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请自来的客人
第26章 不请自来的客人 (第1/2页)沙漠的夜,冰冷而寂静,唯有永恒的风声如哀嚎般穿梭于这片被遗忘之地的扭曲金属与断裂混凝土之间。
然而,在陈瑜所占据的废弃小镇中心,那座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建筑内部,时间已在专注的工作中悄然流逝,景象焕然一新。
数日过去,曾经略显空旷的工坊已被高效重构,每一寸空间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功能与秩序。
最引人注目的是工坊中央那座初具规模的供能核心。它不再是最初简陋的电池阵列,而是由初级聚变反应堆与多重磁约束环构成的复合结构。
裸露的能量导管和尚未完全封装的反应区,暂时显露出粗犷的工业形态,但其内部稳定的低频谐波与操作终端上持续攀升的能量读数,昭示着近乎无限的供能潜力。
整座工坊因此运行在超载状态:照明系统输出恒定而刺目,工具扭矩维持在峰值,空气净化单元全速运转,几乎彻底滤除了金属微粒与废气。
墙边,四台战斗机仆已完成初始化程序。它们静默伫立,强化合金外壳泛着冷光,头部光学传感器仍处于休眠,镜片一片深暗。
所有武器系统均通过最终校验,能量电池满载,实体弹药链填装完毕,随时可被激活,成为沉默的护卫、高效的战术单元,抑或是操作者意志的无情延伸。
陈瑜立于工坊中央,审视着自己的造物。工作台上工具按毫米级精度排列,新制零件表面流转着冷加工形成的微光,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稳定刷新。
伺服颅骨“老伙计”悬浮在能量核心一侧执行监测任务,其眼眶中的蓝光以恒定频率闪烁。
空间中弥漫着均匀的能量场,所有系统皆处于精确控制与最优运行状态,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整合所带来的深层满足。
他的视线最终落于墙面——一幅由伺服颅骨集群实时测绘并更新的高精度区域地图。
地形数据、资源坐标、变异生物巢穴位置,皆以极细线划标注;而数条自东南方向朝镇区辐射延伸的新增轨迹,正以高亮红色矢量线的形态在地图上不断蔓延。
就在这时,一直在外围执行巡逻监控任务的某颗仿制伺服颅骨传回了加密数据流。
【警报:检测到大规模车辆移动信号。方位:东南,距离:约二十二公里。数量:七辆。型号:重度改装武装皮卡及一辆疑似装甲运兵车。热信号特征匹配数据库:87%概率为“乱刀会”标识。行为模式:低速巡航,间歇停留,进行广域扫描。推测意图:搜寻先前失踪单位,并进行报复性武力侦查。】
陈瑜的光学镜头瞬间聚焦,放大那几条刺眼的红色矢量线,逻辑核心高速运转,交叉比对数据。
“规模更大,装备升级。看来不止是复仇,更想彻底根除威胁,挽回颜面。”
他冷静地分析,合成音在空旷而嗡鸣的工坊中清晰可辨,听不出丝毫波动。
“行为模式依旧低效,但客观威胁等级已显著提升。”
他没有感到恐惧,只有一种“预料之中的麻烦终于上门”的冷静,甚至带有一丝可以“测试新设备”的隐约期待。
他的逻辑核心开始飞速计算各种应对方案的胜率、资源消耗与潜在风险。
通知曼恩团队?这个念头刚一浮现便被搁置。
他与曼恩之间是雇佣与合作的对等关系,甚至在技术层面,他居于主导地位。动用这支力量处理此类麻烦,既无必要,也显得小题大做。
这是他的领地,他的麻烦,自当由他亲手解决。这不是傲慢,而是基于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知与高效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能处理。”
他对自己,也对悬浮的伺服颅骨说道,语气中是源于实力的平静自信。
得益于与曼恩团队建立的交易渠道,他不仅获得了优质电池与材料,更通过曼恩的隐秘关系网,以一笔不菲却完全值得的费用,成功购入一小批高纯度、经稳定化处理的次级聚变燃料棒。
这正是脚下这座初具雏形的聚变反应核心得以成功点火、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