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35章 高祖盟誓,非刘不王,臣不敢为此破誓人也

第335章 高祖盟誓,非刘不王,臣不敢为此破誓人也

第335章 高祖盟誓,非刘不王,臣不敢为此破誓人也 (第1/2页)

却说刘备完成登基大典。
  
  正式定国号为汉,年号章武。
  
  立袁瑛为皇后,甘梅为贵人,刘禅为太子。
  
  其余诸子皆有封王。
  
  接下来,便是众人翘首以盼的功臣分封了。
  
  这一天,众人实在是期待太久了。
  
  早在当年平定荆州时,刘备已经受限于诸侯王身份不太好分封了。
  
  再到河南平定之战,关中争夺之战,刘备更是直接明示众人暂时忍耐一时。
  
  现在,众人该索取他们应得的回报了。
  
  礼官高声唱道:
  
  “李子玉上前听封!”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李翊身上。
  
  这位凌烟阁功臣第一人,当然是第一个接受封赏的。
  
  关羽抚髯颔首,丹凤眼里罕见地流露出赞许。
  
  他的性格从来都是傲上而不辱下,轻慢士大夫。
  
  可唯独李翊例外,他真心敬佩李翊是一位忠厚长者。
  
  张飞也是咧嘴露笑,从认识第一天起,他便一直敬佩这位先生。
  
  当走过陈登身旁时,陈登亦向他颔首示意。
  
  仿佛在说:
  
  “今日之殊荣,乃兄弟应得。”
  
  “登铭记不忘当年鱼脍救命之恩,与广陵保举之情。”
  
  走至吕布身旁时,这位桀骜不驯的温侯也难得放下高傲,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不仅仅是李翊的姻亲,当年在濮阳被曹操打败之后,也多赖李翊举荐。
  
  让他得以在汝南发展,便先后为国家征讨袁术、袁绍,立下赫赫战功。
  
  他吕布一生大起大落,如今名列大汉凌烟阁功臣第十人。
  
  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忠臣了!
  
  这都与李翊脱不开关系。
  
  最后,李翊来到刘备跟前。
  
  君臣四目相对,相顾无言。
  
  刘备展颜笑道:
  
  “不瞒先生,朕起业至今,也未料想能有今日之局面。”
  
  “此多赖先生之力也!”
  
  李翊则不苟言笑,恭恭敬敬地作揖还礼:
  
  “此臣分内之事也。”
  
  满殿公卿静静地望着这对君臣,他二人有着超越友情的信任。
  
  此刻的一说一答,却宛如初见。
  
  是也,
  
  或许在刘备心中,他依然拿李翊当他的师长,当他的好友,当他的手足兄弟。
  
  但在李翊心中,刘备不管是什么身份。
  
  在那之前,他都已经是自己的皇帝陛下,大汉天子了……
  
  刘备笑容渐渐收起,转而面色变得严肃,朗声说道:
  
  “李子玉近前来听封!”
  
  李翊应声上前。
  
  这时,以张郃、徐晃、甘宁、周泰为首的一众武将,纷纷将目光落在李翊身上。
  
  “你们说,相爷会向陛下求取王位么?”
  
  ——————
  
  三日前。
  
  凌烟阁功臣榜单刚刚公布不久。
  
  河北将领张郃、徐晃,淮南将领甘宁、周泰,蒋钦五人趁着夜色聚在雒阳城西的一处僻静宅院。
  
  烛火摇曳间,张郃将一卷竹简摊开。
  
  上面赫然写着劝李翊请让封王的请愿书。
  
  “以李相爷赫赫之战功,封异姓王绰绰有余。”
  
  “可高祖定下的白马盟誓……”
  
  徐晃沉声说道。
  
  “诶!盟誓是死的,人是活的。”
  
  “当年高祖不一样说过‘非功臣不侯’,可如今不也是列侯遍地么?”
  
  甘宁出声打断,“如果说我大汉谁有能力打破这一规矩,唯有李相爷一人耳。”
  
  “不错!”
  
  周泰拍案而起,“此事只有让李相爷出面,才有机会。”
  
  “他是功臣之首,只要他肯挑这个头。”
  
  “咱们一起联名,此事未尝不可行。”
  
  这两拨人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如果说天南地北的两拨人能够聚在一起,那一定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驱使。
  
  他们的直系领导,共同位于凌烟阁前三名。
  
  试想,如果他们的领导能够封王。
  
  作为手下人,他们将能从中获得多大的利益?
  
  蛋糕只有那么大,要想分得最多的一块。
  
  就得提前下手,选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五人计议已定,次日便分头联络青州、徐州、并州等各系将领。
  
  出乎意料的是,各派系将领竟出奇地一致表示赞同。
  
  他们从未想过在汉朝,还有机会见着异姓王。
  
  但李翊的出现,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幻想。
  
  没有人不会想着打破这个幻想的。
  
  因为只要开了这个口子,那也就意味着,不仅他们,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有机会封王。
  
  所以你便能看着,来自各个地区,有着不同利益纠纷的一众武将谋士。
  
  在这一刻,竟能够展现出出奇的团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称王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换做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但偏偏,
  
  在公元三世纪,他们这帮人有幸见着地球最强碳基生物,最强政治动物的诞生。
  
  李翊人缘好,人尽皆知。
  
  但也有不喜欢他的人。
  
  可即便是讨厌他的这拨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说谁有机会打破“非刘不王”的盟誓。
  
  那除了李翊之外,再无别人了。
  
  他立下的军功、干出的政绩,几乎是远超第二名的关羽。
  
  毫不夸张的说,齐汉的整个政治架构,体系,都是李翊一手搭建出来的。
  
  作为帝国工程师,再无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家,并非是真心希望李翊能够封王。
  
  但却很乐意见着李翊封王之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这是对刘家人不友好,但却对刘姓以外所有人都友好的壮举。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各阵营高级官员,都在联名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短短三日,就在册封大典开始的前一天。
  
  一份联名请命书便秘密成形,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各州将领、高级官员的名字。
  
  这一日,张郃、徐晃、甘宁、蒋钦四人联袂拜访丞相府。
  
  “相爷用兵如神,彭城一战,大破曹魏百万大军。”
  
  “虽古之名将,韩白二人也未必过此!”
  
  蒋钦一见着李翊便面陈李翊之功绩。
  
  徐晃接着补充说道:
  
  “更难得相爷执政宽仁,河北百姓至今仍念‘李公田’之恩。”
  
  “幽州李公毯之名,更是家喻户晓,使幽燕之民人人得以自足。”
  
  甘宁、张郃也是轮番上阵,将李翊的功绩夸得天花乱坠。
  
  李翊轻啜了一口茶汤,面上波澜不惊。
  
  “李某之所为,于国家是功是过,自有分说。”
  
  “明日册封大典便知,诸位今日专程来找我。”
  
  “想必不是来面陈李某之功绩的吧?”
  
  众人对视一眼,张郃率先开口,赔笑道: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相爷。”
  
  “这是军中兄弟们的一点小小心意。”
  
  说着,从怀中取出联名书。
  
  李翊接过竹简,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名字——
  
  河北系、淮南系、青州系、徐州系、并州系……
  
  几乎涵盖了刘备麾下所有派系。
  
  “大家都觉得,以相爷之功盖寰宇,当晋王爵。”
  
  李翊面如止水,久久不言。
  
  众人面面相觑,就在那里站着,静静等候。
  
  半晌,李翊缓缓张口,叹息说道:
  
  “封王的诱惑,对你们来说,便这么大吗?”
  
  众人一愣,旋即齐齐拱手:
  
  “我等微末之功,穷极一生亦不敢奢望至此。”
  
  “只是我等皆以为,陛下向来赏罚分明。”
  
  “以相爷不世之功,若不能够晋王爵,不足以彰明国家法度。”
  
  “况册封大典,本就是为了赏赐有功之臣。”
  
  “相爷盛德巍巍,虽伊尹、周公不能及也。”
  
  “当晋得此位。”
  
  李翊沉默半晌,目光落在了蒋钦、甘宁身上。
  
  “陈元龙知此事否?”
  
  “此我等自发为之,陈征南不知也。”
  
  两人也都是混迹官场十几年的老油条了,怎么可能把陈登给供出来?
  
  事实上,
  
  各地阵营的领袖,都真的没有参与此事。
  
  但他们全都知道这件事,也全都默许了这件事。
  
  因为一旦成功,那他们不说现在,至少在将来的某一天是有机会封王的。
  
  如果失败了,那他们也能够明哲保身,装作对此事不知情。
  
  既然如此,各营领袖当然全都心照不宣的,默许众人签下这份联名书了。
  
  如果没有这些大佬们的首肯,名下这些小弟,又如何敢自发跑到相府来“逼宫”呢?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有人在推波助澜罢了。
  
  “……呵呵。”
  
  李翊面上丝毫不显,只是温和道:
  
  “承蒙诸位厚爱,翊愧不敢当。”
  
  “只是此事关乎国本,容我慎重考虑考虑。”
  
  众人暗自舒一口气,此事毕竟关乎重大。
  
  如果李翊骤然拒绝,那他们也不知道该是进是退的好。
  
  现在见李翊愿意考虑,那便还有希望。
  
  “善,夜已深沉,请相爷保重身体。”
  
  “我等告退。”
  
  众人各自退下。
  
  待众人的脚步声消失在府门外后,屏风后转出来一道茜色身影。
  
  袁莹袅袅走出,耳坠上的明珠随着步伐轻晃。
  
  “孩子们睡了吗?”
  
  李翊背着手,目视府门外,率先开口。
  
  “……都睡下了。”
  
  “夫君真要遂他们的意?”
  
  袁莹将头轻轻埋在李翊怀里,柔声问。
  
  李翊唇角微扬,反问:
  
  “夫人以为呢?”
  
  袁莹黛眉皱起,沉声道:
  
  “依妾观之,除河北人外,并未有人真心想见夫君你封王。”
  
  “他们只是盼你开了这个口子,他们好从中受益。”
  
  “夫君若是应从,只恐将来惹出祸端来。”
  
  “哦?”
  
  李翊眉梢一扬,有些诧异地望着袁莹。
  
  “不想夫人竟有如此见识,为夫也该对你刮目相看了。”
  
  “嘻嘻,都是夫君教得好。”
  
  “平日妾身在家相夫教子,耳濡目染,也晓得其中道理。”
  
  李翊点了点头,骷髅王的女儿能有这种政治觉悟。
  
  看来他的家庭环境是真的很不错。
  
  能把呆子也给教成聪明人来。
  
  “那夫君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袁莹出声问。
  
  “进宫,面见天子。”
  
  ……
  
  夜色如墨,雒阳宫中仅余几盏宫灯摇曳。
  
  刘备正于偏殿批阅奏章,忽闻侍从来报:
  
  “丞相求见。”
  
  “宣。”
  
  刘备搁下毛笔,抬眼望向殿门。
  
  李翊紫袍玉带,手持一卷竹简,步履沉稳地踏入殿中。
  
  烛火映照下,他眉宇间不见白日里的从容,反透着一丝凝重。
  
  “陛下。”
  
  李翊躬身行礼,“这么晚了,还未休息?”
  
  李翊一向是公事公办,有事就直接说,不耽误时间。
  
  但这一次,他罕见地上来先进行一次叙旧。
  
  刘备揉了揉太阳穴,旋即展颜笑道:
  
  “先生不也没睡么?”
  
  “……呵呵,朕既为大汉天子,自然不能再向从前那般懒散。”
  
  “诸多事务需朕批阅,况乎明日便是册封大典?”
  
  “中间要封赏许多功臣,朕现在也是头疼。”
  
  李翊眉梢一扬,躬身道:
  
  “陛下,臣专为此事而来,有要事要禀报。”
  
  说着,将竹简双手奉上。
  
  刘备展开竹简来看,眉宇间一川不平。
  
  但却也并未有太大的反应。
  
  良久,刘备将竹简缓缓合上,沉默了片刻。
  
  忽看向李翊,似笑非笑地问道:
  
  “先生对此如何看?”
  
  李翊不假思索,正色答:
  
  “当年高祖立下白马盟誓,非刘不王。”
  
  “臣不敢破此先例。”
  
  刘备握着竹简,在案上轻轻敲打。
  
  忽而笑道:
  
  “军中诸将,联名请朕封先生为王。”
  
  “朕倒觉得,以先生之功,封王合情合理。”
  
  “既是众望所归,先生何必推辞?”
  
  李翊闻言,再次躬身一揖。
  
  他抬头直视刘备,说道:
  
  “陛下,正如臣方才所言。”
  
  “高祖有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臣德薄智短,岂敢为此破誓之人?”
  
  “……子玉。”
  
  刘备目光忽然一凛,站起身来,面对面,直视李翊的眼眸。
  
  “你我相交十八年,此间只你我二人,四下更无六耳。”
  
  “朕……不!备在这里向你承诺。”
  
  “只有你想,明日册封大典上。”
  
  “备愿意为你破白马盟誓,破例为你封王!”
  
  四目相对,两顾无言。
  
  两人的目光彼此直视,无一人为之闪躲。
  
  李翊不卑不亢,语气平静地回答:
  
  “臣若为第一个异姓王,将来必有第二人、第三人。”
  
  “如今国家方趋于稳定,四海尚未靖平。”
  
  “开此先例,必生祸端。”
  
  “臣为国家社稷着想,不敢为此第一人也。”
  
  呼……
  
  刘备长长地呼了口气。
  
  他的脸上看不出来是何种神色。
  
  如释重负?感慨叹息?
  
  李翊读不出来,但他知道——
  
  未来的路,将很难很难走。
  
  “……子玉,这便是你的答案么?”
  
  “始终如一。”
  
  “那你打算如何做?”
  
  李翊二话不说,走至殿角的火炉旁,在刘备的注视下。
  
  径直将竹简掷入炉中。
  
  青烟袅袅升起,火舌迅速吞噬了那些密密麻麻的签名。
  
  张郃、徐晃、甘宁、蒋钦……
  
  一个个名字在火焰中化作灰烬。
  
  殿外忽起狂风,卷着灰烬盘旋而上。
  
  刘备望着那飘散的余烬,暗自慨叹:
  
  “子玉啊子玉,朕此生能遇着你……”
  
  “比之高祖、光武要幸运百倍、千倍、万倍!”
  
  ——————
  
  “你们说,相爷会向陛下求取王位么?”
  
  众人低声议论着,都在那里盼着李翊答应昨晚的请求。
  
  未等李翊开口,刘备忽然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