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盟书拟定:白虎为证抗强权
第17章盟书拟定:白虎为证抗强权 (第2/2页)此外,还约定设立“同盟议事会”,由各寨寨主或指定代表组成,定期商议同盟大事。
盟书草稿念完,众寨主纷纷点头,觉得条款清晰,公平合理。
“好!这盟书写得好!”巴图大声赞同。
“覃寨主不愧是女中诸葛,条理分明!”黑水寨老寨主也捻须称赞。
向拯民补充道:“既然我们同盟以白虎图腾为精神象征,我提议,此次盟约,便以雪魄为信,对着白虎图腾立誓,如何?”
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在这个信仰祖灵和图腾的时代,这种带着“神性”的盟誓,远比一纸文书更有约束力。
正式的盟书,由谁來誊写呢?这时,有人想起了那个暂居寨中的秀才柳明。
柳明被请了过来。当他听说要他为鄂西小土司同盟誊写盟书时,脸上露出了极其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接过覃玉起草的草稿。
“柳某不才,愿为诸位寨主,誊此盟约!”他铺开一张稍显粗糙但足够大的纸张,研墨润笔,屏息凝神,开始用工整而带着风骨的小楷,一笔一划地誊写起来。
他的字,不像普通书生那般柔媚,反而带着一股难得的刚劲和正气,与盟书的内容相得益彰。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盟书写成,盖上了五个寨子带来的、形制各异的土司印信(或寨主私章)。
立誓仪式在议事坪举行。中央摆着香案,上面供奉着那面白虎战旗。五个寨子的寨主或代表,站在最前面,身后是各寨的核心人物和部分寨民。
向拯民、巴图、覃玉站在香案一侧,雪魄则安静地蹲伏在香案之前,如同盟约的守护神。
柳明上前,双手捧着那份墨迹未干的盟书,朗声诵读。他的声音清越,在寂静的坪地上传得很远。
每读一条,众寨主便跟着重复一句,声音庄重。
当读到“共同御敌,生死与共”时,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诵读完毕,巴图上前一步,举起一碗酒,对着白虎旗和雪魄,朗声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白虎祖灵为证!我巴寨巴图,今日与各寨兄弟立此盟约,若有违背,人神共弃,族裔不昌!”
其他寨主也纷纷上前,歃血(用刀在手指上划个小口,滴血入酒碗)立誓,说着类似的誓言。
最后,一碗混合了众人鲜血的盟酒,被捧到雪魄面前。雪魄似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它低下头,用鼻子轻轻嗅了嗅那碗酒,然后伸出舌头,舔了一口。
“祖灵认可了!”
“盟约成了!”
人群中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这一刻,看着那威严的白虎,看着那份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盟书,看着身边这些即将同生共死的盟友,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力量感,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柳明看着这一幕,看着那在盟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雪魄和向拯民,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向拯民身边,深深一揖:“向壮士,柳某飘零半生,今日得见如此盛事,方知山野之中,亦有豪杰,能聚民心,抗强权!柳明……愿附骥尾,略尽绵薄之力!”
这相当于正式投效了。
向拯民赶紧扶起他:“柳先生客气了!先生大才,肯留下相助,是我等之幸!”他知道,一个读书人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在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是像阿铁、巴勇这样的技术或军事人才无法替代的。
盟约既定,人心凝聚。阿铁也适时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在总结了第一次土炮的经验后,他改进了工艺,用青铜铸造(铜的延展性更好,更适合造炮),成功造出了一门更规整、更结实、射程达到一百步(约150米)的新式火炮!为了庆祝同盟成立,他将这门炮命名为——“雪魄炮”!
新同盟,新武器,新的希望。
鄂西的格局,从这一天起,悄然改变。一个以巴寨为核心,以白虎为图腾,以“互不侵犯、共通商路、共抗强权”为宗旨的同盟,在这明末的山野中,如同一个顽强的新芽,破土而出。尽管前路依旧风雨飘摇,但他们已经握紧了拳头,准备迎接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