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深夜的“复习笔记”
第二十一章 深夜的“复习笔记” (第1/2页)第二十一章深夜的“复习笔记”
五月的夜风带着点栀子花的甜香,从纱窗缝里钻进来时,刚好拂过书桌前那盏米白色台灯。林晓雨的指尖捏着支红色水笔,在牛皮纸笔记本上画了个小小的三角形,旁边标着“几何辅助线易错点”——这是她整理的第三页数学笔记,纸页边缘已经被指尖磨出了淡淡的毛边,黑色签字笔写的题干、蓝色荧光笔标的解题步骤,还有红色水笔圈的关键思路,像一道道清晰的路标,铺在纸上。
“咔嗒”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苏晴抱着本厚厚的错题本探进头来,帆布包上的银色铃铛没忍住晃了晃,发出细弱的声响。她的刘海儿有点乱,显然是刚才在家刷题时揉的,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全麦面包,面包渣沾在嘴角,像颗小小的白芝麻:“晓雨,我是不是来晚了?你都整理这么多了。”
晓雨抬头时,台灯的光刚好落在苏晴脸上,把她眼底的红血丝照得格外清楚。“刚整理到几何,你来得正好。”她把笔记本往旁边推了推,腾出一半桌面,“先坐,我给你倒杯热牛奶,你妈早上送来的,还温着。”
苏晴在椅子上坐下,把错题本轻轻放在桌上,封面是她去年夏天在海边捡的贝壳贴的,现在边缘的胶水有点开了,贝壳微微翘着。她翻开错题本,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去年两人在海边写的约定——“一起考上市一中,还要一起去看樱花”,字迹被海水溅过,有点模糊,却被苏晴用透明胶带小心地贴了一层。
“这道题我还是没搞懂。”苏晴指着错题本上的一道几何题,指尖在图上划了个圈,“辅助线到底该怎么画啊?我试了三种方法,都算不出来。”她的声音有点低,捏着笔杆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上周模考,她的数学只考了68分,比上次又掉了5分,班主任找她谈话时,她差点哭出来,心里总怕自己拖了晓雨的后腿,怕那个海边约定要落空。
晓雨接过错题本,指尖拂过苏晴画的歪歪扭扭的辅助线,突然想起去年冬天——那时候她总记不住历史时间线,是苏晴把每个朝代的大事件写成顺口溜,每天早上在操场边陪她背,连自己最爱的早餐豆沙包都顾不上吃。现在轮到苏晴需要帮忙,她怎么能让她慌。
“你看,这道题给了中点,又有平行线,其实可以延长中线。”晓雨拿出张草稿纸,用铅笔轻轻画了个平行四边形,“你之前只想到连接对角线,其实延长AE到F,让EF=AE,再连接CF,这样就能构造全等三角形了。”她的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线条画得很轻,怕苏晴看不清,还特意在关键步骤旁画了个小太阳——那是苏晴之前教她记历史时用的办法,说“看到太阳就想起重点”。
苏晴凑的睫毛映在纸面上,投下细细的阴影。“哦!原来如此!”她突然拍手,声音有点响,又赶紧捂住嘴,眼里却亮得像落了星星,“我之前总盯着对角线,没想到还能延长中线,晓雨你也太厉害了!”
晓雨被她夸得有点脸红,指尖挠了挠笔记本的边角:“我也是之前刷了很多题才总结出来的,你多练几道就会了。”她把整理好的笔记递过去,红色水笔写的“小技巧”旁边,还画了个简笔画的小人,举着写有“加油”的牌子,“这页笔记你先拿着,上面有我总结的辅助线画法,每种类型都配了例题,你看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
苏晴接过笔记本,指尖轻轻摸过那个简笔画小人,突然发现纸页中间夹着张浅粉色的便签,上面是晓雨清秀的字迹:“苏晴,我们一起加油,别着急,慢慢来,市一中的樱花还在等我们呢。”便签的右下角,还画了两个手牵手的小人,一个扎着马尾(像晓雨),一个留着短发(像苏晴),旁边写着“海边约定”。
苏晴的鼻子突然有点酸,她把便签小心翼翼地夹回笔记本里,抬头时刚好看到晓雨打了个哈欠,眼角沁出了点泪光——从吃完晚饭到现在,晓雨已经整理了快三个小时笔记,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晓雨,你困了吧?”苏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铁盒,打开后里面是颗颗碧绿的薄荷糖,“我妈昨天刚买的,说熬夜刷题吃这个能提神,你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