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若见墨中隐字,吾儿济熺当为援手(上)
第686章 若见墨中隐字,吾儿济熺当为援手(上) (第1/2页)火器院主殿内,一片静谧。
黄铜铸就的狻猊形烛台,静静伫立在殿中。
那狻猊造型栩栩如生,张着兽口,稳稳衔着拇指般粗细的蜜烛。
蜜烛燃烧时,发出柔和而昏黄的光。
将殿内的一切,都笼罩在这温暖却又带着几分神秘的光晕之中。
烛泪顺着狻猊的嘴角缓缓滑落,在兽爪之下逐渐积成一个如琥珀色般温润的台座,宛如岁月沉淀下来的艺术品。
公输器正沉浸在对当前局势的思索之中,双眼紧紧盯着案头那本《火攻挈要》的残卷。
这本残卷,是他研究火器多年的重要参考,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就在公输器全神贯注之时,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兽瞳里的烛影轻轻晃了晃。
那晃动极为轻微,若不是他心思敏锐,恐怕根本无法察觉。
还未等公输器来得及抬眼仔细查看,只听得“噼啪”一声脆响,灯芯突然炸开。
一瞬间,无数火星子如天女散花般四处飞溅,其中几颗径直溅落在摊开的宣纸上。
宣纸质地轻薄,哪经得住这般折腾?
眨眼间便被烧出几个焦黑的圆点,仿佛是命运在这寂静的殿内留下的神秘记号。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公输器心头一紧。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双手立刻护住怀里的真铳图。
那可是火器院的核心机密,凝聚着公输器和众人无数的心血,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指尖触碰到包裹铳图的油布时,公输器感受到油布上凹凸的墨锭轮廓,那是三年前林妙音送给他的徽墨。
就在这火光爆亮的刹那,墨锭在公输器掌心投下的阴影里,竟似有字迹浮动。
公输器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那片阴影,心中涌起无数的疑问。
紧接着他屏住呼吸,将墨锭凑到烛前。
蜜烛的光色偏红,映得墨身青黑如铁。
侧面三匝雷纹装饰间,果然有极细的刀痕。
须得眯起眼,借着火苗跳动的间隙才能辨清:“浙东盐引案余党”七字,刻得比蝇头还小。
笔划间还填着银粉,在火光里微微发亮。
松纹瓷罐密封着蜡,历经三年至今仍带着淡淡的松烟香气。
那股独特的气息,仿佛一下子将公输器带回了三年前的那个场景。
公输器还记得,当时林妙音将这墨递给他时,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与期许。
应天府西市的文墨斋,她指尖掠过瓷罐封蜡时,指甲上染着靛青,像是刚画过工笔画。
“公输先生可知,松烟墨要辨真伪,需得用蟹壳青炉火来炙。”
林妙音说话时,案头的博山炉正飘着沉水香。
“不过浙东送来的墨”
尾音忽然低下去,被窗外的驼铃声掩住了。
此刻摩挲着墨锭暗纹,公输器后颈发寒。
浙东盐引案是洪武十年的旧案,牵扯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二十三名官员,连左佥都御史王本都被朱元璋给廷仗了。
然而结案时,主犯汪直的副手“黑潮”陈九皋却不知所踪,难道
就在公输器满心狐疑地盯着掌心墨锭阴影里那似有似无的浮动字迹时,殿角突然传来一阵轻微而规律的齿轮转动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