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一个C++而已
第460章 一个C++而已 (第1/2页)一传十十传百。
听到有人在分析李暮顾问这次拒绝领奖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
不过没有一个人怀疑,李暮拒绝领奖是因为骄傲自大。
他们深深地相信,这位所有夏国科学家的榜样,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会有不为人知的理由。
工人、农民、老师、学生……
更多的人加入了讨论。
试图去寻找答案。
最开始说话解释的中年男人的声音,已经淹没在人海里。
不过他所说的话。
却不断地在每一个人的口中传递。
……
小张奋力地挤开周围的人。
在那个中年男子说完之后,就要转身离开的时候。
他连忙叫住对方,道:
“高老师,是我啊,我们上次见过的,您还记得我吗?”
听到声音。
高老师回过头,看向小张,笑道:
“当然记得了。”
“多亏你给的报纸,我回学校第一时间就给学生们上了课。”
“怎么,这回轮到你没有买到报纸?正好我这回多买了,来,给你一份。”
他说着,从手里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报纸。
见状,小张连忙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过来是想问问您关于李顾问的事。”
“您刚刚的分析,实在是太厉害了。”
“只是我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明明之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
他说完后。
“这个,肯定有很多原因,毕竟出国的话,危险还是有的。”高老师低声道。
别看现在芮点的使团,以及西方国家对他们客客气气的。
可背后到底存的心是什么心思,没人知道。
“您是说他们想害李顾问!”小张不敢置信地惊呼出声。
闻言,高老师连忙道:
“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不一定是真的。”
“不,您说的有道理,确实有这个可能。我就说西方国家怎么可能这么好心!”小张气愤道。
高老师叹气道:
“总之不管如何,李顾问不出国领奖是好事。”
“否则有个万一的话,对我们国家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M帝亡我新夏国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防才行!”
这件事从头至尾都透露着古怪。
若非是先前国家背书,恐怕一些有识之士很快就能发现不对。
在他们和西方国家的对立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
莫名其妙地送个诺奖过来,没有猫腻就奇怪了。
“您放心吧,国外咱们不敢说,国内要是他们敢来,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小张沉声道。
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
周围不知何时又多了几个身影。
见状,小张当即将高老师所讲的话,又和他们说了一遍。
……
半导体研究所。
SAMCAD软件开发组内。
李暮正在和苏东莊交流。
目前系统设计部分,已经基本完成。
五个模块部分:用户界面、核心引擎、文件管理、仿真模块和插件系统。
也推进顺利。
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
苏东莊道:
“在面向对象编程、模板与泛型编程、异常处理、运算符重载等功能的开发上。”
“我们目前遇到了一点困难。”
“代码的可维护性、复用性和性能,暂时都无法保证,只能用更复杂的代码结构去尝试完成。”
通常来讲。
SAMCAD的开发,要比CAD简单得多。
既然是在后世,也是如此。
然而在CAD都还是简化阉割版的现在,SAMCAD的开发,都要更复杂得多。
尤其是其为特定工程项目定制的特点。
导致在功能上更加聚焦和专业化。
“应该是编程语言的问题。”李暮听完后道。
闻言,苏东莊连忙道:
“怎么可能,您所创造的J语言,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J语言的出现。
不止对夏国影响重大。
对于世界的编程语言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也不要盲目的相信我,落后了就要被淘汰嘛。”李暮笑道。
J语言,也就是C语言。
在刚刚拿出来的时候,确实对现在的计算机语言有着降维打击般的能力。
可如今他们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得到提升。
软件工程也发展起来,蒸蒸日上,搞出了CAD、CAE和CAM等实用的软件。
然而随着功能的不断丰富。
C语言无法完全适应他们需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可是重新编写一款编程语言,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苏东莊道。
国内的专家学者们。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J语言完全吃透。
现在让他们应用没有问题。
可创造开发,那就十分困难了。
李暮想了想,道:
“要大胆的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回头我会给你一个方案,你可以带着人研究一下。”
“有什么不懂的先讨论,等我过来再问我。”
C语言搞不定,那就搞C++。
后者相对于C语言,支持许多现代编程功能。
在开发复杂系统上能够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比如面向对象编程,C++支持类和对象,允许封装数据和行为,代码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都要更高。
还有标准库方便。
C++标准库提供了大量功能,包括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多线程支持等。
这些对于简化开发过程,有着相大大大的帮助。
“可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来,给我们的话……”苏东莊有些迟疑道。
新编程语言的出现。
在计算机语言领域,以及软件工程领域,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编写者更是能够获得极大的名气和荣誉。
如果交给他们来开发,到时候功劳可就不好说了。
更关键的是,李暮有这个能力自己搞定。
却叫他们来。
未免有些奇怪。
李暮笑道:
“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可没空搞这个东西。”
“至于功劳问题,这个不重要。”
“先把东西搞出来,然而我们再慢慢讨论这个问题,总之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一个C++而已。
要不是为了培养一下苏东莊。
他自己花两三天的功夫就能炒出来。
“我是怕您吃亏啊!”苏东莊无奈道。
他们一路走来。
跟着李暮做研究,完成了许多的项目。
从来只有多拿的份儿,没有吃亏的时候。
……
结束在苏东莊这边的内容。
对于谁吃亏,谁不吃亏的事情。
李暮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他已经不需要这些功劳来肯定自己。
现在的他,更希望让国家尽快地强大起来。
继续前往半导体实验室。
他来到门口。
还没进去。
就看到了在里面带着人忙碌的黄新华。
发现他过来。
后者先是示意正在实验的人继续。
然后才走过来,道:
“你怎么来了,不怕所里的人找你问来问去的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实验室内的研究人员们,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
对于李暮拒绝领取诺奖。
他们自然是知道,且十分好奇的。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研究更重要。”李暮道。
他本来确实打算在国家公布消息的时候休息一两天避避风头。
发生了这种事情。
少不了有人要问原因。
可他又不可能将事情的始末一一解释清楚,所以干脆躲起来最方便。
不过后来他转念一想,压根没必要。
只要他不说,恐怕也没几个会主动问他的。
黄新华笑道:
“好,那我们来说研究的事情吧。”
“我们现在正在尝试改进原先的化学放大光刻胶。”
“我根据你的想法,目前在尝试开发具有更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以提高热稳定性……”
他简单地讲了讲正在进行的实验。
化学放大光刻胶,利用光酸生成剂在曝光或产生算,通过后烘过程催化光刻胶的化学反应实现化学放大效应。
在改进的方向上。
李暮提出了6个方向。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树脂体系的优化。
开发具有更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只是第一步。
接下里还要通过精确控制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减少显影过程中的不均匀性。
以及使用低分子量树脂提高分辨率。
“不过在使用低分子量树脂的时候,平衡机械强度和抗刻蚀性上,我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黄新华最后道。
在优化的过程当中,他们发现。
低分子量树脂的分子链较短,会导致材料的机械程度下降,更容易断裂或变形。
还有树脂结构上。
因为致密度不够,抗刻蚀性也会下降。
李暮沉吟片刻,道:
“那就通过化学交联,在低分子量树脂中形成三维网格结构,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抗刻蚀性。”
“也可以采用复合树脂体系,将低分子量树脂和高分子量树脂混合起来。”
“引入刚性分子结构,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刚性基团,如芳香环、环状结构等,利用增强分子链的刚性去……”
他慢慢地阐述着研究思路。
这些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内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实现。
比如纳米复合技术。
将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黏土等纳米材料分散到低分子量树脂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