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墨儒争鸣 扶苏转型初养成 第五十八章:始皇定调
第三卷:墨儒争鸣 扶苏转型初养成 第五十八章:始皇定调 (第1/2页)麒麟殿内,随着始皇“退朝”二字如金玉坠地,那场因墨家钜子到访而引发的短暂风波,表面上算是尘埃落定。百官依序躬身退出,淳于越等儒生面色青白交错,在几位同僚的低声劝慰下,悻悻然离去,背影透着几分落寞与不甘。而支持赢昊或持务实态度的官员,如蒙毅、郑国等人,虽未多言,但离殿时看向赢昊的目光中,明显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赞许甚至钦佩。
赢昊随着人流走出大殿,初夏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深吸了一口殿外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方才在殿内紧绷的心神才稍稍松弛下来。内心OS:“好家伙,跟这些老夫子打嘴仗,比督工修路还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扣大帽子,幸好哥们儿我机智,把话题拉回了‘办实事’上!”
他正暗自庆幸,却见中车府令赵高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凑近了些,脸上堆着那标志性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低声道:“昊公子今日在殿上应对,真是机敏过人,令人叹服。陛下虽未多言,但奴才瞧着,陛下心中是极满意的。”
赢昊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笑得比赵高还灿烂纯真:“中车府令过奖了,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罢了。一切都是为了父皇,为了大秦嘛!”OS:“黄鼠狼又来拜年了?这阉货消息灵通,肯定知道墨家钜子的事,这会儿来示好,指不定肚子里憋着什么坏水。”
赵高笑容不变,仿佛随口一提:“公子心怀社稷,实乃大秦之福。只是……墨家之人,向来行踪诡秘,学说又……特立独行。公子与之往来,还需多加谨慎,免得被些不明真相之人非议,徒增烦恼。”他话语看似关心,实则暗藏机锋,既点出了赢昊行为可能带来的“非议”,又把自己摘得干净。
赢昊心中冷笑,脸上却一副受教的模样:“多谢中车府令提醒,我记下了。不过孟钜子乃是当世高人,与我谈论的也不过是筑路利民之事,并无不可对人言之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些许流言,想必父皇圣心独断,自有明察。”
他这话软中带硬,既点明了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又抬出了始皇,噎得赵高一时语塞,只得干笑两声:“公子明白就好,明白就好。”随即找了个借口,躬身退开了。
看着赵高离去的背影,赢昊眼神微冷。OS:“这老阴比,果然时刻盯着我。得让黑石再多加小心,尤其是火药那边,绝不能让他抓到任何把柄。”
回到天工苑指挥部,赢昊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见扶苏已在营房内等候。他显然是听说了朝堂上的事情,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昊弟,今日朝会上……”扶苏欲言又止。
“大哥放心,没事了。”赢昊摆摆手,浑不在意地灌了一大杯水,“就是淳于博士又拿墨家说事,被我顶回去了。父皇也说了,实效为先,空谈误国。”
扶苏闻言,松了口气,随即又微微蹙眉:“淳于博士等人,亦是忠心为国,只是过于拘泥经典,不识变通。昊弟今日所言‘双轮并行’、‘百家可用’,细细思之,确有其理。治国之道,或许本当如此兼容并蓄。”
赢昊有些意外地看了扶苏一眼,笑道:“大哥能这么想就太好了!我就觉得,光靠仁义道德填不饱肚子,打不了胜仗;可光靠刀兵律法,也难让人心服口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OS:“不错不错,大哥的思想觉悟在稳步提高!看来实务锻炼果然有效!”
扶苏对赢昊口中偶尔蹦出的奇怪词汇早已见怪不怪,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上那场争论的余波似乎渐渐平息。但赢昊能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前来指挥部接洽公务的少府、将作等衙署的官员,态度似乎更加恭敬和配合了几分。甚至连一些原本对天工苑“奇技淫巧”持保留态度的中层官吏,在见到那源源不断产出的标准化零件和日益延伸的平整路基后,眼神中也少了几分质疑,多了几分惊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