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新衣

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新衣

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新衣 (第1/2页)

朱翊钧设想过这次章程签署的阻力由来,他设想了很多种可能。
  
  保守派仍然存在,而且拥有很大的能量,阻碍章程的签订,就是阻碍万历维新的进程,保守派很不喜欢改变,开海已经改变了大明太多的东西;
  
  沿海地区的海商,即便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朝中也有代理人,为了防止环太商盟签署后,朝廷把手伸过去,分润更多的利润,阻止章程的签订;
  
  申时行怀恨在心,挟私怨,报复高启愚才折腾出了这些幺蛾子,如果是这样,那朱翊钧绝对饶不了他!
  
  国事为先,斗归斗,朱翊钧决不允许狗斗,耽误国事,把国事当儿戏糊弄,朱翊钧会让申时行永生永世后悔这样的决定;
  
  张居正报复,设置一点不大不小的困难,让高启愚不要得志且猖狂,适度的打压也是理所当然。
  
  朱翊钧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张居正没那么闲,这样布置去针对高启愚。
  
  自从高启愚从鸿胪寺少卿做了鸿胪寺卿之后,张居正对高启愚的打压,多数都是处于动动嘴,而非动手,更多的是维持一种不认可的姿态。
  
  张居正真的要动手,就绝不是这样的景象。
  
  朱翊钧亲眼见过张居正对付晋党,可以说是雷厉风行,一招接着一招,连绵不绝,只要动手,就是奔着往死里打,包括张居正对付高拱,也是如此做法。
  
  动手就打死,这才是张居正的一贯作风,下手绝不留情。
  
  可冯保带着东厂、北镇抚司查了半天,朱翊钧才发现,自己完全猜错了。
  
  “所以就是为了试探?”朱翊钧感到颇为惊讶,办这事儿三位礼部通事,身后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海商,更不是申时行,他们身后没人。
  
  这三个通事,全都是激进派。
  
  万士和曾经不止一次对皇帝说过,历史上数次维新不成功,是激进派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一次次政令变得更加极端,最终在极端中毁灭自身,这才是维新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非保守派的反对。
  
  在需要进行维新,并且可以推动维新政策的时候,代表着大势所趋,已经到了不得不做,不得不革故鼎新,清理积弊的时刻,保守的保守不是多数,维新才是多数。
  
  万历维新要防止保守,但主要是防止过度激进导致极端化,张居正现在就是最大的保守派头子,他对很多激进的政策都不认同,甚至连一条鞭法都否定了。
  
  鸿胪寺的小风波,是三位激进派对东夷总督们的试探,试探下他们的能够接受的底线,事实证明,他们试探成功了。
  
  东太几个总督府,对这次的《章程》十分满意,其实还能继续威逼利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少宗伯说是小事,请陛下开恩宽宥。”冯保告诉了高启愚的态度,高启愚不在乎这点小事,他更看重章程签订,对大明的影响。
  
  高启愚选择了适可而止,无论是压榨东太总督府还是鸿胪寺这三位官吏,都是适可而止,做事做绝,是在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显然,试探,并不是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
  
  大明廷臣们都读过斗争卷,对于斗争的范围,都有各自的理解。
  
  章程签订,是大明开海的新阶段,这中间有多少的波折,其实都不必在意,只要能达到环太商盟的成立,就是胜利。
  
  “就依少宗伯所言。”朱翊钧这才点头说道:“申时行在忙些什么?”
  
  冯保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申时行压根就不知道他要办环太商盟这个差事,张居正也从没跟申时行说过。
  
  就是申时行知道,他也不在意,就是高启愚再厉害,功劳再大,首辅位置也是他申时行的。
  
  张居正从首辅的位置离开,陛下为了保证不会发生人亡政息的悲剧,会选择一个张党上台,守护维新的成果,而高启愚被逐出了师门,这场争斗,结果早已经注定。
  
  这种时候,申时行只要办好自己的差事,就能获胜。
  
  申时行忙着身股制的改制,也没有兴趣去拿走属于高启愚的功劳。
  
  环太商盟包括了大明五大市舶司、琉球、鸡笼岛的淡水镇、兴隆庄、吕宋密雁港、马尼拉港、达沃港、旧港总督府的椰海城、元绪群岛赤军山港、金池总督府、智利、秘鲁、墨西哥以及刚刚开辟的金山城。
  
  一份船证就可通航。
  
  这里面缺席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中转港口,倭国的江户城,也就是后世的东京都。
  
  如果加上这个港口,那么环太商盟成员所有的船只通航会更加便利,但没有江户城。
  
  这是大明故意为之。
  
  不把倭国纳入环太商盟,一方面是防备倭国,防止倭国乘着这股东风死灰复燃,防备倭国的极乐教风险外溢,防备倭国的流浪武士形成更多的海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持小三角贸易的持续稳定。
  
  倭国、南洋、大明这个小三角贸易,对大明真的真的太重要了,这是独属于大明的利益范围,大明自然不可能用这份利益去笼络东太的总督府,就是朝廷大方,大明商贾也很难答应,况且,皇帝、朝廷也不想大方。
  
  倭国贡献了白银、倭奴、南洋姐,这些倭奴、南洋姐到南洋充当力役,生产出足够的原材料,在大明沿海地区加工成商品,供给大明本土、倭国、南洋使用。
  
  大明的四大总督府,长崎、吕宋、旧港、金池,都是建立在这个小三角贸易的基础上,所以这个小三角贸易,是大明核心利益之一。
  
  即便是环太商盟失败,大明可以退回来,再想办法,但近海贸易崩溃,开海就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挫折。
  
  这个挫折,不亚于当年停罢官船下西洋。
  
  其实倭人为了当年倭患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无论是朝鲜战败,还是倭奴贸易,自嘉靖二十年愈演愈烈的倭患,倭人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到这一步,似乎足够了。
  
  一般而言,惩戒到如此地步,早就该有士大夫站出来,大声疾呼有伤天和了。
  
  但是因为灭倭的政治正确在,没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为倭人说话的风险太大了,陛下会亲自动手,当街手刃。
  
  所以只能苦一苦倭人了。
  
  冯保让人抬来了一个新做好的堪舆图,堪舆图上盖着一个红绸布,这是这几日各地陆续奏闻,主动应征者比例图。
  
  “陛下要打开看看吗?”冯保低声问道,结果可能对陛下而言有点残忍。
  
  “高启愚这个人实在是太坏了,居然出这种馊主意!”冯保表现出了怒不可遏,高启愚这个家伙,能干是真的能干,扎心也是真的扎心。
  
  “打开…”朱翊钧话没说完,就看到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小黄门神色匆匆俯首说道:“陛下,元辅、次辅在御书房外,请求觐见。”
  
  一般没什么急事,张居正和凌云翼都会在西花厅等着,毕竟不知道陛下忙不忙,显然这是有急事,两人才到了御书房门前。
  
  “宣。”朱翊钧没有继续让小黄门打开那红绸布,冯保的表现,已经让朱翊钧心中有数,结果怕是很不好,否则冯保也不会对循吏喊打喊杀了。
  
  “臣等拜见陛下。”张居正和凌云翼匆匆走了进来,俯首见礼。
  
  朱翊钧笑着说道:“免礼。”
  
  “陛下,臣和次辅疑惑,陛下为何下诏各级衙门,给主动应征者登记造册呢?”张居正的神情很是急切,尤其是看到了红绸布盖着的堪舆图,面色巨变,他立刻说道:“陛下,是要打仗吗?”
  
  “就是要打仗,也不必给应征者登记造册,京营、水师完全够用了。”
  
  不顾后果的话,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揍蒙兀儿国都够了。
  
  “先生不是猜到了吗?”朱翊钧看向了那个没有打开的堪舆图笑着说道。
  
  张居正摇头说道:“陛下,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上这等蛊惑君心的奏疏,试探人心者,该诛。”
  
  高启愚的奏疏,皇帝留中,没有发去内阁,张居正虽然没看过奏疏,但是他知道谁上的奏疏。
  
  陛下和先帝、道爷都不一样,陛下很少把奏疏留中不发,哪本奏疏没发下来,一目了然。
  
  “臣真的是一时心慈手软,此獠当诛。”张居正终于确定了目标,这个高启愚居然上如此诛心的奏疏。
  
  诛心之祸一开,永无止尽。
  
  大明很多时候都是论迹不论心,因为论心无完人,皇帝本就是这世间疑心最大的生物,这种几乎等同于忠诚度测试的东西一出,天下难以安宁。
  
  “先生,坐坐坐。”朱翊钧笑着说道:“冯大伴,朕和先生一起看看,拉开吧。”
  
  “陛下,万万不可。”凌云翼到这里也听明白了究竟怎么个事儿,立刻上前一步,摁住了红绸布摇头说道:“陛下,克终之难。”
  
  皇帝春秋鼎盛,正值壮年,就是知道也不会特别在意,甚至还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没做好,但随着身体的衰弱,连身体都无法完全掌控,就会疑神疑鬼,怀疑一切能怀疑的事儿。
  
  现在看一眼不打紧,就怕老了看一眼。
  
  凌云翼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了,克终之难的祸患落不到他头上,但会落到大明头上。
  
  汉武帝如何?老了连亲儿子都不信了!
  
  这不是凌云翼想看到的局面,这对大明是一场灾难。
  
  对主动应征者登记造册,在别的体制下不算什么,就是统计个可征兵人数,但在大明这种权力高度集中于皇权的郡县帝制之下,做不得。
  
  人是会变的,明君会变成昏君,一旦看这么一眼,怕是到老了,就会成为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成了心结。
  
  明君圣主,有的时候,的确会成为维新的阻力,比如眼下这种状况。
  
  “看一眼又不会怎样。”朱翊钧示意凌云翼坐下说话,他笑着说道:“咱大明有内阁,有科道言官纠错,朕看一眼也就是看那么一眼,不会怎样的。”
  
  凌云翼忐忑不安的坐下,看了张居正一眼,让元辅帝师想想办法!
  
  朕意已决,已经没人敢反对了,内阁有屁用、科道言官有屁用!
  
  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做什么事儿,但内阁不同意,就会出现矛盾,君权臣权冲突。
  
  陛下要是愿意体面,就以军机要务为由,建个枢密院、右书房行走、军机处之类的衙门,内阁继续做内阁的事儿,陛下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儿。
  
  这种另设衙门,绕开内阁,是一种很体面的做法了。
  
  永乐年间,不同意北伐的大臣很多,成祖皇帝就搞过李代桃僵,陛下对付翰林院、都察院、国子监这些贱儒扎堆的衙门,不一样用的这种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