三万多民勇来,依然是几乎没有什么胜算。
江昊的三万人马,分了十二个营,其中每个营都有至少五门火炮,多的甚至有十几门,但所有火炮都被江昊集中起来、临时建立了一个神机营。
这个神机营其实就是炮营,与传统上装备弩炮和石砲的神机营完全不是一回事。
除此而外,后面还有数万民伕负责运送粮秣辎重、军资弹药。
就火土川的地形而言,虽然这算是苍西山区中一片较大的平川,但对双方各有数万大军的情况来说,依然还是有些狭窄,因此两翼的部队几乎都布到了山上和山间。
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个时代,大夏军队的经典战术非常类似于蓝星上的拿破仑时代的纵队战术,这是由于远射兵器的强度所决定的。近古以来的弩器发展,使得强弩的威力不断增加、准确度与发射频率也不断提升,因此原先的密集阵列战术被淘汰,东土及其周边的国家都采用了类似于纵队战术的方式,也就是战斗时先以弩炮进行轰击,然后前锋部队以散兵战术发动进攻,这是为了避免在敌军的箭雨和弩炮轰击之下遭受重创。随后以骑兵从侧翼进行突击,最后主力以相对密集的队列发起冲击、以白刃战决胜负。
在数百年的战争史上,这种战术已经被证明是很有效的,但到了今天,随着新式火器的发明、火力大大增强之后,密集的队列战术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但目前大夏甚至就连大乾、北燕以及西凉等国也都还在使用这种战术,对面的叛军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说起来,队列战术的要点就是以炮火和前锋部队以及侧翼的骑兵来攻进敌军的阵列之中、破坏敌军的火力线,从而给主力部队的攻击创造条件。
但是,面对新式火器的强大火力,弩炮、前锋部队以及骑兵几乎已经不太可能完成破坏民勇部队火力线的任务,所以后续主力部队的攻击要不就是根本无法发起,要不就是必须承受极其严重的伤亡、甚至有可能在进攻途中就被歼灭。
所以,尽管叛军的这个虎翼诸军的兵力要多出了一倍,但江昊一点都不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