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研讨会
第八百五十七章 研讨会 (第1/2页)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九月中旬就在罗智林的部署下,组织委员走进星视恩益、迹美电子、朱鹮电子、华瑞电子、星视科技园、蜗巢科技等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进行专题调查,很快就形成了“以芯、屏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带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九月底召开专题研讨会,也是对之前形成的调研报告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有利全省信息电子产业规划发展的建议,提交省委省政府。
这次研讨会也是省政协在产业经济领域罕见的超高规格。
除了罗智林与省政协其他两名副主席以及经济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列席参与讨论外,邀请的专家学者,包括秣理校长周召重、秣大校长杨本昌、工程院院士贺本勇、东大校长佟毓正、蔡春等学术界大佬,也有省市地方分管科技及相关产业部门的主要官员,更有苏安建、吴东疆、袁可飞、韩振亚、周怀钧、林杰等相关企业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恩益电气副社长(总裁)、半导体事业部总裁田村保和、新荣科技总裁奈田英男、现代电子副总裁金文恩等人受邀,郑仲湘也专门赶到秣陵参加研讨。
在此之前,省政府与秣陵市委市政府就草拟了一份“以芯屏为核”的全省及秣陵市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郑仲湘也是早就拿到省政府方案的草稿。
省政府方案草稿,主要也是征询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企业的意见,对芯屏两家核心企业进行更大力度的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以及直接的财政补助,同时也围绕核心企业的痛点需求,加强全省在相关科研领域的财政投入,支持配套企业的引进与建设。
郑仲湘这次在到秣陵之前,也已经看到省政协这次将重点研讨的建议草案,毕竟要根据草案写发言稿。
不过,省政协的草案很显然是主要采纳了蜗巢科技一方的意见,将工作重心从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芯屏企业本体,全面前移,落到混合液晶、偏光板、滤光片、玻璃基板、硅材料、生产装备以及相关零部件、元器件企业以及配套企业的培育、引进上。
省政协的草案,同时也强调全省重点科研机构及院校,要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部署基础上,以超前眼光率先推动相关领域的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在芯屏所需的核心材料、核心装备等完全缺乏基础的领域,尽早开展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建议省委省政府保障专项经费的稳定投入。
省政协的草稿当然也没有否认全力发展液晶面板、晶圆以及芯片开发、封测等企业的重要性,但这些企业重点的发展放在招商引资、金融支持以及资本引进或运作上。
省市(秣陵、东洲)财政每年能挤出三五亿的财政资金,多少有些杯水车薪,实在没有必要浪费在这上面。
两份草案的异同,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受的影响非常大。
落实省政府的方案,两家企业每年差不多能享受两三亿的税费减免与财政补助,对两家企业起步阶段的帮助非同小可。
而落实省政协的方案,这些能从地方财政挤出来的经费,就会流向他们看来很可能是纯属浪费的上游。
液晶面板、晶圆制造上游原材料制造、生产装备,不是国内想引进就能引进的,欧美国家对这一块的技术、产业转移,卡得非常死。
而依托国内的院校科研机构,想要从基础做起,无疑也是痴人做梦。
哪怕二三十年后能做出一些东西,但与欧美日本最先进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又有什么意义?
这条道路中国不是没有走过,甚至早在60年代初就成立了中科院半导体所与河北半导体所,去推动中国半导体工业体系的独立发展。
秣陵电子工程学院也是早年国家独立发展半导体工业体系的产物,也不是没有做出一系列的成果,但为何到九十年代,最终还是选择了技术引进这条路?
不就是越独立发展,与欧美的技术差距越大吗?
现在国内连中低端的芯片设计还没有做明白呢,晶圆制程还差国外三四代呢,就迫切进入更上游的基础研究,这些钱不是纯粹往水里砸吗?
不过,郑仲湘也没有办法提意见。
省政府的方案,是对星视恩益、迹美电子更美,但就算芯片造假没有在内地掀起太多的风波,短时间也没有落实的可能。
而省政协的方案虽然将直接的经费投入与工作重心前移了,但在这个节骨眼,哪怕仅仅是纸面上对星视恩益、迹美电子的高度认可,也是向风雨飘摇的星视扔来了救生圈。
特别是罗智林直接部署这一工作,萧良也将到会列席发言。
郑仲湘知道,这是省委书记王相泉、省长刘格的直接干涉或者安排下,东洲系对外明确释放对星视有利的信号,甚至在省政协的草案都不吝啬言语,强调了星视电讯近年来对江省及秣陵市发展信息产业的重大贡献。
这么一来,至少他们短期内不用担心萧良手里掌握什么底牌会再次对星视出手。
也唯有如此,郑家后续对星视电讯的诸多救济工作,才敢放开手脚徐徐展开,也才更有底气跟大东电报局等投资方谈判,压制其他中小股东的躁动。
郑仲湘对这次研讨会,也是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他提前一天就赶到秣陵,与袁可飞、韩振亚、刘柏等人住进研讨会召开的省行政会议中心,甚至在入住的当晚,还老老实实吃了组委会安排的自助餐,没有出去另行组织酒局,特别遵守会议纪律。
研讨会当天上午,郑仲湘也是与袁可飞等人提前半个小时走到会场,先跟陆续到场的政协委员、政企代表见面。
罗智林也是差不多提前一刻钟,与省政协另外两名副主席走进会场。
郑仲湘也是主动走到会场入口,大方的跟罗智林打招呼、寒暄,只是眼神禁不住往秣理校长周召重与东大校长佟毓正之间的空位子瞥去,会议桌上摆放着萧良的铭牌,却还不见人踪。
昨天他们就看到身为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萧长华,亲自守在省行政会议中心的大堂里,带着工作人员安排嘉宾的入住与就餐,却没有看到那个家伙昨夜出现在省行政会议中心。
照理来说,有罗智林、萧长华在,他们不需要担心什么,但奈田英男、周怀钧、田村保和、金文恩等人以及罗智林都进会场了,那个身影却始终不见,他们的心也是禁不住又提了起来。
今天列席的嘉宾,大部分都知道今天这个研讨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距离九点钟还有五分钟,大家纷纷入座,也都忍不住往那个空缺座位看去。
郑仲湘注意到罗智林眼神扫空缺的座位后,再看向站在会场门口负责组织工作的萧长华,多了一丝疑惑。
郑仲湘看萧长华抬手指了指腕表向罗智林示意,心里想,这是说那孙子还在路上赶时间?
好吧,距离九点钟还有两分钟,萧良将小学生作业本似的本子卷握手里,本一头还夹着一支圆珠笔,急冲冲的走进会场,气喘吁吁坐下后,跟左右的周召重、佟毓正解释赶来的路上堵车了,幸好及时赶到,不怕被罗智林跟他爸骂。
郑仲湘都想翻白眼,他都知道工作日八九点秣陵市里的交通状况,这孙子自己不注意,身边的工作人员会疏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