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西行之事
831、西行之事 (第1/2页)皇帝与常务副皇帝的巡查,当沿途官府得到消息时伟大的中央帝国最高权力的威压已经贴在脸上了。
毫无预备之下的突然袭击其可怕程度足以叫人肝胆俱裂,有的县甚至都来不及摆开欢迎架势,出门上个茅厕的功夫就发现天子驾便已经出现在了门口,进入衙门之后就已经看到当朝皇帝正坐在县长老爷的位置上翻看县内的治理资料。
这得多吓人,虽然世界上不缺少精英,但绝大部分的人仍是草台班子,有些人口不那么多,战略位置不那么重要的地方,的确是会把这些能力平庸的人扔过去办事,所以当这样水平的人突然遇到自己难以把控的事情时,慌乱就必不可少了。
因为夏林警告过景泰帝,沿途玩可以但如无三大不赦的罪行就不要动人,但如真的遇到了影响极为恶劣、性质极其严重、危害特别巨大的人,直接连根拔掉一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所以景泰帝这次可就是真的往死里探访,一般的情况他不管,但真遇到丧尽天良的,不管是官还是民,只要逮着了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换句话说,景泰帝这会儿可不是为了国家而干这些事,他纯粹就是在用手里的权力过瘾来的。
但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管他怎么想的,反正能把事情办了那就是好皇帝。
至于说夏林为什么没有跟在景泰帝身边呢?那还不好理解么,一个团队里绝对不能够出现两个说的算的人,因为某些事上难免是会出现分歧的,如果两个说的算的人在场,下头办事的人怎么办?
职场规则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无端为难下头办事的人,否则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为此夏林在离开江南道范围之后就一个人带着几名护卫提前出发了,形成一个一前一后的结构,这样既能提前探查一下沿途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内部出现分化和问题。
故地重游,这一次倒是给了他与第一次来时截然不同的体验,比起上次过来的时候,这里的交通明显更加便利了,不光是道路平整度还有人流量和货流量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更叫人欣慰的是这里很多路已经开始直接破山而建,简单说就是用炸药在群山峻岭之中生生打开了一条生命线,让原本需要绕行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漫漫山路直接打通,形成一道只需要几个时辰就能通过的山路。
虽然有时这条路的平整度或者宽阔度并不让人满意,但在夏林眼里这无疑就是建设者们的丰碑,是他庞大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反正不管怎么说,上次来的时候这里不少土人和山民的居住地都分得很开,有些人一生都在寨子里,每日面对的只有无尽的大山。
但现在他一路走来却是发现如今早已有大量的山民从山中迁徙了出来,那些沉下去的读书人有不少带着这些人走出了大山,沿着这条山区的大动脉周围定居下来。
村子连着村子,便融合成了镇子,镇子连着镇子,于是便有了繁荣。
没人天生来就是愿意吃苦的,当山里的人们来到外头之后,他们很快就是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还算不上富足,还经常会出现匪徒,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日子比曾经的他们好上太多了。
那些从外头来的读书人,带着他们种田、带着孩子读书认字、带着他们修桥补路,甚至带着他们冶炼钢铁打造兵器应对随时出现的山贼马匪,那深山老林赋予人们旺盛的生命力让这一片几乎不被人知道的地方里处处都流淌着生机。
夏林一早便从路边镇的客栈里醒来,客栈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女孩一起经营的,因为那对夫妇不会说汉话,只有十岁的小姑娘就成为了他们跟外头沟通的桥梁。
等到夏林下楼时,小女孩正趴在桌子上用碳条在一块青石板上写字,对着书上一笔一划的写着“今日美食,土豆烧肉”八个大字。这块青石板就是他们的招牌,每日的主菜都是她写出来的。
“你今日不上学啊?时间不早了。”
“这几日我们播种,学堂放假了。”小姑娘仰起头笑着对夏林说道:“阿妈阿爷已经去播种了,今天我在这里看店。”
因为山中气候与外头不同,播种的日子要晚一些,所以当下应该就是他们每年最重要的播种节了。
昨天夏林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了种子店,里头有平价的种子、化肥和农药,都是官方的买卖,几乎是不赚钱甚至还要往里头补贴一些的,没有任何一个商人会愿意接手的买卖。
不过夏林想进去看的时候却根本连门都进不去,外头排队的人老多了,一路要从店铺门口排到街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