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83章 交趾是我的,吕宋也是我的

第783章 交趾是我的,吕宋也是我的

第783章 交趾是我的,吕宋也是我的 (第1/2页)

广南省,宋平府,宋平城(河内),还剑湖畔。
  
  此湖有个传说,说是当年黎利在起兵造大明朝反之前,曾在湖边遇到一神龟,神龟说他有天子之气,并授予他一柄无往不利的宝剑。
  
  后来黎利造反成功,来湖边答谢神龟,神龟什么都没要,只是取走了送给黎利的宝剑。
  
  于是这湖,就被叫做还剑湖,后黎朝还在这里修建庙宇祭奠。
  
  而到了莫子布入主北河后,他命酷吏邓陈常凿开还剑湖,放干湖水,让宋平百姓都来目睹,并未见到什么神龟,也没有所谓的宝剑。
  
  其实嘛,这湖里大乌龟还真不少,宝剑也不少,因为后黎朝几百年来,放了不少乌龟进去养,也扔了不少宝剑进去造神迹。
  
  但传说中的神龟和无往不利的神剑,肯定是没有的。
  
  抽干水后,莫子布命御厨杀还剑湖大小龟鳖四千余只,加入老母鸡做霸王别姬汤犒劳将士。
  
  同时也赏赐给宋平的百姓,每人都必须喝一口,不喝的就准备枷号示众吧。
  
  此后又命工匠将湖中所有刀剑收揽起来,铸成一个漆上了绿色的铁王八,直接扣在了黎利的墓穴上边。
  
  你不是喜欢神龟嘛,老子就让你生生世世变绿毛龟。
  
  不过干完了这一切,还剑湖又重新灌上了水,并且这个名字确实很有诗情画意和韵味,也保留了下来。
  
  莫子布只是把还剑湖畔后黎朝给神龟修的寺庙,变成了祭奠明属安南时期为大明尽忠的安南忠臣义士之庙。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莫。
  
  此人是当时安南的士林领袖之一,同时又能领兵作战,他意外战死在战场上后,明朝在安南的统治才开始瓦解。
  
  而这个莫,又有极大可能是莫子布的叔伯祖宗。
  
  因为当年雷州莫家是跟着英国公张辅进过安南的,他的直系祖宗做过交趾的北城巡检,一个类似五城兵马司衙门副指挥使的官,当时莫,就正好管着交趾城巡检司。
  
  天下姓莫的本来就少,大明初年仅仅只有八万多人,大多都集中居住在从雷州半岛到越南北部北河平原这一带。
  
  莫子布的祖先以童生的身份,能当上相当于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这样重要官职,应该跟莫有很大关系。
  
  所以莫子布立国之后,就把莫定为了自己的旁系叔伯祖宗。
  
  这个历史上为了明朝尽忠的交趾本地官员,在大虞朝一层层的被加封,如今已经追封到了宋平郡王,谥忠肃的高位。
  
  而就在纪念这位宋平忠肃王的庙宇旁边,是整个宋平城最热闹的地段。
  
  包括广南巡抚衙门,忠肃王太学,广南镇军提督衙门等等重要的政、学、军机关,都在这附近。
  
  前枢密院枢密使,现在的忠肃王太学山长,海阳候武文勇,正百无聊赖的坐在还剑湖畔著名酒楼粤香楼的二楼靠窗位置。
  
  比起目前还在夏藩定夏城等着退休的李献文,又回到了东北热情洋溢建设东北的陈光耀,亦或者日理万机的南洋使司总理大臣陈联,武文勇退休的很早。
  
  这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再适合高强度的工作了。
  
  与李献文、陈光耀和陈联比起来,武文勇最大的特点,就是每战必前,哪怕是作为大军统帅,他也经常是到第一线的,所以受伤是前面几人的好几倍。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几次大出血,这使得他到了四十岁以后,经常疾病缠身。
  
  可能是出血过多,影响了他身体的造血功能,所以这位悍将就只能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便辞任枢密使,回到家乡广南当起了忠肃王太学的山长。
  
  广南省府,也就是后来河内城在此时的名字,几经变换。
  
  莫子布没入主之前叫做东京,后来被莫子布改为兴唐升龙府,而等到莫子布收复河山,就又把兴唐升龙府降低为交趾府。
  
  而到了前年,已经完全汉化,说雷琼片闽南话的粤西人与说粤语的广府人已经占到了交趾城人口的六成,加上说粤语的原本京汉高门,几乎占到了九成五以上。
  
  到了这时候,还用交趾的名字,就不太合适了。
  
  交趾交趾,就是没鞋穿脚趾分开过大,五个脚趾用力抓住地面的样子,这名一听就知道有很浓的歧视意味。
  
  于是,在前年的光中二十一年(1796),莫子布就下旨改交趾府为宋平府了。
  
  而宋平之名,源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时期在这里设立的宋平县,此时来用,再是合适不过了。
  
  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入,刚刚吃了一整只烧鹅,两份肠粉,喝了一壶酸梅酒的武文勇,慵懒的躺在一张躺椅上,享受着秋日的温暖。
  
  他身体造血能力不行,常年觉得身体阴冷,因此非常喜欢晒太阳。
  
  但晒着晒着,武文勇他听到了一阵叽里呱啦,好像是嘴巴里含着一个鹅卵石,然后还把这鹅卵石顶在舌尖上,故意瞎喊乱叫发出的声音。
  
  武文勇一下就从要睡非睡的状态中精神了过来,这种语言他可太熟悉了,正是北河曾经通行的越人之语。
  
  而说起北河的底层语言,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后世绝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世界上很少有比安南话,更难听的语言了,猴子叫都比安南话显得有韵律一些,这玩意就不像是自然演化出来的。
  
  毕竟只要是人,就没有非要把自己说的话,搞得这么拗口又难听的。
  
  全世界的语言趋势,发音都是从复杂到尽量简单便捷,尽量贴近人口腔肌肉的生理性。
  
  而安南话,就像是不在这个范畴一样。
  
  这是因为,后世的安南话,确实不是完全自然演变出来的,其中很多地方,是有人刻意引导的结果。
  
  其原因,就是当年交趾汉人在南诏国攻陷安南事件中被杀的差不多了,留下来的汉人深刻被芒人的语言影响。
  
  但其实到了这里也还不要紧,毕竟跟这种语言差不多的夹壮话还是很好听的,甚至有种奇异的美感。
  
  安南话变得如此难听,是因为到了安南陈朝陈艺宗时期,为了摆脱京汉高门把持汉语教学,垄断知识和官位的情况,刻意下令,让全安南人学老挝、高棉、占婆人穿衣说话,造成的。
  
  具体就是把大量的汉语和下层土人语言中的汉语借词,按照占婆语和高棉语来发音,再把这种发音又用芒人土语翻译回来,刻意改变发音规律造成的。
  
  这就是明明越南人大多看起来属于东亚人种,词语中大量汉语借词,但语言既不是汉藏系中的汉语,也不是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而是非常奇怪,属于南亚语系的重要原因。
  
  甚至到了黎笋时期,都还在进行这种改动,这从十七世纪法国人编纂的越南词典与现今越南词典的差别中,就能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这也是后世安南话,平时交流听起来没那么难听到爆炸,但一旦他们一本正经的录视频或者做报告就会变得非常难听的原因。
  
  因为正式场合用的就是以河内方言为基准语,相当于越南语普通话的玩意,而河内方言又正是几百年魔改的重灾区。
  
  理所应当的,莫子布对于这种在发音上硬造出来的语言,是非常非常厌恶的。
  
  他当年进入北河稳固统治后,曾让邓陈常组织了一票衙役,随身携带着薄木板上街巡视,随机抽查普通人说话。
  
  但凡谁敢说这种土话,衙役们上去就是一阵大木板子抡圆了打嘴,还一定要打到满嘴流血才罢休。
  
  最开始这只在官吏和读书人中推行,后来慢慢推广到商人、工人、市民和农夫渔夫之中,用了差不多十五年时间,靠着大木板子打嘴,硬是把大部分人的语言,给扭转了过来。
  
  以至于现在全国其他各省的衙门处罚犯人是用棍子打,只有广南是用木板子打嘴。
  
  当然,莫子布也没有继续去推行交趾汉话,也就是汉越音,毕竟这玩意在北宋中期就成了死语言,很多词汇缺失,发音也过于古老。
  
  不过好在汉越音跟唐宋时期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语是孪生兄弟,于是莫子布亲自下令,挑选了粤语为广南通用之语言。
  
  这武文勇醒了,他身边的几个家丁也醒了,家丁看见老爷在摸腰间的棍子,他们几个也很快把手握到了刀柄上。
  
  一主六仆就在楼下仔细听,确实听的真真切切,确实是有人在说交趾土话之后,才立刻冲了上去。
  
  而在楼上,几个穿着长衫的人一看武文勇等人冲了上来,吓得面色惨白,连桌上五块多银元一席的顶级美食都不要了,转身就想往楼下冲。
  
  甚至还有个不要命的,直接从三楼就要往下跳。
  
  他们之所以这么害怕,乃是因为武文勇正是宋平城内最喜欢管这事的,他只要听到有人说交趾土话,立刻就会上来在物理上教你做人。
  
  嗯,莫子布拿下北河也有二十四五年了,但交趾土话一直没有被完全禁绝。
  
  甚至暗中搞交趾独立的,暗中祭祀后黎朝大王和历代郑主的,在书中称呼安南李陈黎各朝国王为皇帝的,都大有人在。
  
  甚至三年前的1795年还闹出过波及三个县,号称十万,实际上战兵六千多人的叛乱。
  
  莫子布特意从广东调镇军去镇压,前后杀了两万多人,流放七八万才把乱子平定下来。
  
  而之所以会这样,也还是利益闹的,当年莫子布第一次进北河,陈韶昶,吴时仕、吴时任父子,潘辉益等人这些识趣的,早早就投靠,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但当时有很多人判断莫子布不能长久占据北河,因为汉人自己有汉家王朝的时候,都无法长期占据,现在北边还是防汉的满清在统治,莫子布这汉人还想虎踞北河?
  
  所以当时不看好莫子布的很多,虽然很多没出来反抗,但也没跟莫大皇帝走。
  
  加上当时邓陈常的酷吏做法,也误伤了很多人,导致很多人都在暗中搞非暴力不合作。
  
  只是这样一来,就把他们自己给害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