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三十九章 超导之门
四千三百三十九章 超导之门 (第1/2页)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秘书小周递进来一份加密文件:“吴总,这是今早收到的国际能源署邀请函,他们希望我们能在下周的闭门会议上展示技术细节。另外……”小周的声音压得更低,“美国超导科技公司的卫星一直在咱们厂区上空盘旋,恐怕他们已经嗅到了风声。”
吴浩接过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紧。能源署的邀请意味着政府层面的关注,而竞争对手的窥探则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想起十年前,浩宇科技在量子点显示技术上被对手窃取核心专利的惨痛经历,那次教训让他在实验室安保系统上投入了相当于一个小国军费的资金。
“可可,启动‘深海’计划。”吴浩突然说道,会议室里的工程师们面面相觑——这是只有核心团队才知道的最高级别保密方案。“从现在起,所有量产数据加密等级提升至L9,实验室区域启动电磁屏蔽,非授权人员进入需通过虹膜+脑电波双重认证。”
老陈倒吸一口凉气:“吴总,这会不会太夸张了?我们只是做材料研发……”
“当室温超导出现时,这就不再只是材料研发了。”吴浩的目光落在屏幕上跳动的零电阻曲线,“想想看,当输电损耗降到0.1%,石油美元体系会发生什么?当核聚变成本降低三分之二,能源格局会如何洗牌?”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空气的力量,“从今天起,我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战士。”
当吴浩的指尖划过三维建模屏幕上跳动的电子云时,会议室的灯光突然暗了0.3个勒克斯。这是可可启动电磁屏蔽系统的连锁反应,窗外的晨曦瞬间被一层淡紫色的能量场过滤,变成类似样品薄膜的色泽。老陈盯着突然黑屏的笔记本电脑,发现连无线鼠标的指示灯都在微弱闪烁——L9级加密不仅阻断了外部信号,连室内电子设备都进入了孤岛模式。
“浩哥,瑞士传感器的货运飞机遭遇气流,预计晚点22分钟。“可可的声音在屏蔽场内显得有些沉闷,环形屏幕上弹出实时追踪画面,运输机正在西伯利亚上空剧烈颠簸,“另外,材料库的湿度监测显示,LaH10样品储存柜出现0.5%的波动,可能是密封圈老化。“
吴浩没有回头,目光仍锁定在原子模型上:“启动备用液氮罐维持负压,让机械臂用石墨烯胶带加固密封。老陈,把靶材温度模拟数据导到我的终端,我需要看看180℃时氢原子的隧穿概率。“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民房实验室,为了观察样品结晶,曾用冰箱改造低温环境,结果压缩机爆炸差点烧了整层楼。现在的实验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量子隧穿显微镜,却依然被最基础的密封问题困扰。
突然,操作台上的红色警报灯开始闪烁。“先生,美国超导科技公司的官网更新了一段30秒视频。“可可的语气带着电子音特有的凝重,屏幕上跳出模糊的实验室画面,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在操作类似磁控溅射的设备,“他们声称实现了290K超导,但背景音里有明显的氦气压缩机噪音——那是用来冷却传统超导材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