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初入香江,黄包车夫
第1137章 初入香江,黄包车夫 (第1/2页)进入香江不仅要特别通行证,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总之手续蛮复杂的,苏宇全程被指挥,让他干嘛就干嘛,经过一系列检查,问询,这才得以放行。
等苏宇踏上香江地界后,感觉完全变了,仿佛从农村进入了城里。
这里楼房林立,虽然依旧破旧,不如苏宇重生前,但已经是很繁华了。
公交车,黄包车,络绎不绝,人也好多,显得颇为热闹。
“先生要不要黄包车?”
刚刚踏入香江地界,就有黄包车围了过来,苏宇望眼看去,黄包车排成一行。
“你是……大陆的?”
他发现此人讲的是大陆语言,口音都能听出来,应该是南方某个省的。
“是的先生,从这里进来的,大多数都是来自内陆,所以我们才从这边接客人,这第一是语言相通,第二也更容易取得信任,说不定还能碰到老乡呢。”
“哈哈,你这……还挺有经商头脑,不错。”
“那先生,您坐不坐黄包车?”
“这个不急,你帮我看看,这个地址,你拉我过去,多少钱?”
黄包车师傅接过纸看了起来,上面写的就是中文,他又是内陆来的,当然认识,虽然可能没什么学历,但想来能到香江讨生活,多数是偷渡过来的,还是有些头脑的,文化应该有小学水平吧?
而事实也是如此,他的确认字,但却不是小学水平,准确说,他小学没毕业,是事后自学的,因为他发现,在这里当黄包车,认字还是很重要的。
香江的文字仅仅是繁体和简体的区别,区别不大,但语言却是好几种,有英文,有国语,有很多国家的语言,这是因为香江有码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此。
知道的越多,懂得越多,就能认识的地方越多,那么拉到的客人也越多。
比如,人家说了,谁知道君喜大酒店?结果你路过十几次,不认识字,就不知道在哪里,那你就错过了一次生意,光认识路还不行,还要认识这些店的名字。
简体虽好不能让他很好识别,但却能认识大多数字,关键是重新学繁体,他也没那个时间。
所以他自学的就是简体,大多数字,他都是认识的,所以苏宇递过去的纸他完全认识。
“九龙油尖旺区油麻地,咱们这是罗湖口岸,到那里大概16公里,这样好了先生,一公里算您一港币好了。”
“平时我们黄包车是不会跑那么远的,现在的黄包车,多数都在景区或者区域内活动,太远都会选择坐公交。”
“但我看先生是第一次进入香江,人生路不熟,让你去挤公交,中途换车啥的,怕您都不知道,我也不介意接个大活。”
“十六公里,全程两到三个小时抵达,行的话,就一公里一港币,不行,那我也没办法了。”
大汉摊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帮不了老乡的表情。
这个价格,贵不贵呢?答案是死贵死贵的。
这么说吧,光头时期,大上海,黄包车,一公里大概是三分洋币,一块大洋,相当于一百分洋。
香江的货币是一港币,等于是十个一毫硬币。
也就是说,在内陆,可能几毛钱,但在香江,却要一块钱。
换算成大陆的钱就是1.49元,一块五毛钱啊,雇佣一个成年男子还是技术工种,能干一天体力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