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好,好一个恩威并济!
第55章 好,好一个恩威并济! (第1/2页)牢狱内。
朱标脸上带了些许困惑和歉意,回身对叶凡道:“老师,还有一事……”
“学生此前曾命人去老师旧日居所仔细搜寻,想将老师所著之书寻回,妥善保管。”
“可…可翻遍了各处,竟一无所获。”
“不知老师是否将书册藏于他处?或是交由了何人保管?”
叶凡原本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眼。
昏黄的灯光下,他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只是沉默了片刻,才轻轻摇了摇头,声音里听不出波澜。
却有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怅然:“那些书么?不至于不见了啊。”
“或许是…被什么人当无用之物,随手丢弃了吧。”
他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勾了一下,像是自嘲,又像是看透了世情炎凉。
“毕竟,在旁人眼中,我这般身陷囹圄之人,与必死无疑也无甚分别了。”
“谁还会在意几本‘罪人’留下的无用书稿?”
“留着,反倒可能惹祸上身吧。”
这话说得平淡,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朱标心上!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凝聚了老师心血和奇思妙想的书册。
被人像丢垃圾一样随意抛却的场景。
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惋惜涌上心头。
他猛地攥紧了拳,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紧:“老师!绝不会如此!”
“那些皆是利国利民的心血瑰宝,岂容轻弃!”
“老师放心,学生…学生一定会想办法救老师出去!”
“也定会想方设法,将那些散佚的书册,一页不少地为您寻回来!”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承诺和决心。
叶凡抬眼看了看他。
昏暗中,青年太子脸上那份真挚和坚决清晰可见。
他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新合上了眼睛,仿佛一切外界的纷扰,都已与他无关。
朱标对着叶凡再次郑重地拱了拱手,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
阴冷的甬道里,他的脚步声坚定而急促。
那寻书、救人的念头,已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心头。
大步走出诏狱那阴森的门洞。
午后的阳光刺得他微微眯了下眼。
但,他脚步未停。
外间等候的东宫属官和侍卫立刻迎了上来,周遭是刑场刚刚清理后残留的肃杀气息。
被迫前来监斩的蓝玉等人自然不会久留,结束后便怒气冲冲的离去。
而朱标却站定,深吸了一口带着血腥味的空气,目光扫过远处那些尚未被领走的尸首,眼神复杂。
沉默了片刻。
他开口。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孤的命令。”
所有属官立刻躬身聆听。
“将这些人的尸首,”
他指了指那片狼藉之地,“好生收敛,一一通知他们各自的家人,前来领回…好生安葬了吧。”
属官们有些意外。
依常例,这等罪囚的尸首往往随意处置,太子此举已是格外开恩!
然而,朱标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心头一震!
他顿了顿,语气沉缓了几分,却更显分量:“还有,查抄各家产时,给孤仔细核查清楚。”
“若其家中父母,已无其他子嗣奉养。”
“或其名下尚有年幼妻儿,无所依傍者……”
“可视情形,适当留予些许家产,以供其生计,不至流离失所,冻饿街头。”
一名较为年轻的属官似乎有些不解,下意识地抬头,嘴唇动了动,似想谏言。
朱标的目光立刻扫向他,那眼神不再是以往的温和,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威压,仿佛能洞穿人心!!
“怎么?觉得孤对此等罪人,过于宽仁了?”
那属官吓得连忙低头:“臣不敢!”
朱标转回目光,望向远处巍峨的宫墙,声音不高,却如同沉重的磐石,砸在每个人心上。
“这些人,固然罪有应得,死不足惜。”
“但他们的父母妻儿,何罪?”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
仿佛想起了诏狱中那番点醒他的话语。
“再者,这些人…他们自己,也曾是追随父皇,南征北战,流过血、卖过命的人。”
“纵然如今走了错路,其旧日微功,朝廷…亦不该全然忘却。”
“给他们的家小留条活路,不是姑息罪责,而是…存一份体面,留一点余地。”
“臣等明白!”
众属官再无异议,齐声领命。
心中对这位太子的观感,悄然间又多了一层复杂的敬畏。
朱标不再多言,挥了挥手。
众人立刻分头行事,处理后续。
他独自站在原地,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知仁厚的储君。
也不再是仅仅模仿父亲威严的太子。
他开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把衡量恩威的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