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试映会,万众期待!火热上映!
第六百四十章 试映会,万众期待!火热上映! (第2/2页)这一数据被业内视为“全球市场对朴赞郁品牌和汤唯国际影响力的双重认可”。
CJ娱乐作为发行方,其强大的海外发行网络与营销策略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预期。
《ScreenDaily》预测,影片有望成为“继《寄生虫》后最具全球票房潜力的韩国电影”。
这种电影节级别的认可,直接提升了业内对影片艺术性和市场潜力的预期。
从此来看,整个业内外的调子已经起的高得不能再高了,也确实能够看出来作为三番刷资历刷脸熟的含金量。
电影缓缓开始放映,也是权煊赫自《清白》之后第二次出现在大荧幕之上。
影厅的灯光彻底暗下,银幕亮起。
作为观众,即使早已看过新闻照片和预告片段,但真正在大银幕上看到权煊赫穿着警服登场的第一幕,感觉还是截然不同。
镜头首先聚焦在朴海日饰演的资深刑警海俊身上,他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射击训练。
背景是室内射击训练场特有的冰冷金属质感和轻微回响的枪声。
接着,镜头优雅地向右平摇,将另一个身影纳入画面中心——是权煊赫。
他饰演的是海俊的助手吴秀完,但此刻的气场却让人难以将视线从他身上移开。
他身穿蓝色警用内衬,外面套着战术防弹背心,勾勒出宽阔挺拔的肩膀和精悍的体格。
他的头发梳成中分,简洁利落,护目镜架在额头上,尚未拉下。
仅仅站在那里,静态的画面就充满了力量感和干练的锐气。
权煊赫得天独厚的身姿,在警服的衬托下,确实比旁边的前辈更像海报上的主角。
观众席里甚至能听到几声轻微的吸气声,显然有人被这“制服冲击”击中了。
朴海日熟练地念着台词,语气带着办案者的习惯性盘算。
吴秀完(权煊赫饰)则在认真地瞄准、射击,侧脸线条冷峻,眉头习惯性地微微皱起,眼神透过瞄准镜专注地看向前方靶子。
他没有立刻回应前辈的话,这种沉默反而强化了他“莽撞新人”的角色设定。
画面随着他们的行动自然地转到了射击登记处。权煊赫饰演的吴秀完俯身,结实的手臂支在柜台上签字。
这时,海俊拿起外套,主动、几乎是不容分说地替他披上。
镜头给了一个清晰的特写:吴秀完带着点茫然和不解的眼神,扭头看向海俊,显然对这个突然的“体贴”感到意外,更多的是对卷入不相干案子的困惑。
他侧头的角度刚好让大银幕完美展现了那张雕塑般的脸。
“我们?”吴秀完开口问道,声音低沉清晰,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直率和疑虑。
海俊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微微点头,平静地肯定:“没错,你和我。”那神态是资深者的理所当然。
就在海俊话音落下的瞬间,权煊赫几乎是无缝衔接地、带着更加明显的不屑情绪追问了一句:
“这和案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我们去?”
这句追问清晰有力,把“莽撞新人”“桀骜下属”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权煊赫的第一幕戏成功地在朴赞郁大师级的调度和镜头下,完美展现了角色的外形魅力、年轻气盛以及与朴海日同框时丝毫不落下风的气场。
他通过细微表情和富有张力的台词处理,精准塑造了一个冲动、不解、对权威略有挑战但业务能力扎实的年轻警员吴秀完。
这场初登场,完全配得上戛纳影片主演的身份和业内外的高度期待。
第一幕很精彩,但总的时长不过几分钟而已,权煊赫的戏份在后续的前半部电影中还有。
这部电影很不商业,甚至算得上是艺术片,所以在商业上一定不会取得一个漂亮的成绩。
隐喻、故事节奏、叙事风格,甚至是需要仔细深入思考剧情的发展,这些需要费点脑筋,所以在此刻播放的时候,一个个看的都很专注。
当然,权煊赫也肯定做不到喧宾夺主,毕竟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是汤唯,他只要在导演的大掌之下能有镜头让观众留下印象就足够了。
事实上也是的,直到电影最后播放完毕,权煊赫依旧能够让人记住他的角色。
原因有时候也出奇的简单。
一是他出镜很帅,让观众印象深刻,二则是他有几个高光镜头。
在电影中,烤肉聚餐之时,醉醺醺的权煊赫逼问朴海日,在导演的灯光和氛围衬托之下,光影变换之中,他的特写画面甚至是一度有些惊艳观众。
以及最后遭到捅刀子的匆匆下线,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工具人。
灯光渐亮,从黑暗回归光明的瞬间,沉寂的放映厅仿佛被解除了禁锢。
《分手的决心》最后一丝余韵还萦绕在空气中,但下一秒,伴随着亮起的灯光,掌声也如同潮水一般响了起来。
掌声热烈而持久,从各个角落汇聚,响彻整个影院。
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节性的致谢,更是对这部刚刚斩获戛纳最佳导演、承载了无数赞誉与期待的杰作最直观的肯定。
银幕上开始滚动演职员表,但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站在银幕前的几位核心主创身上。
权煊赫站起身,和其他主创一起面向观众席。
他脸上带着得体的、略显谦逊的微笑,站在朴赞郁导演和汤唯身旁的位置,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投射过来的目光。
其中包含着审视、赞叹,甚至是一些熟悉面孔的友善点头。
掌声持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息,厅内重新恢复了肃静,一种饱含期待的安静弥漫开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主创团队,尤其是中心的朴赞郁和汤唯身上。
朴赞郁导演再次站到了最前方,汤唯站在他身侧。
这位刚刚摘下世界级荣誉的大导似乎是对这场面早就看惯了,笑的很随意。
“谢谢大家。”朴赞郁导演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穿透整个空间,“电影的每一次放映,电影都像一个新生的个体面对不同的人群。”
他环视全场,“作为创作者,我们已将想表达的都融入了电影之中,再次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说罢,他再次微微鞠躬。
场内的掌声再次响起,充满敬意。
废话,这谁敢不给面子的。
随后,朴赞郁导演将话筒递给了一旁的汤唯。
“大家好,我是汤唯。”她用清晰的声音说,韩语依旧不熟练。
“能参与这部电影,能与朴赞郁导演、与在座每一位优秀的电影人合作,是我的荣幸。‘分手的决心’,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关乎人心中最幽微的情感和挣扎。”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带着对电影核心的体悟,“宋瑞莱的心境,希望能在这光影之中,触动观看的大家。”她的发言简短,然后微微点头致意,最后一句谢谢是用韩语说的。
“。(谢谢。)”
掌声过后,汤唯把话筒递给了权煊赫。
作为主创最年轻的一位,权煊赫发言倒是简短又有趣。
“大家好,我是演员权煊赫。非常荣幸能作为《分手的决心》的吴秀完与大家见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座无虚席、星光熠熠的观众席。
“首先要由衷地感谢朴赞郁导演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他的语气带着真诚的感激,同时微微侧身向身边的朴赞郁导演点头致敬。
然后,他将话题落回自己的角色和观影感受上,语气轻松了些,带着点年轻人的直率:
“很高兴导演给了我几个瞬间,能让吴秀完在观众心里留下一两个画面,就算是‘帅气’也行。”
他耸耸肩,没有过度解读角色深度,反而用朴实的语言承认了角色在故事中的功能性定位。
这种朴实的发言够让在场人轻笑开了。
他再次微微鞠躬致意,清晰地说道:“!(谢谢大家!)”
说完,他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或是想要多表现一秒,利落地将话筒递回给离他最近的工作人员。
然后再次退后半步,重新站到了主创朴赞郁和汤唯的身后侧,仿佛刚才那番简洁有趣又点到即止的发言不是出自他口一般。
试映会雷鸣般的掌声仿佛仍萦绕耳畔,但那已是为电影正式上映拉开序幕的序曲。
在获得业内和媒体压倒性的好评后,《分手的决心》旋即进入了密集的宣传冲刺期。
CJ娱乐深谙戛纳斩获最佳导演大奖的无形价值,所有宣传物料的核心都围绕“戛纳载誉巨献”、“朴赞郁大师新作”展开。
预告片、海报乃至地铁广告牌上,“最佳导演朴赞郁”的醒目字样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标签,持续撩拨着大众的好奇心与民族自豪感。
宣传行程高度集中在朴赞郁导演与两位主演身上。
权煊赫作为男三番,虽有超高人气和国际新星光环,但还是主要重心放在《黑暗荣耀》上,他的戏份又不是特别多,当主力宣传没必要。
尽管定位清晰,制作方和媒体并未忽视权煊赫的独特价值。
他的消息被精准投放于社交媒体,迅速点燃话题,以此来让粉丝来做做宣传。
诸如“权煊赫制服冲击”、“被朴赞郁镜头宠爱的神颜”等话题登上热搜,既满足了粉丝期待,又巧妙地为这部严肃的艺术片增添了吸引年轻群体的可视亮点,实现“艺术口碑+偶像效应”的双重发酵。
这招确实很有用,起码权煊赫的粉丝一个个都盯着了,准备上映的时候第一时间去观看。
而权煊赫的身边人就更不必说了,原本的试映会权煊赫看着准备邀请身边哪个可以来,但最后一个个的都要么被公司婉拒,要么行程没空。
最后,声势浩大的预热后,《分手的决心》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于韩国正式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