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学堂肇基:三堂分设启民智
第21章学堂肇基:三堂分设启民智 (第2/2页)说干就干。向拯民利用守备的职权,在府城相对清净的东区,划出了一片不小的院落,作为新学堂的校址。原有的房屋加以修缮,又新建了几间宽敞的教室和工匠实习的场地。比起巴寨的木屋,这里条件好了太多。
消息传出,在施南府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免费上学?还分三种班?这可是闻所未过的新鲜事!尤其是那个“蒙学班”,连大人都能去认字?还有“工匠班”,学好了能当大师傅?“军事班”更是包吃住,还能学那种喷火冒烟的神器?
好奇、怀疑、观望、期盼……各种情绪在城中弥漫。
开学第一天,学堂门口围满了人。有牵着孩子来的父母,有半信半疑的年轻人,也有纯粹来看热闹的。
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雪魄。
它现在成了学堂的“镇校神兽”。每天清晨,它会雷打不动地跟着向拯民来到学堂,然后在学堂门口那块特意为它准备的、磨得光滑的大青石上趴下,眯起眼睛,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它那雪白的身躯和悠闲的姿态,成了学堂最醒目的标志。
孩子们起初还是怕,但很快就被学堂里新奇的内容吸引了。蒙学班里,柳明不再之乎者也,而是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讲述着大禹治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下面的孩子和大人们都听得入了神。
工匠班里,阿铁拿着向拯民画的简单齿轮、杠杆图,用实物演示,告诉学生们为什么用撬棍能省力,为什么滑轮能吊起更重的东西。那些年轻工匠们眼睛发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军事班的操练声更是响亮,巴勇的大嗓门隔着院墙都能听到。
而雪魄,也渐渐成了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传起一个新的说法:“上学前摸摸雪魄的头,一天读书不用愁。”于是,每天上学前,排队摸虎头成了蒙学班孩子们的固定项目。雪魄脾气好得出奇,任由那些小手在它脑袋和脖颈上乱摸,偶尔被摸得舒服了,还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有些胆大的孩子,甚至敢把学堂里发的、写满了字的粗糙作业本拿到雪魄面前,指着上面的字,像模像样地“教”它认字。
“雪魄,你看,这是‘山’字!”
“这个是‘虎’字,就是你哦!”
雪魄当然不认得字,但它似乎很享受这种陪伴,会用鼻子轻轻嗅嗅作业本,或者用那双清澈的琥珀色眸子温和地看着叽叽喳喳的孩子们。
这神奇而和谐的一幕,被许多来接孩子的父母看在眼里,心中那份对新学堂的疑虑和隔阂,不知不觉间消散了许多。连白虎这等神兽都亲近学堂,亲近读书,那这学堂,肯定是好的!
柳明更是将每日所见所感,以及向拯民推行的种种新政,都详细记录下来,开始动笔撰写他构思已久的《施南新政记》。他预感到,这里发生的一切,或许将为这个沉疴积弊的世道,摸索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向拯民站在学堂的院子里,看着蒙学班窗口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听着工匠班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讨论声,感受着军事班传来的昂扬士气,再看到门口阳光下,与孩童嬉戏、如同守护神般的雪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再是巴寨山沟里的一点星火,这是在施南府城点燃的一簇火焰。它照亮的不再是一寨一隅,而是更多孩子的未来,更多工匠的希望,更多士兵的信念。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这薪火传承不息,终有一天,可以驱散这乱世的阴霾,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而雪魄,这只通晓人性的白色巨虎,不仅是战场上的战神,更是这文明薪火最忠诚、最温暖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