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天地功德
第1253章 天地功德 (第2/2页)哪吒恍然大悟,“你们都是过来抢夺补天之功的?”
“什么叫‘抢夺’?不要说得这么难听,补天不是谁都能行的。
我们不出手,真让人间沉入海底?”太乙天尊道。
“至于这么拼吗?”哪吒纠结道:“你老人家都证道大罗了,还要功德干啥?”
太乙天尊叹道:“大罗金仙又如何,之前‘朱陵五祖’的下场,你又不是没看到。
但凡他们身上有一朵‘功德金莲’,也不至于一次小小失误,便身死道消,千万年苦修一朝成空。”
哪吒道:“景林大仙发大宏愿,用百万天功赎罪,结果‘老天爷’理也不理。”
太乙天尊淡淡道:“天罚都快轰在头顶,事到临头发大宏愿有什么用?
而且,景林道人所说的‘天功’,只对天庭的‘小老天爷’有用,对真正的‘大老天爷’没啥效果。
‘老天爷’不认天庭的天功。”
功德的字面意思就是“功业德行”。
立场不同,判断功业与德行的标准,显然也无法统一。
比如,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
按照秦国人的标准,白起将军有大功,为他修祠建庙也理所应当。
在赵国人心中,白起活该下十八层地狱。
其他凡人对白起敬畏有加,认为白起是好汉,觉得他有大功,却杀戮过甚。
对妖族而言,人族内部厮杀,他们毫无感觉,无所谓功过。
天功只是天庭认可的功业与德行,阴功是阴曹地府认可的功业与德行。
阴曹地府归属天庭,与天庭一样,以人道为根基。故而天功、阴功的标准,都非常契合人族的三观。
比如,河阳真仙曾问道,四处斩妖除魔,筹措天功偿还“学贷”。
可在妖魔的世界里,修士们的“天功”等同于罪孽。
那么,存不存在一种“永恒功业”,跨越了种族与时间,盘古世界内一切存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必须认可?
真的有,它就是“天地功德”,又叫“天道功德”。
凡人求阴功,修士求天功,老仙求天地功德。
“能吸引这么多老仙,这次补天,会有多少天地功德?”哪吒好奇道。
“非常多,至少能让两百个金仙证道大罗。”太乙天尊嘿嘿笑道。
“两百个大罗金仙~~”哪吒失声惊呼,“有没有这么夸张?只是衡山塌了而已。”
“什么叫‘只是衡山’,那可是五岳。五岳是中原的天柱啊!”太乙天尊严肃道。
“当年不周山倒塌,有没有这么多功德?那时三界都没道祖之外的大罗金仙。”哪吒道。
太乙天尊想了想,道:“好像差不多。当年三位道祖只是从旁协助,便凝聚了三十朵‘功德金莲’。
以当时的环境,一朵金莲肯定无法证道成圣。
可若是留到现在,帮一个金仙证道大罗,却是轻轻松松。
亲自补天的女娲娘娘,获得的天地功德可能是道祖的十倍。
不周山那次天地功德更多。
这次衡山天倾,即便功德少些,体量上也相差不大。”
哪吒疑惑道:“衡山怎么比得上不周山?”
太乙天尊道:“你不能只比山体大小,得对比影响力。
当年不周山塌了,也不过是灭绝所有人族,淹死一部分巫族与妖族。
如今衡山塌了,同样是灭绝所有人族,彻底摧毁人道。
当年人族连‘王国’都没有。
如今人道昌盛,拯救人道,必定能从人道中获得大气运。”
不周山倒塌时,人道只是个穷小子,全部身家也就几个铜板。
救了人道,顶多让人道写下“高利贷欠条”,圣人提前预支天道功德。
现在人道发展成了万贯家财的财主老爷,救了财主老爷全族性命,直接从人道气运中分润巨大利好。
哪吒若有所思道:“难怪你们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难怪连西方佛祖都来了.可他来了,有用吗?补天之功肯定属于师父,轮不到‘外人’。”
远处内院中,如来偏头朝这边瞥了一眼。
“徒儿言之有理啊!”太乙天尊心中欢悦,亲昵地抚摸乖徒儿的脑壳。
“走吧,咱们到后殿门口等,别让‘外人’抢占了先机。”
他拉着徒儿,回到内院。
“不对呀!”哪吒又环顾周围一圈,突然反应过来,低声道:“这里怎么一个准备证道的金仙也没有?
真要有这么多天地功德,他们才是最疯狂的。
为了补天,别说堵娲皇宫大门,他们跪在地上磕头哭嚎都有可能。
尤其是那些主动入劫的金仙,他们太需要天地功德了。”
“你以为他们不想哭嚎?他们这会儿铁定快馋哭了。
奈何做人得有自知之明,他们能力不足啊。”太乙天尊嘿嘿笑道。
他用力拍了拍自己肥硕的胸脯,傲然道:“只有大罗金仙才能深入天心,续接大道法则,完成补天。”
哪吒问道:“一定要大罗金仙?二哥说他可以试一试。
他将来要证道大罗,也需要天地功德呢!”
周围一众大佬,都眼神莫名地看了过来。
太乙天尊连连摇头,“这种事哪能随便试?补天成了,固然有天地功德;若搞砸了,奇祸临身,惨死当场都有可能。
不过,你也不用替他惋惜。
肥肉吃不到,喝几口肉汤却不难。”
斗姆元君眸光闪烁一下,笑着问道:“这次天倾之祸,杨二郎也有份吧?”
太乙天尊愣了一下,正色道:“羽凤仙先挑衅杨戬,杨戬才喊破她身份。
连小过都算不上。
天倾之祸实在是跟他没一丁点关系。”
边上几个阐教老仙立即出声附和。
斗姆元君笑容敛去,淡淡道:“无论如何,‘老天爷’用神雷劈了他几下。”
如来手掌合十,道:“阿弥陀佛,与天倾之祸有牵连的人,被‘老天爷’厌恶、排斥,怕是无法深入‘天心’。”
他边上惧留孙佛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上次补天,也不是女娲娘娘一个人完成的。
几位道祖,众多大能,都有帮手。
不如这次也遵照旧例。
大家商量一下,该如何分配‘任务’。
不要争,不用抢,和和气气,共同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