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洗牌(3)
第九十四章 洗牌(3) (第1/2页)“最近这风向变的太快了。”
“谁说不是啊。”
“你们听说没有,齐王被请进宗正寺了。”
“真的假的啊,前些时日,陈王,还有庆王嫡次子,不是被宗正寺、廉政总署的人给带走了?”
“这齐王又怎么了?”
“不清楚啊……”
中书省,一处区域,一些官吏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只是在闲聊下,一个个有意无意的瞥向各处。
那些微表情及眼神,足以映照出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能在中书省为官,为吏,哪怕是再不起眼的,又有哪个是简单的?
近来朝野间发生的事太多,这又牵扯到很多人及群体,由此使得中枢一众有司,有不少官吏都心思难定。
尤其是中书省。
左相国徐黜的死,超出了太多人预料。
尽管很多人看出天子对徐黜,是有疏离与不满的,且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猜出来了,天子早晚要算徐黜的账。
可人在,与不在,这完全是两回事儿。
徐黜在这个位置上,中书省的处境或许尴尬些,但依旧是中枢具有话语权与影响力的,很多事即便要做,也是要经过中书省的。
需不需要决策这个另说。
但最起码有这套流程,在中书省为官为吏的,是能为之做些什么的。
最为重要的,是有徐黜这座大山在,这使一些人的动作,就被顺势遮挡住了,没有谁会特别在意。
可现在呢?
徐黜死了。
突发急症死的。
关键是徐恢还遭人暗算,断了一条臂膀。
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官场上,本就是凉薄之处,你在这个位置与不在这个位置,这本就是不一样的,人走茶凉是常有的事儿。
那就更别提人没了。
这就更不一样了。
中书省的大山没了,这反倒叫所有人都谨慎起来,更别提在这前后,朝野间还有各种事发生,由此中书省就跟先前不同了。
如果仅是徐黜死了,或许还不会这样吧。
毕竟没了左相国,还有右相国。
而右相国王睿呢,在中书省待的不短了,关键是身份还不寻常,现在也没徐黜在大面山压着,按常理来讲,右相国在中书省该不一样了。
可偏偏呢。
在左相国徐黜突发急症前,右相国就身陷旋涡之下,其跟宣宗纯皇帝驾崩一事,不知怎样就牵扯起来了。
哪怕这只是舆情,可毕竟涉及到宣宗纯皇帝,还牵扯到皇室脸面,在真相没有公布之前,谁敢轻易靠近王睿了。
即便是王睿本人,也不能有太多举动。
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就是这样,一些小道消息已然传开。
如这个消息,可能就是左相国传的,而左相国的突发急症,可能就是右相国知道了,所以才给予的反击。
而类似这种消息还有很多。
虞都,这座权力中枢,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消息,至于真伪,那就要看怎样辨别了。
“相国大人,咱家看中书省这边,人心很是浮动啊。”
与此同时,在中书省核心区域,右相国署。
穿着一袭青衫的柳过,坐在锦凳上,看着苍老不少的王睿,尽管心中满是唏嘘,可却没有流露出丝毫。
作为大长秋,庄肃皇后身边的心腹,他这次出宫是很低调的,只他一人出宫,持庄肃皇后所给之物,没有声息的来到中书省的。
“柳公公好眼力。”
王睿看了眼柳过,声音沙哑而低沉。
跟先前比起来,王睿变化很大。
尤其是眼神深处,流露出的疲惫与警惕,明眼人都是能看出来的。
“越是这样,相国大人越是要有所表示。”
柳过撩撩袍袖,意有所指的对王睿说道:“眼下局势微妙,宫外盯着中书省的不知凡几,更别提中枢别的有司,还动作频频。”
“左相国不在了,您作为右相国,是需要有所表示的。”
“不能说,因为宫外有时局变幻,可能牵扯到中书省,或牵扯到别的,您就……”讲到这里时,柳过停了下来,那双眼眸盯着王睿。
王睿沉默着,眼神微动。
片刻后,王睿缓缓开口,声音虽低,但却透着一丝别样语气,“柳公公所言,本相自是明白,只是今下局势如此扑朔迷离,且本相又置于风口浪尖下,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王睿顿了顿,目光微微一敛,盯着柳过继续道:“何况左相之死太过突然,朝野议论纷纷的同时,也在有观望,若本相有贸然之举,反倒是容易授人以柄啊。”
柳过神色未变,只是静静等待下文。
王睿在担心什么,顾虑什么,柳过是清楚的。
他对王睿的担心与顾虑也是理解的。
毕竟近来发生的事儿太多了。
但王睿明显忽略了一点。
即今下所处形势的不同。
王睿身份是特殊不假,但那是在宣宗朝特殊,可到了正统朝就不特殊了,这点,自家娘娘都能拎清楚,王睿为何就拎不清?
正统朝的皇后,只有一个。
那就是被今上册封的。
这人啊,是要识时务的。
见柳过不言,王睿目光微微一凝,似是在衡量什么重要决断。
“再者,之前无端掀起的那股风,不止牵扯到了本相,还牵扯到了庄肃皇后。”
讲这些话时,王睿不时抬眸看向紧闭的门,“这股风没有消下去,没有还庄肃皇后,还有本相一个真相,那……”
“相国大人,您考虑的太多了吧?”
不等王睿把话讲完,柳过出言打断了。
这一打断,叫王睿眉头微皱起来。
作为长秋宫的大长秋,柳过代表的就是庄肃皇后王琇,尤其是牵扯到一些重要事宜,而王琇不便出面时,柳过讲的话,看似是他讲的,实际上却是王琇想表达的。
自太皇太后薨逝后,宫中又发生那么多的事,王琇就在长秋宫深居简出,因为她知道有些事不能违背大势。
哪怕她是加了尊号。
可尊号能加,也能去。
更能废除!!
大虞是曾有过宣宗皇帝的痕迹与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痕迹或许可以保留,但是影响却是不行。
现在的大虞,能影响天下的,有且只能有一位,那就是在大兴殿的正统皇帝,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正统皇帝对内、对外的表现,已然展现出一位君王该有的气魄与手段,更别提分散的皇权,早已被正统皇帝凝聚在手中。
这等通俗易懂的道理都不明白,那如何能在正统朝沉浮呢?
对自家父亲的脾性,王琇太清楚了。
那是忍耐了太久,被徐黜压了太久,想要在中书省这个位置上,能够将自己的主张与想法施行起来。
这点,在宣宗皇帝在世时,宣宗皇帝就曾对她讲过一些,那是关于新政的。
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对于一些事又怎会看不透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