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 大朝会
第1452章 大朝会 (第2/2页)就算昔日的科举,士子们涌入,也没有今日这般的景象。
人多的简直可怕。
大庆各州府的百姓们,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一次京都的繁华。
“京都便已繁荣至今,都说广宁城比京都更繁华,那得繁荣成什么样子?”
许多人都在感慨。
有中原人昂着脑袋。
“京师建的比京都大多了!更加的宽阔气派!再有一个五年就能建成,王爷就可以迁都去京师了。”
“阁下这是瞧见过?”
“何止瞧见,路都是我带人修的!”
天南海北各地人士,都入了京都,共同参与大朝会,共同商量下一个五年,大庆南北要做的事儿!
这种参与感,哪怕什么都不提,只是执行辽王的命令,都与有荣焉!
庆皇站在皇城的城门上,眺望着拥挤的京都城,也不免感叹。
“人太多了,怎么多到这种地步。”
“咱现在出宫都不方便了。”
庆皇站在城墙上吐槽着。
身为皇帝,满哪溜达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吗?
可现在整个京都都很拥挤!
庆皇还是头一次瞧见京都有这么多的人。
看着都觉得新鲜。
但自然也就难出去了,毕竟出去前得先梳理下街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麻烦。
“感觉真的是全天下人,都跑到这来商议治国了,士人地方名望咱能理解。”
“可老六你连有名的工匠、大商人、农民都搞来了,一同参加大朝会,这是在搞什么?”
大庆治理天下,素来都是文武。
文来治理,武来安邦。
可如今的秦风,士农工商全搞来了。
一锅粥似的进入到奉天殿内。
“有些人,怕是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能听懂大庆的官话?”
虽说大庆官话早就定了,官府上下说的也都是官话。
但架不住地方上的方言多啊!
就单说湖南之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若不是乡党,彼此说话都说不明白。
在别的地方说方言,简直跟加密通话一样!
而到时候大朝会开始,这群人真的能听懂吗?
秦风倒是笑了笑。
“听不听得懂无所谓,重在参与嘛。”
“这么搞,一是为了想让大庆的各行各业,都尽量公平些,降低士庶之分,二来则是他们只要参与进来,未来执行计划时,就会全力相助。”
“如此一来,未来五年制定的计划,执行的就能相对更顺畅些。”
庆皇听到这,想了许久,也逐渐明白了过来。
“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咱当年收民心用的也是这套法子,但远没你这么广……”
这么一想,庆皇赫然发现。
这不就是收拢民心的放大版吗?
只不过从收拢精锐,变成了广撒网。
但从效果上来看,只要做成了,效果肯定会更好的。
“就是这么多人,有些人根本不懂得朝廷的礼仪制度,真的不会出什么乱子?”
“礼部如今已经忙到脚打转了,他们都是成熟的官员,不必过多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