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世子稳重点 > 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第1/2页)

曾布提议端王赵佶时,许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一言不发的赵孝骞。
  
  造成今日这个局面,赵孝骞可谓功不可没。
  
  大行皇帝丧仪期间,简王赵似被他废了,于是新君仅只剩了赵佶这唯一的人选。
  
  再看太后的态度,以及此时章惇的态度,群臣心中不由暗暗思忖。
  
  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
  
  巧合吗?实在太巧了。
  
  简王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在争夺皇位时候出了事,而且是永不翻身的那种。
  
  一夜之间,他在朝野的名声都臭了,完全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
  
  凡事都有两面性,大宋立国之时便重文轻武,虽然是弊病,可这个弊病终归还是有一些优点。
  
  重文轻武就意味着士大夫掌权,朝堂民间更看重道德和名声,你们站在道德高点上,都把武夫贬低到尘埃里去了,那么士大夫集团必然也要承受“道德”带来的反噬。
  
  那就是自己要坐得正,站得直。
  
  所以大宋尽管弊病诸多,可不管对政敌多么痛恨,终究鲜少闹出人命,朝堂大多是君子之争,被政敌斗下台后,一切恩怨归零,将来若有机会东山再起,对待政敌亦复如是。
  
  从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到后来的范纯仁,吕大防,苏辙苏轼等,大多如是。
  
  当然,章惇是个例外,这老货心眼极其小,而且睚眦必报,于是成了大宋朝堂里不一样的烟火,但更多人想把这老货当烟火放了。
  
  现在简王赵似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其原因也在“道德”二字上。
  
  百年以来,大宋朝臣在政见上或许多有不合,但在道德上,却几乎人人都有了洁癖。
  
  简王的恶行四处宣扬,皇城司和宗正寺拿出了铁证,案子已经被捶死了。
  
  于是本来还有朝臣打算投靠赵似的阵营的,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连提都不想提。
  
  做人都有问题,更何况当皇帝。
  
  端王赵佶,已是毫无悬念的新君人选了。
  
  大庆殿内,曾布带头推举后,朝臣们顿时人人附和,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到了这般时候,你难道还有别的人选?
  
  就算有别的人选,在这个异口同声推举端王的情况下,谁会那么没脑子提议别的人选?真那么头铁,不怕端王即位后给你穿小鞋吗?
  
  见殿内的气氛终于热闹起来,而且事情正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向太后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笑意没敢表现在脸上,毕竟是国丧期间,这点礼仪还是要讲究的。
  
  众人异口同声之时,向太后飞快扫了章惇一眼。
  
  见章惇面无表情,显然内心纵是不愿,此时他也无可奈何。
  
  对章惇的表情,向太后也颇为满意。
  
  你若沉默,便是晴天。
  
  于是太后环视群臣,道:“看来诸公都认为端王佶宜即皇帝位?”
  
  群臣纷纷点头赞同。
  
  向太后望向宗正寺赵宗晟,对这位老人,向太后丝毫不敢端架子,毕竟是赵家德高望重的老族长。
  
  “濮王,您老人家觉得如何?宗族是否无异议?”
  
  赵宗晟人老成精,向来不掺和朝政,尤其是如此重大的事,闻言捋须微微一笑。
  
  “太后和诸公没意见,老臣自然没意见。宗族之事,众望所归,事即成矣。”
  
  太后赞许地点头:“明白了。”
  
  随即太后最后望向人群里沉默无语的赵孝骞,道:“成王呢?你可有异议?”
  
  赵孝骞躬身道:“臣无异议,太后和诸公可径决定。”
  
  向太后长长呼出一口气,眼神里掩不住的喜色。
  
  事成矣!
  
  稳定了情绪,整理了表情,太后一双凤目含威扫视群臣,低沉的声音在大庆殿内回荡。
  
  “既然诸公皆推举端王佶,那么便定下了,端王赵佶,可即大宋皇帝位!”
  
  “即日始,政事堂可布告天下,安定民心,礼部着手筹办新君即位大典,令太史局测算天象,勘定登基吉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即日核查牢狱罪案名册,新君登基后,或将大赦天下……”
  
  此时的向太后,颇有几分巾帼英豪的气质,说话做事雷厉风行,确立新君人选后,对登基大典的安排可谓滴水不漏,严谨有序。
  
  群臣自然毫无异议,纷纷躬身领旨。
  
  大事谈妥了,接下来的一些小事,没必要在这大庆殿内谈。
  
  向太后不能干政,政事堂这些日积压的不少奏疏,自然没必要跟太后禀奏,不如回到政事堂,宰相们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决定。
  
  于是太后令群臣各自散去,而她则转身回了后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