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宋旧事不堪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宋旧事不堪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宋旧事不堪提 (第2/2页)

但这一程全是穷山恶水,道路极其难行不说,同军岳飞部还已经攻入澧州,与阮州仅隔一个辰州,若是得知行在走阮州,必会来攻。
  
  届时,又有谁能为朝廷挡住这位俘获“二圣”的同军悍将?
  
  就算朝廷能瞒过了同军耳目,悄悄进入蜀地,也有很多困难。
  
  自靖康元年大同讨宋之后,早就不安分的蜀地夷人便再次作乱。
  
  赵宋国内彼时早已四处冒烟,根本没有能力顾及这些夷人,只能命各地官府谨守城池,放任夷人“自治”至今。
  
  现在,行在不打招呼就仓促经过这些混乱地带,很有可能拨动夷人敏感的神经。
  
  彼辈要是误以为大军前来平乱,就此冲击御营劫持皇帝,怎么办!
  
  就算祖宗保佑,行在一路有惊无险进入了成都府,也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徐泽早年曾入蜀平定夷乱,至今还在当地百姓中拥有较高的威望。
  
  实际上,大同帝国攻下江北和陕西六路后,就在积极谋划攻取蜀地。
  
  陕地同军斥候频繁越境攻击宋军,将警戒区域推进到了褒城(蜀地四路中的利州路兴元府最北端县)以北二十里,其意图不言自明。
  
  新任知兴元府事兼任沿边安抚使刘锜独木难支,已经多次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
  
  因而,蜀地虽好,赵构却自己担心逃进蜀地只会是自投罗网,还不如前往广南东路搏一搏。
  
  其人乃假意答应将士们的要求,却转身披甲引弓,亲手射杀了九名带头鼓噪的痞兵,这才震慑住众人,强行带领朝廷百官南逃。
  
  “南幸”途中,赵构犹嫌一再劝谏的官员聒噪,下诏:
  
  有敢妄议惑众阻挠巡幸者,允许告发并其治罪,知而不告者斩!
  
  不过,其人也担心自己会感染不分贵贱的瘴疬。
  
  在得知岳飞进入澧州就与之前造反的钟相乱民武装展开大战,并没有追击慌乱逃跑的宋军后,已经逃到郴州(荆湖南路最南端)的小赵官家便停了下来。
  
  但其人之前担心同军衔尾追击,跑路前命御营都统制王渊率大部队殿后,导致身边仅剩几千御营兵马,全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
  
  靖康二年,同军攻破南阳掳走“二圣”,覆灭了赵宋王朝。
  
  按照王朝兴替的“正常流程”,大同只需要就此传檄天下,便能收取大部分路州,最多再花三五年时间扫除乱世军阀,即可令天下归于一统。
  
  但由于正乾皇帝不学无术还曲解圣教,所施国政不得“民心”。
  
  无数“有识之士”不愿屈身“暗无人道”的大同帝国,乃跟随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南下重建大宋朝廷,誓死不降大同。
  
  身为九皇子的康王赵构能在国家危难时脱颖而出,并获得天下人之望,绝非偶然。
  
  其人胸怀大志、性格坚韧、行事果断,能力和手腕都远超乃父乃兄。
  
  天下太平时,这等精明强干且极有主见的皇子绝对不能成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储君之选,但遇到乱世,却是非此等人难堪恢复社稷之重任。
  
  而赵构野心勃勃,也绝非浑天度日的性子。
  
  其人登基之后,确实做了很多挽救危亡的努力。
  
  但继承了晚唐以来数百年积弊的大宋王朝早就腐朽不堪,已非人力可以换救。
  
  新宋政权建国年余时间里,内部动荡不止,外部又被同军步步紧逼,接连丢失两浙、福建和江北等地。
  
  回天无力的现实严重打击了赵构年轻的心。
  
  南渡长沙府之后,其人一面表示不忘北伐中原恢复故土的重任,一面却又大肆建造宫室殿宇,只顾个人享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屡战屡胜的小赵官家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
  
  之后的一年,大同帝国在稳步攻略福建路的同时,暗中筹备对夏国用兵,让内忧外患不止的新宋政权终于能喘口气了。
  
  赵构利用这段宝贵的休整时间,一面整军备战,一面大肆扩充自己的后宫,为天水赵氏的传承大业日夜操劳
  
  随后,大同帝国挥师西进,轻易灭掉夏国,并随手招降了大宋战力最强的陕地兵马,顿时让自欺欺人的新宋君臣从梦中惊醒。
  
  须知道,夏国虽小,却极其顽强。
  
  大宋国力最鼎盛时,曾征兵百万,近半数用于攻夏,都没能攻入贺兰山下。
  
  而大同却在与大宋进行全面战争的同时,仅用半年准备,再用数月时间伐夏,便一举灭掉了这个与大宋纠缠了百余年的胡虏政权。
  
  当然,夏国之前就已经被大宋不断放血,国力削弱了很多,早非当年可比。
  
  可新宋也不是旧宋,严重缩水的新宋甚至还没有旧宋鼎盛时三成的实力。
  
  由此,很容易就能推出一个结论:
  
  大同早就拥有随手灭掉新宋政权的能力,却故意留着这个腐朽的政权,难道真是为了慢慢推行其不得“民心”的国政?
  
  仅此一役,便让小赵官家再次体会到被人操弄于股掌之间的绝望,而大部分宋臣也终于明白了之前数年对抗大同的努力有多么可笑。
  
  三个多月后,新宋朝廷在国力、战力都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集结大军反攻两浙路的行动极其仓促,其失败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明知不可为而为,如其说是新宋朝廷趁同军刚刚收取夏地、关西,大同军事重心暂时放在西北的绝佳时机,做划江而治存续社稷的最后努力。
  
  还不如说面对颈脖上越收越紧的绳套,无力逃脱大同掌控的新宋君臣在彻底绝望后,破罐子破摔而孤注一掷。
  
  经此惨败,新宋朝廷虽然还在苟延残喘,浑身上下却散发着浓重的“死气”。
  
  腐朽透顶、未亡而亡的政权,只能给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无边压抑。
  
  然后,就剩下了自暴自弃。
  
  努力争取过,也曾亡命拼搏过的小赵官家在失去雄心壮志后,都只能纵情声色麻痹自己。
  
  原本一门心思只想继续过人上人生活的朝臣百官,也可以放弃所有曾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的原则底线,只为了活下去。
  
  反倒是眼里只有钱财和自己性命的粗鲁武夫们考虑问题更简单:
  
  老子不想去广南送死,皇帝偏要逼着咱们去,那就反了他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