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只不过是时代不一样罢了。
第 132 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只不过是时代不一样罢了。 (第1/2页)最后,刘镇庭最后又宣读了白俄部队的任命。
“白俄哥萨克骑兵旅旅长,由米哈伊尔上校担任!”
“白俄哥萨克骑兵一团团长,由米哈伊尔上校兼任。”
“白俄哥萨克骑兵二团团长,由柯罗夫中校担任。”
“白俄哥萨克骑兵三团团长,由科马罗夫少校临时代理。”
原计划,刘镇庭是打算自己兼任白俄骑兵旅旅长,米哈伊尔任副旅长兼一团团长。
这么安排,就是不想因为白俄部队的扩编,让米哈伊尔上校一家独大。
但是,因为一个临时发生的意外,刘镇庭临时改变了主意。
其实,对于白俄部队,刘镇庭早就计划好要将他们彻底收服、同化。
只是因为中原大战在即,才不得不推迟。
宣读完毕,刘镇庭合上文件后,迅速坐下。
这时,刘鼎山缓缓站起身来,简单总结的讲了几句话:“编制已定,将也都点了,官也给了。”
“接下来,各部回去都要主抓训练!”
“尤其是几个保安团的团长,你们给我记清楚了!我要的是能打仗的队伍,不是空架子,不是让你们去当山大王的!”
“谁干得好,以后部队扩编,老子升你们当旅长!升师长!”
讲完话后,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才说道:“好了,散会。”
众人迅速起立敬礼,目视刘鼎山父子转身离开。
几天后,刘镇庭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婚礼。
洛阳城刘府门前张灯结彩,红绸高悬,青石板上的红毯从大门一直铺到街口。
鞭炮声从清晨便断续响起,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这是刘镇庭的第二次婚礼,迎娶的是白俄女子安雅·米哈伊洛娃,米哈伊尔上校的亲侄女。
但她进门的身份,不是妾,也不是外室,而是平妻。
(有书友说开后宫什么的,主角穿越到这里,没有任何人脉和关系。所以,只能增设女配来帮他制造香皂、洗发水等产品,这样才能保证不泄密。)
(除了夫妻关系,短时间内怎么寻找最牢靠的关系?而且娶了安雅,同化白俄部队也就顺理成章了)
婚书上,特别写明了:“共列正室,不分嫡庶”。
并报备洛阳民政处备案,盖有司令部的官印。
这一纸文书,重若千钧,彻底安了安雅的心。
上午吉时将至,八抬大轿自米哈伊尔上校家中而来,披红挂彩,轿帘绣着双凤朝阳。
安雅头戴凤冠、身着品红织金嫁衣,盖着大红盖头,由叔父米哈伊尔亲自扶下轿。
她身形高挑,步子略显僵硬。
显然并不适应中式婚礼,但心中却一直激动不已。
门口已有中式礼乐等候,吹打声起,她依俗跨火盆、踩米袋,在傧相引导下行至堂前。
堂前设香案,供天地牌位。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刘鼎山和妻子周婉清端坐主位,儿媳沈鸾臻坐其侧下方半步。
这是特意安排的位置,表明沈鸾臻仍为家主之妇。
“夫妻对拜!”
礼毕,安雅由傧妇引入内堂,揭盖头,敬茶。
她双手捧杯,先敬公公刘鼎山、婆婆周婉清,最后再敬沈鸾臻。
沈鸾臻穿着藕荷色素面旗袍,面色沉静。
她接过安雅递来的茶,轻轻点头,语气平淡的说道:“安雅妹妹,从今往后,咱们同是一家,共同伺候夫君,你也不必拘礼,也莫要生分了。”
婚礼前,就有人特意教过安雅。
所以,安雅也并没有任何不适,用略带口音的中文回答道:“谢……谢谢,姐姐。”
这一声“姐姐”,不是“夫人”,也不是“太太”,而是传统大家庭中对正妻的称呼。
既守了礼,又显了身份。
婚礼结束后,一切又回归了正常。
正是这场婚礼,彻底安抚了安雅和居住在洛阳、嵩县的白俄人的心。
刘镇庭娶了白俄女人,就相当于认同了白俄人的身份。
这让流亡在这里的白俄人,也将心中的防备彻底放了下来,慢慢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有刘镇庭开了先河,渐渐的也有白俄人和本地人通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