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九百一十八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1/2页)早晨的阳光斜照在青石长街上,陈留城内马蹄声响彻起来。赵德昭一身织金蟒袍,在日光下闪出层层光晕,身后两千吴兵铁甲骑士排成尖锐的楔阵,盔缨翻飞,刀鞘拍击马鞍,响声连成一片。
几名功曹、文书被护在当中,青衫儒巾,手抱卷轴、印匣,刻意做出文质彬彬的模样,好让“议和使团”四个字更像真的,掩盖真相。
街边的摊贩刚掀开蒸笼盖,白汽还没散,就被铁骑惊得呆在原地。挑水的汉子放下扁担,卖糖葫芦的老汉张大了嘴,山楂串“啪嗒”掉在地上。孩子们原本追着风筝跑,此刻全挤到大人腿边,睁着乌溜溜的眼睛。
“吴军?”不知谁颤抖着问了一句。
“是吴字旗,可看清楚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吴军入城了?”
“那不是大皇子了,前几日还亲自视察民情来着。”
议论声像涟漪,一圈圈荡开,一些百姓看到大皇子衣装华贵,已经认出了那是大皇子赵德昭了。
赵德昭勒马,高高举起手中黄绫卷轴,袖口滑落,露出里面雪白的衬缎。他朗声喝道:“宋吴已议和!陈留城不会再起兵戈!诸百姓听着——让道,迎吴使入城!”
话音未落,卷轴刷地展开,朱砂御印殷红刺目,在风里猎猎作响。
街面先是鸦雀无声,随后像开了锅,十分吃惊,吴宋议和成功了?
“议和?真的假的?”
“不用打仗了?”
“那咱们家的门板不用钉死了!”
惊喜来得太快,有人愣着,有人已经合掌念佛。卖炊饼的妇人把围裙往腰间一系,笑得眼角堆满褶子;茶肆门口的小伙计吆喝着:“宋吴议和喽——刀枪入库喽——”
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往路中间让;妇人把哭闹的孩子抱到怀里,轻拍后背哄着:“不怕不怕,不打仗了。”
几个胆子大的后生跟着马队跑,嘴里高叫:“大皇子千岁!千岁!”
沿途百姓得到消息,纷纷高兴起来,如果能议和,那的确是件大好事。
有一些巡街的宋军卫队,看到这一幕,也摸不着头脑。
这是怎么回事?
“陆虞侯,那个真是大皇子吗?”
一位姓陆的都虞侯点头:“我见过,的确是大皇子赵德昭,这次前来陈留城就是为宋吴议和而来,昨日出城去了吴军大营,想不到今日便带人进城,看来是谈判有结果了。”
“那吴军就不会攻城了吧?”巡街的士兵都很好奇。
“如果议和谈判达成了,吴军撤兵,那就不用打仗了,吴军也不会攻城了。
“那太好了,我们也不用战死沙场了,还能回家尽孝道,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岁的老娘等着伺候。”一位中年士兵忍不住感慨。
“我家不但有老娘,还有去年刚娶的媳妇呢,谁想在这打仗啊,都是没办法。”
“如果不打仗了,以后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许多宋兵也不想打仗了,尤其是面对吴军如此凶猛,他们真的有些怕了。
所以,这些巡街的宋兵见到大皇子带吴军过道,也没有上前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
于是,就形成这一道奇葩风景,赵德昭手持假的议和书,带着两千精锐卫兵,畅通无罪,骑马快速接近了城内的临时将军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