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衣食住行全包了
第722章 衣食住行全包了 (第1/2页)一家人在餐桌上讨论着罗阳和姜帆结婚和生孩子的事情,时间不知不觉就过了七点半。
原本还说只和儿子分掉一瓶白酒的,结果喝着喝着就开了第二瓶。
古洪兰难得看到这副场面,也就没有阻止丈夫和儿子继续喝下去。
“对了,你外公那件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罗建国周四才从江城回来,不知道罗阳已经在傅彬那边和金阳地产谈妥了别墅的事情。
“上周金阳地产的老板去了魔都找傅彬谈土地的事情,我过去顺带解决了外公的别墅置换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描述了一遍。
“啊?”
听完儿子的讲述,罗建国惊呆住了:“你为了外公家一套别墅,就要让国泰地产代建20套,花几千万买下来?”
“爸,傅彬赚多少不管,我肯定不亏。”
罗阳笑着道:“别看房子在双峰镇,但是这种低密度别墅小区在将来的价格会很高,每平米的单价不会低于15000。”
“不会这么高吧?”
古洪兰忍不住提出异议:“我们村里卖给那些外地人的两层小楼房也不过两三万一栋,即便是镇里的自建房,价格也就四五万一套,你现在说一套别墅要四五百万,怎么可能?”
“妈,你的信息落后了。”
罗阳笑着道:“你问问老爸,产业园试点一期项目的商住两用别墅卖什么价格。”
古洪兰的目光随即看向丈夫。
“最小的联排面积是200平米出头,每套销售价30万多一点。”
“妈,听见没?”
罗阳耸了耸肩膀道:“这还是商住两用地块,土地使用年限只有50年,而且位置也在镇子的边上,拆迁征用的本来就是村里的土地,相较于咱们老家的自建房,价格一下子翻了十倍。”
“就算这样,单价算起来也只有1500。”
古洪兰依旧不信的道:“一个平米卖到15000你以为是在魔都啊?”
她跟着罗建国在浦东工地上待过,当初四季花园的开盘价也不过卖到18000,现在更是常住松江老城区,周边房价大多也就一万出头。
“我又不是说现在。”
罗阳笑了笑道:“四五年以后,双峰镇上的普通商品房,价格能到四五千一平米,高档一点的住宅小区价格可以卖到七八千,至于别墅稀缺产品,单价卖到15000绝对不是什么开玩笑的话。”
“罗阳,那按照你的说法,四五年以后市区里的房价不是更高?”
姜帆在一边听的也好奇起来,忍不住参与进来讨论;“像我们家的这种别墅要卖到一千万以上了!”
“一千万?”
罗阳轻哼了一声,随后扫视了餐桌一圈;“四五年以后,这个价格只能买到小面积的联排别墅,像我们家这种四五百平米建筑面积,还带了将近一亩地院子的独栋别墅,2000万起步。”
几个人都被这番话给震惊住了。
“难怪你打算在老家搞地产开发.”
罗建国突然感叹了一句。
当初他将整个国阳建筑抽调大半,包括当时已经承接的四季花园总包工程合同,全部作价纳入到国泰,这才拿了20%的股份。
原本他是想带着大徒弟楚建军去国泰地产的,结果被小儿子挖去负责预拌水泥砂浆厂。
没多久之后,罗阳在阳市新增了不少投资,对基建的需求很大,于是原先已经空壳的国阳建筑又被组织了起来,在最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接连承建了好几个工程项目。
远帆集团新增光伏产能的厂房建设项目、正阳集团新厂区建设项目、光帆风能区建设项目、德阳电机厂房建设项目、西蜀镇文旅建设项目.
一年下来的产值甚至超过了罗建国在的巅峰时候。
前段时间又听到大徒弟说起过,罗阳让他组建了文化旅游地产公司,还和魔都那边三泰合作,要在阳市成立一家城市地产开发公司.
早知道国阳会发展成现如今的规模,罗建国也不用去什么国泰工业地产了。
“阳市的地产大开发是迟早的事情。”
罗阳知道罗建国话里隐藏的意思,却没有理会,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道:“外来的地产公司会纷纷挤进阳市,不停的拿地,不断地推高房价,最后将阳市的钱赚了以后抽走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是我来赚这笔钱里的一部分,好歹我是本地人,该贡献的土地款和缴纳的税款一分不少,而且还愿意将赚到的钱留在阳市继续投资。”
罗建国:“.”
“你说的赚一部分,大概是赚多少?”
古洪兰比较关心钱的事,问的也直接:“有没有好几个亿?”
姜帆:“.”
罗阳浅浅回忆了一下,老家从06年开始,一直到09年,这四年里最少一年开发量170万平米的商品房,最多一年甚至达到230万平米出头。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在乡镇,但是大头都在城区,起码占到80%以上。
这意味着06~09年这四年里,阳市每年的一手房产市场容量达到了一两百个亿,四年总数加起来超过四五百亿。
要知道这几年是房价飙升的阶段,开发项目的净利润甚至可以超过20%。
一百多亿的大蛋糕,罗阳占据五分之一,不多吧?
“做的好的话,能赚一二十个亿吧。”
罗阳回复老娘道:“摊下来平均每年赚三四个亿左右。”
古太后:“.”
“这么大一笔钱,全部要投ZY市?”
失神片刻后,古洪兰不甘心的问道:“有这么多项目要投吗?”
“我还怕不够呢。”
罗阳笑着掰手指道:“之前不是说起过,我打算在山里弄一块地,建一个山庄,里面不光种田,还要养各种家禽,山上种满果树.将来一家人吃的东西,最好大部分都是自己种植和养殖出来的。”
“这个我知道。”
姜帆笑着接话道:“我爸说也要投钱。”
“这样一个山庄,要想弄的比较顺心,起码投入两三个亿。”
罗阳说完这个之后继续道:“如果有条件,我打算在老家弄一个私人医院,规模不用大,科室也没必要搞那么全,能满足自家人看一些小毛小病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