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年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年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年 (第2/2页)

只有大部分的百姓能看懂政令,知道法律常识,不再是官老爷说啥就是啥的愚民了。
  
  道德、制度的作用才会开始显现,施政者的行为才能真正受到一定的约束。
  
  而且,少数人垄断知识后,会失去开脱创新的欲望,让科技与革新失去土壤。
  
  一些人为了获取学术上的地位和衍生的利益,
  
  便会把精力花在反复包装和过度解读“经典”上,
  
  以此,不断拔高“高深知识”的准入门槛,“知识权贵”便应运而生。
  
  不论怎样改朝换代,这些“知识权贵”都能凭借手中掌握的话语权,轻易左右朝政。
  
  然后,进一步强化自己“学派”的地位,以此循环。
  
  只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泾渭分明,这种现象就无法改变——
  
  无论这个学派是儒、法、释,还是道、名、墨,
  
  一旦能够垄断话语权,最终都会变成一个样子。
  
  即使掌握了很多“自然科学”的道和墨,也有很多沦为了装神弄鬼的方士。
  
  现在的“儒”真的是孔子师从周公的“儒”么?
  
  在“儒”这层皮下,又何止法、墨、道、释?
  
  只要统治者需要,什么都可以往“儒”这个筐子里面塞,“儒”总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所谓的“儒”,早就变成了以“仁”为核心内涵的“公共关系学”。
  
  所以,穿越者和“儒家”较劲没有任何意义。
  
  没人能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起来,在治下全是孔门弟子的情况下,谁能真正打倒孔老二?
  
  何况,就算真能打倒了孔老二,还有李老大、墨老三……
  
  或者,搞“百家争鸣”?
  
  思想界混乱不堪,怎么可能做到大一统?
  
  玩什么都没用,先让知识下沉,真正开启民智后,才能再谈其他。
  
  这几年,徐泽一方面努力扩大治下学校规模,让尽可能多的适龄儿童能够上学,
  
  另一方面,依托军队、厂矿、共建会等,大力开办夜校和扫盲班。
  
  办学推广教育的重要性,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点的统治者都知道。
  
  平心而论,在此事上,大宋的努力和成果,都远超前朝。
  
  赵佶、蔡京就一直大力推广乡学、县学、州学、国学四等学府和“三舍制”。
  
  因此,徐泽在治下推广教育,并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事,
  
  甚至,朝廷对此还是鼓励的。
  
  但想把教育办好办出效果,太难了,需要持续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育事业的成长也急不来。
  
  实际上,同舟社事业草创阶段,事事都要钱,处处都要人,教育推广的进度很缓慢。
  
  因师资力量有限,同舟社最初办学的规模非常小。
  
  只有若干“小学”和一座“书院”,以解决“内部子女”的入学问题。
  
  对辐射周边的村庄,则只能通过设立奖学金、优等生报送入之罘书院等形式吸引人才。
  
  彼时,共建会对治下村庄合办学校的巡察,
  
  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作用非常有限。
  
  远洋商队开始盈利后,各股东在徐泽的授意下,纷纷“慷慨解囊,造福乡里”,
  
  有了钱,方能请到人,这项工作的进度才开始加快。
  
  高丽战争赔款到位后,徐泽又力排众议,划拨了很大一部分,作为教育基金,
  
  用于扩大学校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奖励优秀师生等。
  
  没有公开造反的好处就在于,虽然很难招揽到精英人才,但招募坐馆的“教书匠”却是非常容易。
  
  只要给出的价码合适,大宋多的是科举无望的穷措大赶着来登州——
  
  然后,被分流到海东、辽东等地教书。
  
  徐泽的要求只一点——别念歪经,按同舟社的教材和课程上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