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就这手艺还敢要钱?
第1453章就这手艺还敢要钱? (第2/2页)有个路过的大婶拎着暖壶站住脚:"这不是老于家的孩子吗?怎么控不住场又来表演来了?那不是闹笑话嘛!"
“能挣几个子是几个子,谁嫌钱多啊!”
“哎,跟命比,脸面算啥?那两娃的老子都快死喽!”
有周围人附和着看热闹。
霍锦森和温秋雅对视了一眼,视线黯淡起来。
“妈!”
尽管人很少,可于一洋还是满怀信心的朝自己母亲喊了一声。
巩金花深吸口气,拍了拍儿子的肩头,弯腰钻进那个褪了漆的木桶。
这是"柔术钻桶",父亲最拿手的活计之一。
于一洋看见母亲的手在抖——桶口比父亲用的小了一圈,她卡在中间进退不得。
人群里发出哄笑。
"让开!"
一见人群的走向不太对,于一洋突然扔掉铜锣,一个跟头翻到场中央,赶紧救场。
他抓起父亲常用的青花碗往头上摞,碗底粗糙的釉面刮得头皮生疼。
这是"顶碗",他偷偷练过无数次,最多叠过三个。
"各位瞧好!"于一洋踮起脚尖,碗摇摇欲坠。
第五个碗叠上去时,最底下那个突然滑落。
他下意识伸手去接,结果整摞碗"哗啦"碎了一地。
人群"嗡"地炸开。
“哈哈哈哈!”周围的所有人都在笑。
穿工装裤的男人吐着瓜子皮:"就这手艺还敢要钱?"
于一洋蹲在地上,看着父亲的碗被自己摔碎,整个人都懵了。
四周的笑声惊醒了他,低着头的他瞧见母亲正奋力的往桶外钻,便低着头红着眼睛捡碎片,瓷片边缘割破手指,他偷偷把血抹在裤腿上。
巩金花此刻终于从桶里钻出来,头发上沾着木屑。
"孩子他爹住院了..."原本她以为能靠着这份说辞聚拢一点人气,可话说出来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得弯腰帮儿子捡碎片。
有几个人转身走了。
这时住院部的侯大爷拄着拐杖过来:"哎呀,这不是天桥于健的媳妇吗?老于那天表演钢筋缠脖子把自己伤的住了院……"
他嗓门大,立刻引得更多人围过来。
于一洋扭头去看他,认得他好像在自己父亲手术室前停留过。
他再回头看去,人群里有几个穿病号服的病人,好像都是住院部的。
有个瘦得像竹竿的叔叔,左手还挂着吊瓶,右手在兜里摸来摸去。
巩金花好像明白了什么,忙一把拉起蹲在地上的儿子,她抹了把汗,瘸瘸拐拐的来到场中,突然劈了个叉。
她年轻时能劈"一字马“,现在只能劈开一百二十度。
于一洋震愕的看着母亲的倔强,擦了擦委屈的泪,抓起最后三个完好的碗,这次他没数数,直接摞在头上,然后慢慢跪下,仰头,再一点点直起腰。
碗稳稳当当。
"好!”挂吊瓶的病人突然喝彩,扔过来两个一分硬币。
硬币滚到于一洋脚边,他看见那人病号服上印着"呼吸科"。
“小家伙未来可期!”
“这一字马可以!”
“加油!”
不停有人往场中扔硬币,场面一时竟也有两分热闹。
甚至还有穿蓝布衫的老太太颤巍巍地往场中放了个铝饭盒:"自己蒸的菜团子……"
于一洋跑过去把饭盒抱起来,闻见茴香馅的味道,肚子"咕噜"一声。
母亲的道谢声带着哭腔,他不敢抬头,怕眼泪把碗打湿。
人群慢慢散去,于一洋跪在地上把摔碎的碗小心包好——父亲说过,青花瓷碗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
母亲突然蹲下来抱住他。
于一洋感觉颈窝里热乎乎的,他数着母亲后背的补丁:"妈,我要多练习,等我跟父亲一样学会‘空竹’,就能挣更多钱。"
巩金花没说话,只是把他搂得更紧。
这时李向南才领着丁雨秋他们三人推着车过来,笑着问道:“青青哪儿去了?”
于一洋母子扭头看去,不好意思的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起身回道:“让她在手术室那边看着的,我们在这表演,还能有点收入……”
李向南瞧了瞧于一洋刚刚捡起来的硬币,怕是连七分钱都没有,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指了指身后的车座。
“我们一起进去吧,给于大哥做手术的牵引设备已经做好了!”
“真的吗院长?”于一洋和巩金花俱是浑身一震,扭头朝着三人车后头瞧去,双眼满是期盼。
他们又同时扭头去看李向南,眼里充满着感激。
好像每一次这个人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他们充满着无数的期待,也拥有着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