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波西米亚滚筒进攻
240 波西米亚滚筒进攻 (第1/2页)唐赛儿的进攻开始后,当面的敌人很快陷入混乱之中。
之前的炮击,对骑兵的作用,主要是阻止他们集结。联军方面按照经验做出的对策,也都是基于这个认知而进行的。
在战场上,骑兵不能说冲就冲,需要先进行编组,否则就成了散兵游勇了。并且,在进行冲击的时候,距离也需要控制好。马的体力是很有限的,如果离老远就开始加速冲锋,战马体力会很快消耗,让战斗的黄金时间大为缩短。另外,一旦开始冲锋,就算经验丰富的精锐骑兵队,也很难长期保持阵型。距离一长,大家就跑散了,冲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骑兵指挥官都希望有个稳定的位置,作为攻击的出发阵地。最好,还能在交战几回合之后,依然保持安全,让部队可以退回来重整。
在中世纪的军事传统中,这个出发阵地的位置很靠前,很多时候就只有三五百米。而骑士们的冲锋距离更短,按照法国人的经验,从六十步远的位置开始冲锋就足够了。之前的那段距离,都是缓步走过去的。
而一直到中世纪后期,也就是他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多国家的骑兵使用思路,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是波兰-立陶宛军队,因为遇到火炮比较早,再加上本来就有一些草原传统,因此,队列和战术都要灵活很多。
传统的骑兵,可以拿法国人当例子。军队以骑士为中心进行布置。来自同一地区的骑士,有共同的领主和军旗,并且以此为核心组成“旗队”。若干个这种旗队,组成一个“战队”。一支军队一般会分为两到三个战队,由不同的大贵族指挥,根据战前的分析和预定战术,放置在不同位置上。
骑兵战队的队列又薄又长。为了尽可能发挥冲击效果,队伍一般只有两排。骑士们在前排先冲,他们的扈从和武装军士在第二排跟上。按照法国人的要求,队列应当尽可能的密集、严整。骑枪应当“密不透风”,骑兵之间的距离应当接近到“一副手套、一只苹果或一颗李子扔过去都不会落地”的程度。这种队列被称为“树篱”,因为它就和法国乡间常见的树篱一样,又密又长。
训练有素的骑兵,密度相当高。一公里长的队列,能部署一千五百到两千名骑士和骑兵。将领们会要求骑士们尽量保持阵型平整,像一面墙一样压向敌人,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不过大部分时候,整个战队也不会一拥而上,以免大家挤在一起,乱作一团,反而招致失败。相反,他们会沿用古典时代的经验,从右翼开始进攻,一个旗队一个旗队地依次投入。训练有素的骑士,能用重型骑枪洞穿当时战场上可以见到的所有铠甲。因此,对大部分军队来说,一旦让他们得到机会,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部署和移动,从而发起“完美”的冲击,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其他国家的军队,一般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当然,因为各地情况不同,也会有不少差别。西班牙和德意志的骑兵就要弱一些,因此往往选择更厚的阵型,并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但这方面战绩最好的法国人,反而比较顽固,觉得冲不过人家就只能怪自己水平不行,让这种战术保持了很久。
很多时候,过度自信的法国人也会优先寻找对方骑士厮杀,对步兵置之不理,甚至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其实不错,在战斗中都知道尽可能保持队形。但这导致他们擅自进攻的时候,也不是某个人逞匹夫之勇,突然跑出去和敌人打起来,而经常是整队整队的骑士,全都一起冲出去了……
不过这些年,欧洲军事的变化,可能比过去数个世纪都明显。新的战术正在快速涌现,很多以往的思路,确实是不太行了。
波兰人的阵型,就比法国人散得多,队列明显要更长、更碎。在面对火炮压制的时候,指挥官们也非常主动,会积极寻找规避的办法,比如利用地形让对方的炮击不好施展,或者借助林地、房屋、斯拉夫步兵之类的障碍,掩护自己在后方移动,躲避炮火。因此,确实不容易直接对他们造成杀伤。而等双方打起来之后,因为大家都混在一起,炮兵也就不好施展了。如此以来,就能把火力上的劣势,给拉回来一点。
也是因为如此,这次直接在对方队伍里遇到炮兵,让敌人十分震惊。他们显然很了解火炮的威力,因此都没有尝试着继续进行冲锋,就直接四散跑掉了。在整个阵线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豁口。
唐赛儿也不急,一边让炮兵重新装车,一边让骑兵再进行轮换。胡斯派骑兵替下了梁老二他们,继续向前推进。
这里的情况,很快引起了后方指挥者的注意,很快,又有一支波兰-立陶宛骑兵冲过来,要堵住这个缺口。唐赛儿指挥手下故伎重演,让前排抵抗一下就后撤,然后立刻开始对近处的敌人开炮轰击。
不过,这次的敌人已经有所准备,估计是从败兵那边得到了这边有火炮的消息。因此虽然产生了伤亡,但也没有溃散。几个贵族模样的人大喊着,趁他们装填的功夫,带人冲了上来。
而唐赛儿也不慌。上一轮那种过于顺利的情况,才有些出乎她的意外。而受到打击之后,试图赶紧解除火炮的威胁,也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做法。因此,敌人的反应,也是她预计之中的。
这次,她亲自带人迎了上去,和敌人骑兵战做一团。
两边的人都驱马向前,战马下意识躲避对方,结果都挤在一起。而他们正在打斗的时候,后方的火炮突然又响了起来。
双方士兵都吓了一跳,唐赛儿也连忙回头看,发现她的炮兵居然没后退,就在战线后面十几步远的地方装填。波兰-立陶宛联军骑兵不断朝他们这边射箭,不少箭掠过他们头顶,落在火炮周围,射伤了不少马匹。一些炮手的盔甲上,也扎着箭矢。而就算这样,他们还在不紧不慢地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