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寻找门路(求月票)
第847章 寻找门路(求月票) (第1/2页)此话一出。
贝斯的双眼瞪得几乎要脱出眼眶,原本明亮的眸子此刻也充满了恐惧与不可置信。
“整个伦敦都要沦陷?”
“不,这不可能是真的……”
一旁有位妇人听到了顾几二人刚刚的谈话,惊得嘴唇和身体都止不住地颤抖着,仿佛下一秒就会瘫倒在原地。
但在仔细研究后,贝斯肩膀微微下垂,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站在原地摇摇欲坠。
尽管她没有开口,但这副失神的态度,已经证明了顾几刚才那番话语的真实性。
“上帝,难道这雾霾……真的会要了咱们的命?”
抗议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小声地嘀咕了这么一句,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大家纷纷不知所措地看着彼此,恐惧的情绪如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开来。
一个中年女子紧紧地抱住身边的孩子,眼中满是担忧,生怕这可怕的雾霾会伤害到自己的,而小孩似乎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恐惧,原本好奇的眼神顿时变得怯懦起来,紧紧依偎在父母的怀里。
“要不我们去闯国会吧,只要能见到议员,就有希望改变!”
“别想了,这些卫兵是不会让我们进去的!”
“该死,难道我们就真的要这样坐以待毙么?”
“刚刚这位小兄弟不是说过,只要让贝斯把这份报告给她市政厅的朋友看,就能解决么?”
恐惧一旦弥散,慌乱也就愈发明显。
大家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提建议,最终目光集体落在了顾几佩戴S10防毒面具的那张脸上。
他再次点了点头。
“没错,贝斯夫人,你应该明白这份报告的专业性,只要能让政府部门的人看到,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出改变!”
“我试试看……”
贝斯咬了咬牙,一口答应下来。
有了她带头,另一名有些秃顶的老白男也抢着开口道:“能否把这份报告给我抄一份,我认识一位律师,他可以帮我们!”
“我也要!”
“我丈夫在报社工作,或许可以出一份力!”
今天能放弃生活工作,专门来到这国会广场抗议的这些人,一定是因为自己或家人,长期深受空气污染危害到实在无法忍受。
所以在得知这场烟雾的严重性,甚至足以杀人的情况下,纷纷自发要求帮忙。
“大家别急,每个人都有份!”
顾几从怀中掏出钢笔,一边为众人抄写,一边讲解道:“如果能让记者,或是电视台宣传此事,我们胜利的希望就会更大!”
这便是他来国议会广场的目的。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利用社交力量,扩大影响。
顾几将现场人员分为两波。
一波人拿到分析报告,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给报社、电台和政府等官方机构施压;
另一波人则分成若干个抗议小组,在国会广场、皮卡迪利广场、牛津街等人群最繁华的地段,把雾霾的严重性散播出去。
这样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此事闹大。
没办法。
在这个没有互联网媒体的时代,这是顾几惟一能想到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事不宜迟,我们分头行动!”
“是!”
顾几遣散掉众人,准备先跟贝斯去联系她那位市政厅的朋友。
二人一起来到议会广场旁的公用电话亭内,等了许久才接通。
贝斯深吸一口气。
“嘿!萨哈娜,我是贝斯,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你……”
“贝斯,抱歉我的朋友!如果还是有关于雾霾的事情,请恕我无能为力。”
没等她把话说完,电话里的女人就先一步开口打断。
顾几见贝斯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便一把将电话抢了过来。
“我想市政厅现在一定很忙吧,从今早开始,城内汽车交通事故频发,火车、轮船、机场面临严重干扰,犯罪率明显比往常要高,是么?”
“你……你是谁?”
萨哈娜沉默片刻,突然反问一句。
从她惊讶的语气,顾几就知道自己全部说中了。
虽然按照1952伦敦烟雾事件记载,雾霾是从下午才开始变得严重,但他这一上午东奔西跑所亲眼目睹的车祸,就不下数次,恐怕市政厅的各路电话早就已经被打爆了。
“我是亨克,贝斯的朋友。”
“呵,就算你猜中了又能怎么样?伦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起雾,无论是那些官员还是市民民,对此都早已经习惯了。”
“但这次不一样。”
顾几压低语气,一字一句道:
“1873年,伦敦也有一场大雾,这场大雾使伦敦的死亡率比平时上升了40%,而到了1948年11月,也有一场同样死亡率攀升的大雾,而我手中有一份报告,可以证明今天这场雾霾,比伦敦历史上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我知道你只是一个普通秘书,但如果你能占据这次灾难中的主动权,我想它一定会让你的仕途更进一步,而你的家人,朋友,无数伦敦市民,都会因此平安的活下来;
你说呢,萨哈娜女士?”
如果说前半段话是用实际例子举证,增加可信度,那么后半段,就是用实际利益来诱惑。
沉默良久。
萨哈娜再次开口,语气明显认真许多。
“你想要我做些什么?”
“让这份报告,出现在公共卫生部门长官的桌子上。”
“1小时后,我在市政厅门前等你!”
“没问题!”
挂断电话后,一旁的贝斯像是松了口气似的,靠在电话亭上。
见她状态有些不对,顾几不由挑眉问道:
“这个萨哈娜不是你的朋友么,为什么我看你跟她对话,似乎压力很大?”
“她,她其实是我的妹妹,只不过因为一些事情,我们很久都没有联系了……”
贝斯叹了口气,神情颇为复杂。
看来为了自己女儿的健康,她似乎也下了很大决心和努力。
“从现在开始,你最好让你的家人留在家中,多采购一些食物、口罩和药品,封住门窗,尽可能避免雾霾吸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医院,未来几天,公共医疗系统一定会瘫痪的!”
顾几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更不知道自己这第一轮能做到什么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