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秦设计师 > 第203章 武媚上位,李治功过

第203章 武媚上位,李治功过

第203章 武媚上位,李治功过 (第1/2页)

“永徽六年,武媚成为皇后,将褚遂良赶出了大唐朝堂中央,到潭州任都督,又在显庆二年,将褚遂良调到更偏远的桂州任都督,唐时的桂州位于当今南越。”
  
  “显庆二年更晚些的时候,武则天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褚遂良与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谋反。于是,褚遂良再度遭贬,被贬到爱州任刺史,爱州是南越更南更偏之地。”
  
  “被贬到爱州后,褚遂良向李治上书陈情,言说自己曾为太宗效劳,支持李治继位,可这封奏疏仍无济于事,《新唐书》记载:‘帝昏懦,牵于武后,讫不省。’”
  
  “显庆三年,禇遂良在爱州离世,享年六十三岁。”
  
  听到那句对李治“昏懦”的评价,始皇道:“李治可不昏懦,只怕他比谁都要清楚,他本就要对付褚遂良这等老臣,又怎会让其上书成功,再返朝堂?”
  
  “武媚所为若不得李治暗许,又岂会得逞?”
  
  李念点头道:“当是如此,所以褚遂良上书陈情,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以褚遂良之智,不会看不清此点,只是他已无其他办法,只得一试。”
  
  好不容易将这些碍手碍脚的老臣给踢了出去,他李治有病才会把他们又给召回来。
  
  “对长孙无忌,也是用相同之策,显庆四年,监察御史李巢被吿发与长孙无忌勾结,图谋造反,李治命中书令许敬宗与侍中辛茂将一同审查,而查出来的结果嘛,自然是长孙无忌想谋反。”
  
  “在得知长孙无忌谋反证据‘确凿’后,李治还曾哭泣道:‘我决不忍处分与罪,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之例宽慰李治,让李治当断则断,早作定夺。”
  
  “于是,李治连亲自和长孙无忌对质都未做,便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官职、封邑,流徙于黔州,并让沿途州府派兵送长孙无忌至流所。”
  
  蒙恬听到这番话,笑道:“这李治当真脸厚心黑,他哪是碍于舅甥之情不愿和长孙无忌对质,而是他心虚,心知肚明长孙无忌谋反究竟是怎一回事,担心与长孙无忌当堂对质会生波折,不如不对质,让其成为既定事实再说。”
  
  王翦也道:“这李治怎地毫不像其父太宗?心胸格局、智谋手段皆无太宗那般堂皇大气、令人心折!”
  
  不是说李治的手段不好,是在感觉上没太宗那么光明正大、豪爽大度,给人一种很厚黑、工于城府心计之感。
  
  太宗是堂堂正正压过去,与人正面直争,可李治做事像是突然背后抽冷子捅刀,栽赃诬陷。
  
  李念笑道:“应是太宗和李治的成长经历不同,造成了两人的性格有异,做事风格自然也不一样。”
  
  “同年七月,李治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鞫长孙无忌反状,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
  
  蒙恬又道:“此事背后定有李治支持,否则其等怎敢如此大胆,事发后不怕李治问罪?”
  
  李念接着道:“五年后,上元元年,李治为长孙无忌平反,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其曾孙长孙翼袭封赵国公,将长孙无忌归葬于昭陵。”
  
  冯去疾摇头道:“长孙无忌已死,其族已衰,其势已散,已于大局无碍,当然可为长孙无忌平反,且以此举还可向世人昭示他念舅甥之情!”
  
  都死五年了,就算长孙无忌生前影响力很大,也已经消散,再也威胁不到李治,此时给舅舅长孙无忌平反,还能让世人觉得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皇帝。
  
  但这也更说明李治这人厚黑,明明是他在背后想把长孙无忌弄死,却还要装作舅甥情深的样子。
  
  “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之臣被扫除后,李治的皇位权力彻底稳固,但他没料到的是:他用武媚铲除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也让武媚的势力在朝中迅速发展壮大。这也为后来埋下伏笔!”
  
  “其实,站在李治的角度,立武媚为后、用武媚对抗长孙无忌这些元老之臣,是一个很妙的选择。”
  
  “武媚虽本来出身不错,但武士彟已死去多年,武家又无其他成材之人,无法为武媚之助力,由此无外戚之患。”
  
  “武媚在皇宫朝堂中只能依靠他李治,若李治不愿立她为后,不愿支持于她,武媚则什么也不是。”
  
  “因此只要他能操作得当,武媚将完美被他控制在手。”
  
  “再者,武媚为女子,纵使掌握一些权力,也不可能像男子那般篡位称帝。”
  
  “而且,如此做,不仅能让武媚站在台前替他对付长孙无忌等,还能让武媚欢心,数全其美,何乐不为?”
  
  “只是李治没想到他玩脱了,武媚的野心比他想象的更大。”
  
  “毕竟自古以来,虽有女子为太后临朝称制,却未有女子为帝之先例。”
  
  “李治身体不算好,显庆五年后,李治身体愈发不佳,因此他让武媚替他批阅奏折、处理朝政。”
  
  “也是在这一时期,武媚在大唐朝堂的势力变得更大,李治也察觉到了这点,事情发展已慢慢脱离他掌控,夫妻二人也由此产生矛盾。”
  
  尽管听到李治反应过来,但众人也知道已经晚了,武媚势已成,除非李治能完全狠下心,忍着剧痛割肉,否则难以再铲除武媚。
  
  甚至往更坏的情况想,李治也许未必还有废除武媚之力,其若动,还不一定谁生谁死。
  
  “麟德元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有此念,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可诏书还未发出,便被武媚得知,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让李治虽有诏书却不得发,反而将上官仪给供了出来。”
  
  王绾好奇道:“那上官仪后来如何?”
  
  李念道:“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果然不出意外地没出意外,还是诬陷谋反这个老套路,但套路不嫌老,有用就行。
  
  王绾又道:“武媚之势已成,李治也难将其废除!”
  
  李念道:“武媚不仅她自己为皇后,在朝中有一批大臣支持,其子李弘亦为李治太子,若要废武媚,武媚为李治所诞子女又当如何处置?”
  
  武媚可是有实权的皇后,并非那些只掌后宫之权的皇后,李治狠下决心,确实能废掉武媚,但他会考虑值不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