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渣的逆袭 > 第55章 君臣

第55章 君臣

第55章 君臣 (第2/2页)

倾听着黄锡袞的奏报,玄烨的脸色又缓和了几分。
  
  “黄锡袞,你的忠心朕明白了。下去吧,好生做事,朕等着你的奏报。”
  
  “谢皇上恩典!”
  
  黄锡袞又磕了几个头,这才爬了起来,战战兢兢退了出去。
  
  “皇上,侍读学士张英,翰林院侍讲高士奇,在外侯旨。”
  
  宫人的话传来,玄烨沉默片刻,这才点了点头。
  
  “宣!”
  
  张英与高士奇进来,跪下磕头,这才心事重重站了起来。
  
  “高士奇,你是浙江余姚人氏,叛军贼首王和垚也是。对于此贼,你可曾有所耳闻?”
  
  玄烨劈头盖脸问道。
  
  高士奇赶紧上禀:“皇上,臣不曾听过此人。不过,臣私下打探过,此人并无什么家世,其父王士元,不过一教书先生尔。王和垚的恩师为余姚县令高家勤,是位饱学循吏。并无其它夺目之处。”
  
  余姚县大了,况且相差了几十岁,他又常年在外,怎么可能认识一个无名之辈。
  
  “此贼是姚江书院的学生,有神童之誉,先后依附于余姚县令高家勤、浙江总督李之芳,得李之芳提携,屡立战功,得以率其部追随康亲王,并做下惊天大案。”
  
  玄烨对王和垚的底细,倒是知道不少。
  
  对他来说,浙江叛军的横空出世,打碎了他平定东南的大计,对于叛军贼首王和垚,自然多了许多重视。
  
  “皇上莫非是要招降王和垚?”
  
  侍读学士张英察言观色奏道。
  
  他曾是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处的时间长了,对皇上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朕也想招降王和垚,但此贼做下如此恶行,犹如前明李自成,又岂会被招抚?此贼临阵倒戈,浙江糜烂,东南又陷入混乱,民不聊生,朕恨之入骨,心里难安啊!”
  
  玄烨摇头:“八旗不堪重用,官员贪钱怕死,尸位素餐者比比皆是。如不能尽快击溃吴三桂,只怕大清的江山危矣。”
  
  大清入关不过三十年,八旗子弟便已糜烂不堪,现在所能指望的,唯有绿营兵。
  
  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奋于陕;
  
  徐治都、万正色奋于楚;
  
  杨捷、吴兴祚奋于闽;
  
  李之芳奋于浙;
  
  傅宏烈奋于粤;群策群力,敌忾同仇。
  
  要不是这些绿营汉将,大清的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了。
  
  “皇上,浙江叛军不过数千人,不如派大军南下,剿灭叛军,平定浙江,伺机恢复东南。”
  
  张英再次小心奏道。
  
  “朕也想派大军南下,但如今湖广江西战事正酣,官军主力聚集荆湖。若是让江宁与镇江大军南下,一旦为叛军所乘,或是台湾郑氏率水师北上,岂不是因小失大?如今只能固守江宁镇江一线,寄望于福建与台湾内讧,东南内乱。待剿灭了吴三桂,再图平定东南。”
  
  皇上的一番感叹,两位臣子唯唯诺诺。
  
  “皇上,朝廷增派大军于镇江,便可备台湾郑氏北上,并震慑浙江叛军。臣倒想起一人,或可为朝廷建功。”
  
  高士奇忽然说道。
  
  “是谁?”
  
  “回皇上,此人原是台湾郑成功麾下,通阵法,善水战,因与郑成功交恶,父弟为郑成功所杀,归降我大清,曾任福建水师提督。迁界令后,其人如今正蛰居京城。朝廷用人之际,可让其南下,先驻守京口,伺机攻打台湾,为皇上分忧。”
  
  “你说的是施琅吧。”
  
  玄烨明白了过来,他翻了翻桌上的奏折,找到一份,看了许久,这才放下奏折。
  
  “就让施琅南下,任镇江水师总兵一职,李煦为镇江知府,二人一同南下,镇守镇江吧。”
  
  内阁中书李煦,汉家正白旗,是故浙江布政使李士桢的长子,浙江叛军王和垚部攻破杭州满城,李士桢在布政司衙门自尽。而他的儿子李煦几次上奏,要建功立业,为亡父报仇。
  
  镇江满城,为汉八旗驻守,只有两千旗兵,不但守城力量薄弱,便是水师也差强人意。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向镇江增兵,调派三千水师。
  
  一个与台湾郑氏不共戴天,一个与浙江叛军血海深仇,这二人前去镇江,正得其人,正应其事。
  
  不过,满朝君臣对浙江的反叛,似乎远远不及对湖广吴三桂的重视。先剿灭了吴三桂这腹心之患,才是平定天下的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