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二十五章 卖小
第两千九百二十五章 卖小 (第1/2页)前排的大佬们倒是埋头听着讲解刷刷疾书,周至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完全看不见大家的脸色,但是从会议室里有些压抑的氛围来猜测,估计不会太好看。
“教训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必须慎重对待经常项目赤字,债务,以及呆坏账。萨利纳斯政府就是错误地认为只要墨西哥有能力吸引外国资本,经常项目赤字不论多大,都不会产生风险。他们甚至还认为,如果外资流入量减少,国内投资就会随之萎缩,进口也会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就自然而然地下降。所以,萨利纳斯政府对经常项目赤字持一种听之任之、顺其发展的态度。”
“这就是自由主义的‘菁华’思想,然而血淋淋的事实向我们证明,这样的思路是非常错误的。”
“通过事后的复盘,我们发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忽略了几个基本事实造成。”
“首先,大量外资的流入有可能造成本币局部兑换紧缺,因为局部市场的需求,导致了本国货币的币值的提升。”
“其次,只有在引进的外资被用于生产性目的时,资本流入量的减少才能影响国内投资的规模,进而达到压缩进口的目的,使经常项目状况得到改善。”
“第三,就是在墨西哥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大量外资被用于进口消费品,包括奢侈性消费品。消费的性质又决定了这样一个难以扭转的趋势——那就是虽然用于进口消费品的外资减少了,但其他形式的资金会取而代之。因此,外资流入量的减少并不能永远控制经常项目赤字的减少。”
“第四,即使外资被用于生产性目的,其流入量的减少也会对所投资的工程带来不容忽视的副作用。投资者或以更高的代价筹措其他形式的资金,或推迟工程的完工日期。根据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S·爱德华兹的估测,一个国家经常项目赤字不应该长期超过占国内生产总值3%,而经过我们对发展中国家数据的修整,这个数字也不能超过4.5%。”
“而墨西哥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经常项目赤字已达29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
“在世界经济向好的时候,这样的数字是可以忍受的,但一旦势头发生停滞甚至反转,这个数据,往往就是引发危机的基本成因。”
“墨西哥的案例,是‘新兴市场时代’出现后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的新兴市场,就是区别于传统欧美资本涉足的基本盘以外的市场,比如拉美,比如东南亚,比如东欧,比如……我认为未来三十年里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新兴市场,中国。”
“这些市场属于后发市场,是国际资本的蓝海,也是经济发展的洼地,是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附加值产业的绝佳地区,在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下,依靠外资和外国技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获得了非常可喜的发展。”
“一如十年前的墨西哥。”
李老三终于忍不住了,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再次说道:“大家是不是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在某些情况下,类似的外资离场和汇率保卫战发生在中国,有没有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有没有可能?刚刚李老三给出的几个条件里,金融体系脆弱,开放步子太大,政局和社会不稳定,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好像一下下全都点到了让大佬们非常不舒服的位置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