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再次到来的夏祭
第四章 再次到来的夏祭 (第2/2页)“不管是查缺补漏,还是别的什么,你可以为这个计划上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皇后娘娘的语气很是寻常,仿佛在说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
……
玄都的风景极好,最好在于四季分明。
晚春时节的雨水随风入窗,如丝似缕,欲断不断,温柔地让人一无所觉。
楚珺站在窗前,凝视着看不见尽头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很久后,她转过身看了眼在躺椅上睡了过去的林浅水,放轻脚步离开。
封山后的天道宗冷清至极,绝大多数建筑都已遭到荒废,哪怕年轻道士每天都有在认真坚持扫地,还是难免杂草丛生。
在夜雨中,楚珺依循着微弱灯火的指引,往那座难掩颓败之色的旧道殿走去。
即将步入道殿的前一刻,她近乎是下意识般停下脚步,紧接着再是越过那道门槛。
旧道殿一片凄冷。
楚珺凝眸望去。
这座道殿里供奉着天道宗的历代祖师的画像,每一幅画像都是那般栩栩如生,好似那些祖师并未死去,只是活在画中。
她静静看了会儿,目光才是落在道殿最深处,那个坐在蒲团上的年轻道士的身上。
在年轻道士的前方燃烧着数十根蜡烛,那些蜡烛就像是伫立在虚无中,高低不一,下方不见桌案的支撑。
如此画面,哪怕楚珺不再是第一次看到,心中仍然会不受控制地生出浸入骨髓的寒意。
尤其是随着她步入道殿后,那些藏在画布上的祖师似乎能够穿过时空看到她的存在,带着审视意味打量着她,最终以嘴角上那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表达出认可与欣赏时,那股寒意变得更为真实了。
然而坐在蒲团上的年轻道士却对此浑然不觉。
他在听到楚珺的脚步声后,没有着急回头,语气温和说道:“还请师妹稍等,待我在心中为祖师们诵完这片道藏。”
楚珺道了声好。
半刻钟后,年轻道士似乎终于把事情给做完了,满是热情地转过身,用力挥了挥手。
“师妹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我准备离开玄都,与师父道别的时候,我答应过他一件事,现在该去做了。”
楚珺看着年轻道士说道:“这次是来和你道别的。”
年轻道士愣了愣,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说道:“可是出去的路都被封死了,我现在真打不过那位将军大人,没办法把你送出去。”
楚珺平静说道:“我已经想到离开的办法了。”
年轻道士很是吃惊,然后连忙给她竖起一根大拇指,赞美说道:“真不愧是祖师的二徒弟,了不起。”
楚珺摇了摇头,没有接受这赞美,说道:“林姑娘就麻烦师兄您照看了。”
年轻道士拍了拍胸口,认真表示此事绝无问题。
楚珺心想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
就在她开口道别,转身即将离去的前一刻,忽然心血来潮想起一件事情。
“师兄。”
“嗯?”
年轻道士有些不解。
楚珺回头望向那位相貌寻常的同门,看着那件被烛光勾勒出金边的旧道袍,认真说道:“不知为何,我之前一直忘了问师兄您该怎么称呼,直到现在才回想起来。”
年轻道士眨了眨眼,说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楚珺说道:“道号也可以。”
面对这个问题,年轻道士似乎十分为难,神情肉眼可见地变得局促起来,嘴唇张了又合,始终说不出一个字。
“抱歉。”
楚珺没有坚持下去,向年轻道士行了一礼,带着歉意说道:“是我冒犯了。”
话音方落,她为求对方稍感自在,便已转身离开道殿。
年轻道士看着楚珺的身影在雨中远去,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这真不是我不想回答。
这般想着,他的视线扫过祖师们的画像,就像初入道殿的楚珺那般。
那些画像不再跃然纸上,变得死气沉沉。
他最后望向楚珺离去的方向,摊开双手,一脸无辜说道:“主要是我说了,你怕是再也睡不着觉了,这我要怎么跟你说呢?”
……
……
白帝山上。
在那位太监首领的安排下,修筑阵法的工事已经开始,然而清净却未被完全打破。
大概是临行前白皇帝有所交代的缘故,相关的事宜在最大限度内避开了守坟人的居所,给予这些为白家牺牲自我的人留下安宁。
这让顾濯和裴今歌的日子变得容易许多。
两人的伙食在这些天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之余,各自面临的问题同样有所进展。
——裴今歌的厨艺正在从糟糕变成普通再到一般。
是的,她近些天来便是在专注着这件事。
羽化随时能入,在不破境的情况下,她于修行路上再也无法有真正的进展,至于那些道藏和佛经固然有趣,但终究只是它山之石,无法让她长时间沉浸其中。
比起这些,裴今歌更钟情于纠正顾濯对自己的看法,又或者说是让他食言而肥。
——从不再敢嫌弃她做的饭菜开始。
偶尔某时,她也会静下来思考余笙为何不知所踪,为何始终没有出现在他和她的身前,到底身在何处,所做何事?
每当思考这个问题过后,裴今歌都会前往白帝山的另一侧,在暗中观摩阵法修筑工事的进展,对时间进行估算。
总有一天那位太监首领是要来到清修地,见到那间石屋,理所当然地从中发现两人留下的生活痕迹。
顾濯对此有所关心,但是不多。
最近他除去吃饭洗漱外,剩余的全部时间,都在用来注视天琼峰,思考白皇帝的用意,与白南明曾经说过的那些话,白家先祖做过的那些事情。
直到某天日暮时分,裴今歌来到他身旁,告诉他夏祭将至时,他才是醒过神来。
然后顾濯对她说了句话。
“天地如逆旅,也许是我之前想得太过复杂,天问,其实是这天问我对它有着怎样的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