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孔“友好”条约
第22章 秦、孔“友好”条约 (第1/2页)最好是所有外邦人都信仰大秦的神灵,大秦的教派成为世界第一教派。
李念道:“大秦海纳百川,神灵也是如此,诸位想信仰我大秦神灵,自无不可,愿太一庇佑诸位!”
说着,李念右手贴于胸前,做了一个礼仪,毗贾奴几人立马明白过来,这“太一”应当便是秦人所信仰的一位神灵,可能还是最为尊贵的神灵。
几人也学着李念行礼,“愿太一庇佑!”
谈好这些事后,偏殿内的气氛变得愉快轻松了许多。
毗贾奴几人很高兴,他们成功搭上了大秦的线,即使日后大秦攻伐孔雀国,他们的利益也能得到保证;扶苏和李念同样很高兴,有这些人当带路党,到时大秦对孔雀国下手,能减少大秦的成本,为大秦少去很多麻烦。
这就叫“合作共赢”,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得到了想要拿到的东西。
但这只是初步定下大秦和这些人“合作共赢”的框架,具体细节还要具体去谈,不是一时便能谈妥。
像大秦拿下孔雀国后,该具体怎么给这些人分配利益,大秦拿多少,他们拿多少,各个向大秦投诚的家族该怎么划分地盘;再像大秦要对孔雀国原本的法律进行修改,哪些需要修改,哪些要保留;再像大秦允许其等拥有的武装力量,该拥有多少,又要做出哪些限制……
这些都需详细议定,最终达成一份双方都认可的条约。
扶苏请了毗贾奴几人在偏殿用餐,用完餐后,毗贾奴几人告辞。
待几人从殿内里去,扶苏道:“其等身为一国使者,竟连丝毫羞耻之心也无,仿佛那孔雀国不是其等之国。”
李念笑道:“在其等眼中,只有自己之利,哪有国家?只要能保证其等利益,他们并不在乎大秦会不会占领孔雀国。”
“这些人无耻归无耻,只要对大秦有利即可。大秦若有此等人,那对大秦是坏事,可其他国邦有这些人,那便是好事!”
扶苏只是不太喜欢毗贾奴几人的无耻,瞧不上几人的品行,但也明白其他国家有毗贾奴这类人,对大秦是好事。
“我终于明白妹婿为何非要强调教导民众爱国,若不教导,大秦百姓与这些孔雀国人一般,亡国不远矣。”
扶苏又正色道:“妹婿,须得警惕这些孔雀国人,不可使其等在我大秦居占高位。其等能出卖孔雀国,同样也能出卖大秦!”
李念道:“兄长放心,这正是我为何不提大秦占领孔雀国后,可直接与其等大秦子民身份,便是防范其等得到大秦子民身份后,在大秦占据高位,祸害大秦。”
“其等并非忠心大秦,而是见其国势衰,大秦势强,想在孔雀国这艘船沉没前,跳转到大秦之上,好保住其等之利。”
扶苏又道:“妹婿,大秦是否要长期用其等治理孔雀国?地方治理之权长期被其等掌握,于大秦不利。”
李念无奈道:“我也不想让其等作为大秦的代理人,可大秦如今没那么多人力物力控制下孔雀国,只能做此选。”
“孔雀国疆土人口不下大秦,治理大秦有多难,兄长应比我知晓。”
扶苏点点头,治理大秦这样一个疆域大、人口多的国家,相当不容易。
尤其是刚一统天下之时,别看灭六国,一天下很风光,那也是大秦最难熬的时光:缺乏地方官吏,六国百姓看大秦的眼神带着怀疑、审视、不信任,还有六国旧贵暗中潜藏……
若没这位妹婿,走错一步,大秦都后果难料,扶苏如今也知道后世历史,历史上那个覆灭的大秦显然就是走错了。
直到现在,大秦也仍在摆脱自身困境、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
如果这时再去治理一个和大秦差不多大,人口也相仿的国家……
以大秦当今的国力,很难吃得消!
李念又道:“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不要看孔雀国这地方好,便想着急拿下。大秦现今的重心不在孔雀国,在匈奴、西南、百越、西域……先得实控下这些地方!”
扶苏又生出一个想法,道:“大秦虽无法立即控制孔雀国,但可否拉拢孔雀国国内低种姓人,制约其等?”
扶苏的意思是在利用孔雀国那些高种姓作为大秦代理人,代帮大秦治理孔雀国时,大秦可以拉拢孔雀国国内的低种姓,对高种姓形成制约。
李念摇头笑道:“这并不可取。如此做,不仅会恶了孔雀国的高种姓,损害大秦的利益,那些低种姓孔雀国人还未必接受。”
“孔雀国的种姓制度能维持下去,最关键在于那些低种姓孔雀国人自己接受,甚至还主动维护。因而,大秦提出废止种姓制度,其等未必领情,更可能会反对大秦。”
“他们既然对种姓制度甘之如饴,大秦又何必去破坏?反倒是留着,有利于孔雀国的稳定,更符合大秦之利。”
正在扶苏与李念商议时,始皇带着王绾几人走了进来。
扶苏、李念立马起身,向始皇行礼:“拜见陛下(父皇)!”
始皇摆了摆手,问道:“与那些孔雀国人议得如何?”
扶苏道:“已初步拟定与其等‘合作共赢’的基础。父皇且看,这是儿臣记下的内容!”
扶苏将几页纸递给始皇,始皇接过看过之后,又将这几页纸转给王绾、冯劫几人。
冯劫看过后,评价道:“国有此辈,孔雀国岂能不亡?”
冯去疾道:“彼辈只忧己利,而不忧国,为己利可卖国利,大秦当引以为鉴。”
王贲道:“其等就这般甘心让利大秦?”
李念道:“当然不是,现不过是定下了一些初步协议,若大秦实力不够,其等随时可能反悔。因而,在大秦攻打孔雀国时,定会有至少一场硬仗,若大秦胜过,其等才会遵守,若战败或惨胜,其等必不遵守。”
始皇道了句“终究得以实力论高下。”,又看向扶苏、李念,道:“扶苏、李念,与孔雀国人相议之事,之后也交由你两。此事为大秦机密,勿走漏风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