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两江府兵陷绝境,陆远招揽吴子玉
第388章 两江府兵陷绝境,陆远招揽吴子玉 (第1/2页)《曹刿论战》中,有句名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千余名民兵队长,是陆远在吴松战场上的胜负手,
吴子玉四千重兵围攻一团核心阵地,眼看就要全歼,
冷不防,黑夜中杀出一支奇兵,
这帮老兵不但枪打的贼准,而且,白刃战一个顶俩,
彼时,两江府兵正欢欣鼓舞之极,
就没怎么顾得上身后,于是被一家伙砸蒙了,
千余老兵以左右包抄之势,迅速打垮东面的府兵,
但他们不急着接应一团残部,
反而再次一分为二,向两翼席卷,
顿时把南北两面的府兵,打得鸡飞狗跳,狼奔猪突,
而一团长也非泛泛之辈,大声宣告援兵抵达,誓死挡住西面之敌,
不到片刻,西面疯狂进攻的府兵发现,
三面猪队友都废了,只剩他们孤军深入,随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于是,果断和光同尘,迅速撤下山包。
这一仗,双方都损失惨重,
退下来成建制的两江府兵,不足三千,
即便加上吴子玉掌握的两个后备千人队,也只有五千,
而且,全军士气,因为功败垂成,跌落到谷底,
而极东一团,也仅剩六七十人,
团长身中两弹,营连排军官十不存一,
但是,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吴松阵地依然掌握在极东军手里。
牛行镇,伤亡过半的双方,
依旧犬牙僵持,在夜幕下,横眉怒目的舔着自己的伤口,
相对轻松一点的,是二团的次次要战场,
东西两翼的府兵,在白天付出一千人伤亡后,变得非常谨慎,
为了应付吴子玉的“夜袭”命令,
两个精明的指挥官,均派出小部队骚扰,
此举无关痛痒,不影响大局,
吴子玉在军帐中,怒不可遏,但,这次是全面溃败,
想杀人都没法执行,毕竟,法不责众,
强行军法从事,部下大概率会反水哗变……
再说了,哪个千总跟总督府,没点人情客往的关系?
最终,承担怒气的,是幕僚绘制的军事地图,
被锋利的指挥刀砍的稀巴烂,拼都没法拼。
府兵将领也都阴沉着脸,陆续收拢逃回来的官兵……
这大黑的天,好多溃兵分不清东西,
当他们发现跑错了方向,兜了好大一圈,才三五成群的返回军营,
事后,今晚的夜袭战,
被诸多军事评论员判定为,“极东自卫反击战”的转折点,
尽管,在兵力上,吴子玉仍然处于优势,
但,两江府兵却再也没有能力,或者说信心,发起过一场像样的进攻,
他们是真的被打怕了,
或者说,对叛军“钢铁般的意志”,无法理解,
这是广大底层府兵,普遍的心理认知,
相反,极东新军却士气如虹,求战心切,
从防御转向反攻,最终,毫无悬念的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
当拂晓来临,三四五六团的五千生力军,
经过半夜的休整,在参谋本部的指令下,兵分三路,杀进吴松战场,
两千人围堵吴子玉本部,
两千人闪击二团西面府兵,
一千人合围牛行“两江四宝”,
吴子玉所能采取的应对之策,
只能命令二团东面两千余府兵归建,固守大本营,
同时,向两江总督董之张,申请撤回江南,
但是,董总督却久久没有任何回应,
为啥?
难道,他不明白三州合围的战略已经破产了吗?
非也非也!
董之张虽是文官,却精通武略,
他早已判明,吴松之战,非人力可以挽回,
咦?
那为何不赶紧撤兵止损呢?
如果能保留下吴子玉的小八千人马,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呃,这里面的玄妙,就在于朝堂派系之争,
董总督虽是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
可他在朝堂上,却属于新兴的“洋务派”,
一直被势力庞大的“守旧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权力的争夺,派系的倾轧,从来不讲大局,
在“保守派”看来,“洋务派”获胜,简直比死了爷娘老子更痛苦,
他们无时不刻,在盼望着“三州兵败”,
以便“痛打落水狗”,让“洋务派”们永世不得翻身!
故此,在“鬼子六亲王”的暗示下,
董之张宁愿“饮鸩止渴”,也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布“撤兵”命令,
休整三天后,六千多极东军,
对两江府兵大营,完成三面包围,惟一的生路也断了,
吴子玉控制着唯一的“通北码头”,
日盼夜盼,等来的却只有董总督的四个字:
“固守待援!!!”
三个感叹号,让吴子玉如坠冰窟,
完了!
他很清楚,董之张手上压根就没有援兵,
江南江北两州也是损失惨重,不可能为了救他,再度冒险火中取栗,
两江府兵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一江夏水往东流,吴子玉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而极东董事会,则笑语盈盈,
自卫反击战,极东军以少胜多,取得空前大捷,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放眼蒂东,舍极东其谁?
然而,对于被包围之中的两江重兵集团,如何处置,意见大致分为两派。
主战派认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主和派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家宜解不宜结。
双方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好不热闹,
最终,相持不下,请董事长出面裁决,
陆远从参谋本部赶来,
听取两方代表的陈述后,点了点头,
“当然,对于敌人,我们必须像秋风扫落叶那般冷酷!”
主战派面露喜色,主和派颇有微词,
然而,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无论做人做事,
都要有理有利有节,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这下,两派都傻眼了,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到底啥意思啊?
陆远笑道:
“诸位,战争基本结束,
下面要进行政治解决,我的建议是,双方进行和平谈判。”
“怎么谈?”
陆远挑起大拇指,笑道:
“这是个好问题,怎么谈,又谈些什么问题呢?诸位不妨群策群力……”
又是一番叽叽喳喳的争论交流,
最后,极东董事会派出使者,前往吴子玉的中军大帐,
“和平谈判?你们想谈什么?”
使者伶牙俐齿地说道:
“鉴于当前双方的态势,本次和平谈判有三条底线……”
吴子玉纳闷地问道:“哪三条?”
“首先,贵军必须解除武装,
千总和千总以上的将领,必须接受我方军事法庭的审判。”
“呛啷!”
一名千总勃然大怒,抽出指挥刀,指向极东使者,
“麻嗝屁,你找死?!”
使者颇有几两硬骨头,眉眼不眨地冷笑道:
“哼,我要怕死的话,还敢来吗?”
吴子玉皱了皱眉,
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