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二十四章 属实有点嚣张了
第两千九百二十四章 属实有点嚣张了 (第1/2页)“……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拉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墨西哥也在其中。为了保持住经济果实,墨西哥政府推出了‘名义锚’制度,把钉住美元的汇率作为货币政策。”
“这一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比索币值被严重高估,且限制了汇率应对外部冲击的自动调整能力。”
“这个问题,在我国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制度上同样存在,钞汇两条路并行,其实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暂行方案。这个方案一样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
“说回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及‘石油繁荣’期的双重推动下,墨西哥因经济增长率长期遥遥领先而一度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标杆。这就带来了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的三产增长过快,二产处于低增长状态且出口部门与本国其他生产部门的产业关联度较低,一产则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粮食产量不足。”
“出口方面,墨西哥对外主要出口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大量引进的发达国家的中间产品和科学技术,数量多、价格高,却没有及时形成产能,同样没有什么出口和国际竞争力,导致了巨大的逆差和外债。”
“这种形势在80年代石油危机形成与缓解轮番交替的不稳定中开始急转直下,墨西哥政府外汇支出大幅增加,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愈发突出,政府无力按时偿还国际债务,便只能借新还旧,债务危机衍生问题的传导迭加,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
“外部环境中,美联储加息又带来沉重一击。从1994年4月开始,由于担心美国经济过热以及通胀上升,美联储采取激进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每次加息50到75个基点,直至1995年2月,联邦基金利率升至6.00%,加息7次共计300个基点。”
“美联储快速加息引发全世界范围内的结构性金融危机,全世界各地的主要股市都遭遇了一波下挫,就连港岛恒生指数也跌去了三分之一。”
“而墨西哥百分之七十都是短期国际资本,更是大幅流出,这就导致比索更加大幅地贬值。”
“当墨西哥外汇储备从1994年初的280亿美元锐减至年底的60亿美元后,这么点外汇储备已经远不足以维持被严重高估的比索汇率。随着墨西哥外汇储备的下降和外债压力的加大,墨西哥政府只能采取两个方案:首先是决定允许比索贬值12%,其次是把短期利率从15%上升到32%,希望这样吸引资金的流入。”
“然而当国际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前景和政治稳定信心不足时,汇率压力就会迅速累积,因此墨西哥银行还是在不断流失储备,仅仅在一个星期内就再次流出了64亿美元。”
“1994年12月22日,汇率制度彻底崩溃,墨西哥最终还是放弃了抵抗,决定放弃之前的‘美元汇率挂钩制度’,开始实行自由汇率。”
“到1995年3月,比索兑换美元的汇率,骤然跌至7.66:1。社会财富,尤其是居民持有的货币财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缩水了一半,导致贫困人口骤然增加,社会动荡加剧,成为国际游资和国内资本大鳄们的屠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