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九十二章 都惊喜
第两千五百九十二章 都惊喜 (第2/2页)这下轮到李维刚和张伟超相互对视,看出对方眼里的惊喜了:“还有……更多业务?”
“是这样的。”李老三说道:“我们安盛基金的全球业务,对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数据容量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担心出现信息中断,信息拥堵这类极端情况,因此才有了用自己卫星进行全球通信的想法。”
“所以这不是长江电信的需求?”李维刚大为惊讶:“而是你们自己的业务需要?”
“是的。”李老三点头:“不过由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就想了个办法,由我们出资购买你们的卫星和发射服务,之后委托我哥的长江电信负责运营,而我们只管使用。”
“你哥他们同意?”李维刚有点看不透李老三的实力了,不过想想又觉得不是不行,毕竟安盛基金的卫星通信业务肯定相对比较单一,运营工作不会太复杂,基金承受发射成本后,运营其实花不了太多的钱,长江电信也是大公司,无线通信在港岛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也不见得就看得上这点运营收益,凭什么会答应?
“当然对长江电信也是有大好处的。”周至说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会对红三乙的性能了解得非常的透澈,要是红三乙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够好用,价格又能够接受的话……”
“那我想我哥他们肯定是情愿选择自己熟悉的卫星和系统为自己服务的。”李老三认真地说道。
“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现在是李维刚心里翻江倒海:“我们需要向上级请示后再给你们答复。”
这事儿要真的能成的话,长江电信的卫星业务将无可避免地打上“中式”烙印,而这个烙印多半还会一直背下去,这也是如今军工业的常规发展情形。
比如一个国家最早进口的苏系装备,那么即便是它在以后脱离了进口,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它的自成体系也是浓浓的“苏味儿”,甚至缺陷与弱点都会一样地继承下来,想要调整过来,将是一场非常痛苦的转型。
使用美系,德系装备的国家,同样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长江电信要是上了这船,再想下去可就不太容易了。
港岛是自由港,船舶吞吐量巨大,海上没有基站,通讯只能靠卫星。
长江电信的卫星通信业务,大头在这里,全世界海洋上的船只通信。
李维刚嘴里虽然说着要请示,但是桌子下的手已经悄悄握成了拳头,按下决心一定要拿下这笔订单。
帮助休斯公司发射澳星,先签合同后画图生产,赶工研发出长二捆,仅仅发射三次都能够国家赚去到数千万美元的外汇。
像现在这样一造十几颗同款卫星,继续利用原有商务火箭长二捆的继续来发射,简直就和白捡钱差不多!
而且李老三同意用国家最急需的外汇美元来进行结算!
军工的利润是相当可怕的,光李老三这一笔,就够填平国家自己需要这几颗卫星的生产和发射成本了,上面交代基地一定要好好与之沟通,争取拿下,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相当于国家用李老三和周至的钱造了两套,一套给他们用,一套落自己用。
现在李老三竟然说可能还有人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