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七十九章 三校古籍
第两千八百七十九章 三校古籍 (第2/2页)周至点头:“宋代以后的朝代,只要有点能力有点实力之后,最喜欢仿的就是宋版。这一点倒是不奇怪。”
“另外经研究,中医大发现这部书中内容也与现存的其他《东垣十书》版本的内容有所区别,所以从医学价值上来说,也可作为隆庆年间医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文献考证。”
这些就不是周至懂的内容了,只能点头而已。
“最好玩的是这次修复,我们在这部书中,发现夹着一张大约写于七八十年代的毛笔字纸条。”袁冬珏指着橱窗里一张枝条说道。
周至凑过去看,上面用繁体字写着:“这是《东垣十书》线装古版本,是花了五百元买回来的。”
“这可也是不少钱了哟。”周至说道:“不过比我爸买的《金瓶梅》划算多了,我爸八几年买了县里从港岛采购的商务印书馆影印版《金瓶梅》,花了四百多,我妈到现在还在抱怨。”
“那相比起来,这套书买得就划算多了。”袁冬珏笑道:“这张纸条记述了这本古籍来到图书馆的原由。十几二十年前开始,我省不少高校图书馆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采购古籍,为这些珍贵古籍提供了一个良好藏所,也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如今养生热,气功热也很流行,明代高濂所撰写的《遵生八笺》,就是一部在古代颇有影响力的养生指南。
“据传高濂幼时曾患了眼疾等疾病,多方搜集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而他本人不仅能诗文,还通医理、擅养生。”周至说道:“这书可能还真有点门道。”蒋天晞说道。
“其实这书里不仅包括医疗、保健和养生,还有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修身之道,内容广博,实用性很强。”周至说道。
“你读过?”
“我看的是清嘉庆十五年弦雪居重订本,巴蜀书社后来出版的排印本。”周至说道:“这书名为养生专著,其实还包含了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最关键是收录了九十六种野菜,四百多道养生饮食。我当年写书的时候参考过。”
“中医大馆藏这套是明万历十九年雅尚斋刻本,保存品相完好。”袁冬珏说道:“虽然《遵生八笺》版本较多,但万历十九年间版本现存较少,所以比较珍贵。”
“接下来就是川师大送来修复的古籍了。”蒋天晞笑道:“这几部你就应该熟悉得多了。”
果然熟悉得多,《通鉴纪事本末》,《太和正音谱》,《四库全书》。
“这部《通鉴纪事本末》保存这么完好?”周至看到《通鉴纪事本末》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待到将鼻子凑到展柜比例边上认真研究了一会儿:“这……竟然是宋刻本?!宋刻本能够保存得好像新品一般?!”
“这是川师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蒋天晞说道:“不但是宋刻,而且为全本,共有42卷,在古籍中属于价值颇高的珍本。它虽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岁月,但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并无褪色,也没有虫蛀现象,实属难得。”
“还是修过的,高手修的,诶?这手法不但高明,还有些古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