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渣的逆袭 > 第46章 事无巨细

第46章 事无巨细

第46章 事无巨细 (第1/2页)

一张白纸好作画!
  
  对于王和垚这位杭州新的执政者来说,经济与吏治稍稍解决,跟着要对付的,就是军政了。
  
  府中诸事繁杂,千头万绪,焦头烂额。
  
  随着诸事慢慢进入正轨,城中的道路开始被清理平整,满城拆下来的城砖,用以铺设几条主街道。又加建了一些垃圾箱,甚至加盖了几座公厕,安排了公人,专门监督街市及城外的市容市貌,改变士民随地大小便的旧习,以及脏乱差的旧貌。
  
  百姓对官府由来已久的敬畏,以及上任来的持续律法惩罚(违者体力惩罚或罚款罚物等),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但对于王和垚来说,这些似乎已经是极限,再想做些什么,就有些难了。
  
  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砖木,即便他想将所有的土路变成砖石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改变国民素质,改变国人卫生习惯,这些可以慢慢去做。而当前他要做的,是军事上的突破。
  
  想要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存活,首先就是军事上的突破。
  
  能抵抗满清大军冲击,杭州政权军事上的突破。
  
  大堂中,盐运使鲁又翁,宁波将军陈遘,盐商钱顾,另有浙江布政使屈大均,杭州知府包世宁等人,今日汇集一堂,却是为了出使台湾郑氏一事。
  
  “将军,台湾郑氏已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四座首府,正在与福建耿精忠争夺福州。我方使者出使台湾,可沿温州南下,大约六七日的行程。”
  
  陈遘向王和垚禀报。
  
  “将军,台湾郑氏虽有海外贸易往来获得收入,又与民生息,屯田自给自足,但迁界令下,郑氏以贿赂满清沿海将领官员,才能得以食用充足。将军与郑氏结盟,互通有无,此为善政。”
  
  钱顾跟着道。
  
  此次南下接洽台湾,是顾氏新购的海船,虽不是巨舰,但出海足够。
  
  听的仔细的王和垚,点头以示赞同。
  
  历史上,康熙十七年末,清军击败福建耿精忠与广东尚之信后,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诏安的沿海都设立要塞,并且盖围墙作为界线,使得台湾郑氏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贿赂清将进行交易,郑氏王朝的财赋严重透支,军队缺乏补给,郑氏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
  
  康熙二十年,郑锦去世,两年后,台湾被清军收复。
  
  因此,台湾郑氏需要同东南沿海贸易往来,浙江鱼米之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将军,你就不担心郑氏趁机攻打浙江吗?”
  
  屈大均眉头皱起。
  
  “屈大人所言极是!郑锦虽野心勃勃,但鼠目寸光,或许会发兵攻打浙江。将军不可不防。”
  
  包世宁跟着说道。
  
  “攻打浙江?连福建耿精忠都对付不了,还敢来浙江撒野?海战我军不行,但说到步战,哼哼……”
  
  陈遘冷笑一声。
  
  “扯远了,且不说郑氏今非昔比,如今的局势也大不相同。”
  
  王和垚摇摇头,目光转向堂外,大雨滂沱,雨点落在地上,一朵朵的小水花。
  
  “钱公子说得没错,现在谈的是与郑氏的合作,不是去搞事,发生冲突。”
  
  经历多年迁界令的围困,现在的台湾郑氏,早已经不是当年郑成功时的兵强马壮了。
  
  至于郑锦,空有其父的志向,却没有其父的能力,能保住汉家衣冠,已经不错了。
  
  “我军兵力不足,务求将士精锐,训练有素。我军长于火器,但硫磺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琉球使者那里得了两船硫磺,但琉球群岛太远,对方海船太少,并非长久之计。因此与台湾郑氏的贸易往来,势在必行。”
  
  王和垚一番话下来,与台湾郑氏的互通有无,已经是板上钉钉。
  
  “将军所言极是。我浙江义军总计不过万余,水师孱弱,若是没有火器,战力必然大打折扣,只能是任人宰割。结好郑氏,互通有无,双方各取所需,对抗清大业大有裨益。”
  
  陈遘接着王和垚的话说道。
  
  “以浙江及东南各省多产,如丝绸、茶叶、瓷器、米粮油醋等等,换取台湾硫磺及金银铜等,即可供军中之用,也可铸钱缓解府库不足。将军此举利大于弊,可以一试。”
  
  鲁又翁跟着开口。
  
  迁界令恶政下,浙江海边良田荒芜,渔业与盐场遭到毁灭性打击,渔者卖妻鬻子,究竟无处求食,自身难免,饿死者不知其几,沿海百姓被迫低盐饮食,日子不要太苦。
  
  自从恢复盐场,荒芜的田地长起了庄稼,渔民打鱼售卖,灶丁有了收入。如果能够恢复海贸,宁波的繁荣指日可待。
  
  因而,对于将军的通海贸易,他是发自内心的拥护与赞成。
  
  “将军若是与台湾郑氏结盟,惹恼了耿精忠,岂不是得不偿失?”
  
  包世宁皱着眉头,依然是忧心忡忡。
  
  “耿精忠,他先能应付得了郑锦再说吧。”
  
  王和垚淡然说道。
  
  耿精忠志大才疏,这从历史上他附庸吴三桂起兵,仅仅三年便降清便知。
  
  更不用说,耿精忠父亲靖南王耿继茂,与平南王尚可喜二人联手造成的广州大屠杀,死难百姓达七十万人,可谓罪恶滔天。
  
  “将军,钱顾愿为将军分忧。将军通海贸易,于浙江民生大有益处。小人愿投身海贸,为将军府与浙江百姓做些事情,请将军恩准。”
  
  钱顾的话,让众人都是羡慕。
  
  将军府重启盐课,钱家的崛起已经是指日可待。想不到作为盐商还不满足,钱顾把目光,又投向了海外贸易。
  
  此人可算是胆大包天,天生的商人。
  
  王和垚先是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钱公子,通海贸易,不仅仅是台湾郑氏,将来还有朝鲜日本,向南则是南洋各国,一直到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等地,海域数十万里。日前将军府所需的是硫磺、铜、银等物,可从日本买入,也可通过台湾自日本购入。硫磺用来制造火药,铜银当然是铸钱,铜还可以造炮。若能买来海船,来日北伐时,便可沿海路直达京城,一劳永逸。”
  
  王和垚徐徐说道。
  
  钱顾连连点头:“通海裕国,将军所言极是!”
  
  海外贸易的益处,并不仅仅于买些铜银硫磺,而是在于互通有无,其与浙江的繁荣息息相关。
  
  “宁波设市舶司,一是如宋时一样,旨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征榷、抽解、贸易等等,为贸易保驾护航,也为将军府收取赋税。更重要的是繁荣经济,富国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