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付费咨询
第三十七章 付费咨询 (第1/2页)此时此刻,高工悬浮于虚空之中,看着眼前的‘档案馆分馆’。
那是一望无际、层层迭迭的书架群,这些建筑并非同一种风格,有些是青铜色的巨大结构,有些是水晶般的材质,有些则像是用纯粹的阴影垒砌而成。
它们紧密地拼接在一起,覆盖了整个星球的地表,组成一套无比复杂而巨大的书架。
高工甚至看到了好几座‘科技树风格’的档案建筑。
念头一动,他便出现在了一片书架前。
它们不是“个”,而是“片”,巨大的、高耸入云的书架,像一道道山脉,向视野的尽头延伸。
书架上塞满的并非全是书籍——有卷轴,有发光的晶体板,有在透明容器中缓缓旋转的液态记忆,甚至还有被封存在琥珀般物质里的、依然在微微搏动的生物大脑。
没有管理员
也没有服务型ai。
但是在高工进来的一瞬间,脑中就出现了大量‘融合知识档案馆’相关的目录索引、坐标、相关分类。
就仿佛是自己的携带记忆一般。
清晰而准确。
高工并没有一开始就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
而是先研究起了无尽星空组织的规矩。
每一百年(主宇宙)进行的‘交流会’。
由高级会员举办的‘私人知识交流会’。
官方的文明知识交易平台。
飞升文明的讲谈会
上交‘高级别科研成果’的各种奖励。
各种‘宇宙资源坐标’的分享活动。
只能由高级会员才能参与的,可观测宇宙边缘探索活动
……
林林总总,一共一万多条,高工完成消化之后,才揉了揉太阳穴。
“还真是不少。”
这些活动虽然让人目不暇接,但不管是参加哪一种活动,都需要‘知识积分’,也就是所谓的‘星空币’。
这也是大多数‘宇宙图书馆’建立的初衷,通过知识交易,获得大量的相关资料。
高工上一世也是各个‘图书馆’的座上宾,毕竟他开发出来的xp科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虽然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但像他这样,硬生生靠着xp科技飞升六级文明的,那绝对是鬼才。
很多人都对于他的相关科技开发格外感兴趣。
不过这一世,高工从良了。
开始了另一种更高层次力量的学习。
高工熟门熟路的走到了一座书架前,摘下一本书。
那是一本很特殊的书,它是由流动的雷霆组成书页,书面上的宇宙通用文字,透着一丝丝浓郁的毁灭之力。
《关于融合文明,飞升劫数的调查、探讨、思索》
毫无疑问,这本书是关于飞升的。
而这本书,也可以解开了一个很久以来,困扰高工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文明飞升,尤其是两颗科技树的融合飞升,到底需要飞升几次?
两个文明各来一次?
还是二者合一,来一波大的?
或者再夸张一些,两个文明劫数来一次,融合成功之后再来一次,一共三次?
高工可不想千辛万苦度过飞升,所有前期准备都耗尽,结果发现还有一波。
那就真是死不瞑目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然这也不重要。
这种级别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是装了‘时停’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在这里呆了多久,在外界都只是一瞬。
没有这种技术,也不可能提供‘多元宇宙注册服务’。
终于,当高工阖上这本书时,长吐了一口气。
原来,融合文明的飞升次数和难度,居然是可以自己调整的。
最简单的飞升,就是先搞一次‘碳基飞升’,再来一次‘机械飞升’。
这是基础版本的,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版本。
当然,哪怕是最简单的版本,其难度也是普通文明飞升的两倍。
毕竟它是要飞升两次。
而理论上来说,最强的版本,就是一次融合飞升,而且把难度拉到极限。
这样一来,一旦飞升成功,获得的好处也是最大的……死的也是最快的。
按照书上的说法,有一半以上融合文明,都是挂在融合飞升上面的。
毕竟融合文明同阶无敌,在黑暗森林结束之后,现在的文明议会时代,高阶文明也很难针对低级文明,尤其是飞升文明。
所以除了融合飞升,貌似还真没多少别的死法了。
当然,书里很多都是作者的猜想。
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并不是融合文明的成员,而只是一个融合文明方向的学者。
所以内容存在着大量的设想、假设理论。
比如书的最后,那个调整融合难度的‘飞升机器模型’,就是纯粹理论性质的大模型。
具体存不存在还不好说呢。
至少系统连个‘残缺图纸’都没刷出来。
可想而知其含金量。
高工还书之前,还特意看了一眼书的作者,虽然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全靠理论支持,但作者对于融合文明的推崇,倒是溢于文字。
克珊德拉(预知梦族)
预知梦族?
预知型生物吗?
这类生物和算命物种并称为宇宙两大神算,都是老谜语人了。
“书倒是不怎么谜语。”
高工将书还回去之后,又熟练的从相同的书架掏出另一本书。
《关于融合文明跨阶兵种的影像记录》
这次不是设定党,而是纪录片形式了。
这也是高工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议题。
因为跨阶兵种的打造,一向是越往上越难。
越是高级文明,就越难做到这一点。
科技树的复杂程度、飞升科技的信息屏障、高级知识领域的匹配难度……
不要说在七、八级文明了,就算是在飞升文明之中,高工基本上就没怎么见过跨阶兵种了。
而就他所知,基本上每一个融合文明,不管它是处于什么层次,都绝对会有跨阶兵种存在。
或者按照外界说法——融合兵种
“机械赋能?碳基赋能?”
不知过了多久,高工再一次合上了书,喃喃自语。
这又是他学到的一个‘专业术语’。
融合文明中的赋能科技。
“所以这个1+1的操作,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是很有说道的,毕竟后面的,才是提供赋能的。”
高工又喃喃自语,这本书的内容比第一本要少的多,但因为是记录片形式,一看就比上一本要靠谱不少。
看一下作者,佚名。
啧~做好事不留名,优秀。
不过这一次他扫了一圈之后,还是忍不住受到了‘标题党’的诱惑,选择了一本‘标题党’。
《四大文明体系之中,谁是最匹配的融合路线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